正值北郊“课堂成长年”,如何追求课堂45分钟效益最大化?今天下午第三节课全体教师齐聚红厅,聆听理解讲坛第二讲。会议由陈校长主持。
首先骨干教师贝赟老师作为翻转课堂的先行者和实践者,讲了半年多来自己对课堂转型的体会和感悟。
感悟一:学生有真正的收获吗?
翻转课堂旨在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并提供在线监测及时反馈自学情况。实践证明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贝老师特别提到某学差生学习明显进步的例子,以点见面,彰显了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翻转课堂的实效和高效。
感悟二:增加了学生的课前负担吗?
贝老师坦言,虽然在实验之初学生习惯养成阶段,花的时间略多一点,但一旦进入轨道,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就体现出来了,省时省力,事半功倍;而老师更追求课堂效益的最大化,精炼提高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像贝老师所说,老师最关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才是教育的本质和恒心。
贝老师的发言让与会者颇有收获,随后陈校长给大家展示了天津普育学校的教学模式:和谐教育法五环节,要求以学定教,顺学而教,当堂达标,强调三真三实一及时等等,不难看出,普育的成绩来自创新和变革,而常规和细节是保障。
变革出效益,创新才能更好的传承,本次会议给大家打开了一扇思考之窗:学先进经验,审自己不足,提教学效益,承北郊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