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 我校由陈小平校长带队的15人前往参加华东师范大学C20联盟(初中/高中) “翻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活动。此次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主办,镇江外国语(国际)学校承办。参加成员有华师大慕课中心专家、全国六十多所初高中的校长、两百多位教师代表。
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是华东师范大学C20慕课联盟20所初高中学校中唯一的一所常州学校。本次联盟活动之后受我校的热烈邀请,华东师范大学C20慕课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华东师范大学C20慕课中心秘书长吴志鋐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田爱丽教授专家团队赴我校指导考察我校的慕课与翻转课堂的践行探索过程。专家们风尘仆仆地从镇江驱车到常州,到校后立即听取我校课程研发中心周艳主任、我校微视频制作团队秘书长王汉卿老师的汇报。
周主任主要向专家们汇报了我校以“理解”为原点,以基于理解的云教育校本实践横向迈进,以凝聚“理解性共同体”、打造“理解性课堂”、构建“理解性课程”三方面的纵深发展,行进于“理解为本、创生发展”之路。具体从众人支撑创生、教研融合技术、行走于课标教材考题之上的资源库建设、数字故事和TED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开发、执行课程到主动架构等多方面将教师的专业发展、课堂的改革、课程的改革这些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紧扣,将我们的慕课课程奠基一个有体系、有逻辑性、系统性的学校教育基础上。王汉卿老师分别具体汇报了我校在加入到C20慕课联盟后组建的微视频制作专业团队,分述了人员构建、职责分明、制度建设、系列培训、资源共享、作品展示;展示了基于游戏的一些微视频制作;汇报了目前处于一期调试阶段的北郊初中理解性云平台,从平台概括介绍到基于云平台的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及云平台中学习评价监控系统等。
专家们在听取了我校的这些具体做法和想法后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评价。陈玉琨教授评价:“北郊初中能首先从凝聚共同体,创建主题工作坊,学科专业研修团队,微视频制作团队等集结共同体,这充分体现了数字化时代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需要从知识本位走向综合素质本位,需要从自我中心走向学生中心,需要从孤军奋战走向团队合作;学校能根基于理解性课堂的研修,从而要素归纳内化,再到翻转课堂融入评估先于教学、找准先行组织者、构建知识图谱、以理解为核心的讲解、设计课堂内多种小组合作的参与任务等课前、课中、课后的‘三环节九要点’等要素,让教师在课堂中的发挥与创造才是真正能带来革命性变化的要素;北郊初中的“两读三题”研读课标考纲教材,建设理解性资源库,这些都是翻转课堂和未来北郊理解性云课堂的‘课下工作’,要会根据课程标准与学科自身的逻辑构建知识图谱(理清知识点及相互关系),要会根据目标与相关内容优化表现方式,要会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进阶作业与单元测试,要会设计在线师生与生生互动的途径与方式。”陈教授鼓励我们在现有的基础上将微课程建设和交流平台的建设继续规模化、系统化和精细化,将常州北郊初中打造成一所名校并造就出一批名师。
专家团队还听取了一节物理新授课的翻转课堂,进行评议指导。王赟老师执教了一节八年级物理《走近分子世界》,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新形态,让学生们课前观看了相关教学的微视频,完成课前知识的自学与提问,课中王老师根据学生们的问题从微视频中出现的一些实验选择进行课堂内学生动手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由实验评析教学重难点,再设计几轮进阶练习小组讨论质疑互答,变式训练理解巩固。整节课高效,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节课得到了听课教师的好评,专家团队将此课例收纳为研究案例。之后,我校地理学科的胡祝娟老师、生物学科的吴晓波老师、物理学科的马义永老师分别将自己制作的学科微视频展示给专家团队。教授们耐心观看后给予各个视频不同的指导意见反馈。
2014年,北郊初中将在“反转课堂”上继续凝聚智慧,演绎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