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评选常州市中小学首届示范教研组和第四届优秀教研组的通知
|
来源:办公室 编辑日期:2010-3-26 15:54:09 点击数: 688 |
常教研〔2010〕2号
各辖市、区教育局(教育文体局、社会事业局),局属各中小学: 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充分发挥教研组在学科建设和校本教研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各学科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经研究,决定评选常州市中小学首届示范教研组和第四届优秀教研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对象 凡在前三届优秀教研组评选中获得过优秀教研组称号的教研组原则上不参与第四届优秀教研组的评选,而参与首届示范教研组的评选;其他教研组均可参加第四届优秀教研组的评选。 二、评选程序 1.学校申报。各校在2010年4月20日之前向所属地区教研部门申报。每校最多可推荐2个教研组参评第四届优秀教研组和推荐1个获得过优秀教研组称号的教研组参评首届示范教研组。 2.辖市、区初评。各辖市、区于2010年5月20日之前完成初评工作,并于5月25日前,将通过初评的教研组名单(优秀教研组推荐名额:武进区25个,金坛市15个,溧阳市20个,新北区 12个,天宁区10个,钟楼区10个,戚区5个。示范教研组推荐名额:武进区10个,金坛市7个,溧阳市8个,新北区 6个,天宁区5个,钟楼区5个,戚区2个)及相关材料报送常州市教育教研室办公室。联系人:张丽萍,电话:866915189。 3.大市评选。对照相关要求,市教育局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综合评审。 三、评选方法 档案检查和调查了解相结合。 四、材料报送要求 各参评学校教研组要根据《常州市中小学优秀教研组评价标准》(见附件一)要求,分三部分把材料装订成册,材料要精简。第一册:反映两年来教研组工作实绩的工作总结及两年来分学期的教研组工作计划与总结等常规管理材料;第二册:教育教学成果;第三册:教育科研实绩。 五、结果使用 1.学校优秀教研组的数量将作为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教研室、市政府督导团办公室等部门组织的评比、督查、调研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 2.优秀教研组、示范教研组组长将授予优秀教研组、示范教研组组长称号。 附件:一、常州市中小学优秀教研组评价标准 二、常州市中小学优秀教研组评价表 三、常州市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章程 二○一○年三月二十六日
主题词:中小学 教研组 评选 通知
常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2010年3月26日印发 附正文扫描:常教研〔2010〕2号.tif
附件:常教研〔2010〕2号附件.doc |
附一:
常州市中小学优秀教研组评价标准
内 容
|
具体标准
|
分值
|
师德建设
10分
|
本组教师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德高身正,具有奉献精神。
|
2
|
工作认真负责,学生满意度较高。服从学校安排,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
4
|
|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组内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
4
|
|
常规管理
20分
|
教研组工作有明确目标,发展规划既切实可行又具创新精神,并能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落实到位。
|
4
|
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各种研讨活动有相关记录,做到定时间、定地点、有分工、有实效。
|
4
|
|
每学年本组教师互相听课、评课、说课不少于20次/人。
|
6
|
|
教研组长能协助教导处做好教学管理工作,严格要求、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级或校际间教研活动。
|
3
|
|
能定期反思、总结本组的教学教研工作情况并有相关记录。
|
3
|
|
教学活动
40分
|
本组教师能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善于反思、总结并有相关支撑性材料。
|
6
|
本组教师每个学年开设研究课不少于2次/人。
|
10
|
|
本组教师在各类教学评优、竞赛中获得好成绩。
|
8
|
|
能指导学生开展各种研究性学习活动及其他社团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果。或者:教学效果显著,所辅导的学生在有关学科竞赛活动中成绩优异。
|
8
|
|
积极参与学校课程管理和校本课程开发,并有相应成果。
|
8
|
|
教育科研
30分
|
本组教师能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新颖。
具有在省、市及辖市区有一定影响的学科领衔人。
|
8
|
教研组有大市级以上研究课题,并能常年开展有目标、有序列、有成效的研究,并有阶段性或终结性成果。
|
8
|
|
本组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划和研究方向,且能分步落实。
|
6
|
|
每个学年本组有三分之一教师有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叙事)在大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在论文评比中获奖。
|
6
|
|
校际间的联系紧密,有一定的交流、合作与研讨。
|
2
|
附件二:
常州市中小学优秀教研组评价表
学校
|
|
教研组
|
|
人数
|
|
||||||||||
|
姓名
|
学历
|
职称
|
性别
|
年龄
|
兼职
|
|||||||||
组长
|
|
|
|
|
|
|
|||||||||
副组
长
|
|
|
|
|
|
|
|||||||||
学科领衔人
|
|
|
|
|
|
|
|||||||||
评价项目
|
概 况
|
||||||||||||||
师德建设
|
|
||||||||||||||
常规管理
|
|
||||||||||||||
承担区
(片)级
以上教
研活动
情 况
|
|
||||||||||||||
近两年教研组成员论文发表或获奖情 况
|
作者
|
论文名
|
刊物名称及日期
(获奖等级、发奖单位及日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题
研究
情况
|
课题名称
|
课题级别
|
立项时间
(完成情况)
|
||||||||||||
|
|
|
|||||||||||||
|
|
|
|||||||||||||
|
|
|
|||||||||||||
学科竞赛(教师、学生)获奖情况
|
竞赛项目
|
参与者姓名
|
获奖等级
|
发奖单位及日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三:
常州市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章程
一、教研组设置
1、教研组是各科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教学理论,开展教学研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2、教研组的设置应以有利于教学和开展教学研究为原则。一般以学科为单位设置,同一学科三人以上者,即可设教研组。不足三人,则可联合相近学科成立教研组。规模较大的学校,同一学科教师人数较多,可在教研组内按年级设备课组。
3、教研组长可以由学校任命,也可以选举产生。一般来说,教研组长的任期为三年,可以连任。教研组长应具备几个基本条件:师德好,课程研发能力较强;教学业务水平较高,教科研能力较强,在组内教师中有较高的威信;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为人正派,能团结群众。
二、教研组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的地位
4、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织。教研组在学校教学管理中是连接教导处和教师的桥梁。它一方面将教导处的教学计划、教学要求传达给一线教师,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能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将本组老师的教科研成果、教学情况和有关要求反映给教务部门,为学校制定教学策略和改善领导方式提供依据。
三、教研组的工作职责
5、全组教师要认真学习课程与教学理论,不断提升课程意识,更新教学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力争在本学科教学上形成自身的特点,不断提高本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6、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制定并实施本组教研工作计划,为学校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性意见;
7、落实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目标,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学科或学期课程方案;
8、全组教师认真备课、上课,互相说课,经常交流教育教学经验;能认真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坚持撰写教学反思;
9、改善本学科各年级考试和评价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0、全组教师应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
11、全组教师要积极参与省市教科研部门组织的教科研活动,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不断提高教科研能力和水平;
12、本组教师要积极参加业务进修,全面提高业务素质;老教师要做好传、帮、带工作,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13、教研组长要协助学校有关部门检查、评价本组教师的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质量。
四、对教研组的考核评价
14、对教研组的考核评价从师德建设、常规管理、教学实效、教研成果四个方面进行。(具体见“教研组评价标准”)
五、附则
本章程解释权属于常州市教育教研室。市教研室将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或修改有关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