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其前身是世界糖尿病日,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于1991年共同发起的,其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2006年底联合国通过决议,从2007年起,将“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将专家、学术行为上升为各国的政府行为,促使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减少糖尿病的危害。
二、影响意义
确定联合国糖尿病日的意义在于要使世界所有国家加强对糖尿病的宣传教育、防治和监测,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更加关心糖尿病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加强对糖尿病预防措施、治疗手段的研究,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三、节日标志
联合国糖尿病日的标志是一个蓝环——糖尿病的世界性的象征,它已成为联合抗击糖尿病宣传运动的一部分。该标志是在2007年通过的,用以标志联合国糖尿病日决议的通过。
对于有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这个圆圈都象征着生命和健康。蓝色反映了所有国家共同拥有的天空并且它也是联合国旗的颜色。蓝色圆圈象征着针对糖尿病流行而成立的全球糖尿病社区的大联合。
四、国际情况
在全球几乎每一个国家,糖尿病发病率都在上升。这种疾病是导致失明、肾衰竭、截肢、心脏病和中风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每年因它而丧命的患者人数与因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而导致的死亡人数不相上下。
五、国内情况
2010年我国疾病监测地区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9.7%,据测算,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9000万。其中18-59岁劳动力人口糖尿病患病率为7.8%。而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知晓率仅为36.1%。糖尿病是与生活方式最为密切的慢性病。促进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对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糖尿病研究中心”2011年14日在北京协和医院挂牌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曹雪涛指出,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并给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的重大疾病。为推动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决定整合相关优势资源,加快促进糖尿病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为糖尿病的早期预防、个体化治疗和科学管理提供平台。
2012年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在中国,每十个人里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而且年龄在20岁到60岁的中青年患者增长速度要高于老年人,其中男性高于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