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郊初中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来源:原创 点击: 录入者:王雪峰 时间:2018-12-11

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为了维护学校稳定,确保师生员工的饮食卫生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食品卫生法》、《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和法规,切实做好食品、食物卫生工作,培养良好习惯,严格食物中毒确保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

二、基本原则:

1、充分认识食品卫生工作的重要性,把预防工作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真正代表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

2、建立健全制度,采取有力措施切断病从口入的源头,防患于未然。

3、发现食物中毒现象,要及时报告,及时治疗,及时查找原因,最大限度的减小中毒现象的扩散。

4、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信息报送制度和应急处理方案,加强统一领导,及时准确地沟通信息和采取必要的措施。

5、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做好师生员工的思想工作,确保学校稳定。

三、组织机构及分工:

成立食物中毒预防应急小组:

组  长:陈立新书记、陈小平校长——全面布置、检查食物中毒预防工作

副组长:陆一副校长——布置、检查食物中毒预防应急小组工作落实情况

葛轩、栾洁:学生成长中心主任、副主任——布置、检查、落实食物中毒预防应急小组工作

郑乃伟:资源与技术服务中心主任——负责检查、监督食堂食物中毒预防工作落实情况及突发事件的处理

组 员:

叶鸣:校医——负责全校师生食物中毒预防的宣传、教育,检查、指导食堂、小卖部卫生工作落实情况,突发时的处理、上报

蒋华:食堂法人代表——负责日常食堂的卫生及预防食物中毒工作

       顾小琴:食堂经理——落实日常食堂的卫生及预防食物中毒工作。

各班主任——负责班级学生食物中毒预防的宣传、教育及突发时的学生管理

四、日常预防工作

1、认真贯策执行食品卫生法,加强食堂的卫生管理:

(1)食品原料进货关。食堂采购人员要严格把关,定点采购,确保所采购的原料符合有关的规定,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卫生关。

(2)严把食堂仓库关。学校食堂仓库的钥匙由专人保管,责任落实到人,库房门口有明显标记,规定非食堂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食堂库房。定期对库房里的原料进行检查,发现变质原料,及时处理,坚决杜绝变质的原料流入餐桌。

(3)对每餐的饭菜要做好留样,取每餐的饭菜100克密封好在冷藏箱内保存48小时。

(4)食堂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注意个人卫生,凡患有化脓性疾患、上呼吸道感染及痢疾等传染病,应暂时停止接触食品。

(5)仓库、食堂、厨房应防蝇、防鼠、防尘、保持清洁卫生。

2、注意饮食卫生:

(1)食品应低温保存或置于阴凉通风处,膳食有计划,尽量现吃现做。

(2)肉类要彻底清洗切小块,烧熟煮透再食。

(3)制作凉拌菜应对原料洗净消毒。

(4)制作发酵食品,原料应高温灭菌,食前彻底加热。

(5)保持蔬菜新鲜,不食腐烂变质蔬菜,腌菜半月以上再食用。

五、做好消毒工作

1、控制细菌污染。控制细菌生长繁殖措施,主要是低温保藏。按照食品低温保藏的卫生要求贮存食品。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2、杀灭病原菌。杀灭病原菌的措施主要是高温灭菌,当肉类食品深部温度达80度时,经12分钟可彻底杀死沙门氏菌。各餐的熟食品和剩饭,在销售或使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3、把餐具消毒关。学校食堂对餐具按规定进行一清、二洗、三高温严格消毒,确保餐具清洁卫生,防止出现因交叉感染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故。食具、容器、炊事用具按时清洗消毒,生熟分开。

六、广泛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教育:

广泛深入的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主题班会、宣传画和实物标本等各种形式,普及有关的卫生知识,提高食物从业人员和广大师生员工的卫生管理水平,减少食物中毒发生。

七、食物中毒发生后的应急处置:

1、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并立即向校长室、资源与技术服务中心(总务处)报告,同时组织有关人员将患者迅速送医院。

2、由分管校长速报教育局,市卫生防疫站。

3、由资源与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钱厚生负责封存,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事物中毒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4、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落实市教育局、市卫生防疫站等行政部门要求,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6、配合政教处做好思想工作,确保学校的稳定。

7、做好应急配餐工作,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和师生员工生活秩序的正常进行。

   

附件

    栏目列表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通江南路125号,邮编:213002,电话0519-86634428,校长信箱: czbjzx@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