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12年常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聘工作的意见 |
来源:人事处 编辑日期:2012-3-6 16:41:23 点击数: 2183 |
常教人〔2012〕8号 各辖市、区教育局(教育文体局、社会事业局),局属各单位及有关学校: 二 ○ 一 二 年 三 月 六 日 主题词:教师 专业技术资格 评聘 意见 常教人〔2012〕8号.tif 常教人〔2012〕8号附件.doc |
附件二
|
出生年月
|
学 历
|
小学一级任职时间
|
|
学历
资历
|
1956年12月31日后
|
大 专
|
5年(07年1月1日前)
|
|
本 科
|
4年(08年1月1日前)
|
|||
1956年12月31日前
|
中 师
|
5年(07年1月1日前)
|
||
高中(80年1月1日前)(96年1月1日前教育学、心理学省统考合格)
|
6年(06年1月1日前)
|
|||
其他(96年1月1日前取得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
|
6年(06年1月1日前)
|
|||
水 平 、 实 绩 ( 任 现 职 期 间 )
|
教
育
|
同时符合下列各条:
1.从教以后担任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课外兴趣小组指导教师(每周2节课)4年及以上(任现职以来2年以上),或本人已担任年级组长、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及以上领导工作2年以上。
2.所指导的学生在辖市(区)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相关教育类竞赛、活动中获奖;或所带班级(团队)、课外兴趣小组获校级以上先进称号;或本人因教育成绩突出受到校级以上表彰奖励2次;或在学生工作方面形成特色。
3.所在校师德考评等第为“优”。
4.所教班学生满意度测评满意率不低于90%。
|
||
教
学
|
同时符合下列各条:
1.连续3年担任申报学科的教学工作,从事低、中、高某一学段循环教学工作,或语数英三科教师担任过毕业班教学工作2年。
2.周工作量:(1)语文:1班语文+1班班主任,或1班语文+6-8节副课;(2)数学:两班数学(1-2年级另加4节副课,3-5年级不加其他课),或一班数学+班主任+2-4节副课或一班数学+8-10节副课或六年级(毕业班):1班数学+4-6节副课或1班数学+1班班主任;(3)英语:3班英语,或2班英语+1班班主任;(4)科学:16-18节;(5)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18-20节(6)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任课时数应分别不低于教师的1/4、1/3、1/2,其他人员要符合相关规定。
3.任现职以来,在中心校(含独立建制学校)以上范围开设公开课3次以上(至少1次为校际公开课);或在教学基本功竞赛和评优课中获辖市(区)一、二等奖,市一、二、三等奖;或已评为辖市(区)及以上骨干教师。
4.教育理论考试成绩不低于70分。
5.所在校教学质量综合考评获“良”以上等第。
|
|||
教科研
|
市级教科研水平测试获良好以上等第,任现职以来,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担任校级课题研究组长,撰写研究报告并经鉴定结题;或担任辖市(区)及以上课题研究组成员并承担具体研究任务,有过阶段研究小结并有鉴定意见或与课题相关论文获奖或发表。
2.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至少1篇本学科专业论文,省教育学会须二等奖以上):在辖市(区)有关刊物上发表不少于3篇;或在市级刊物上发表不少于2篇;或省级以上刊物上不少于1篇;或获市二等奖以上论文2篇;或获辖市(区)二等奖以上论文2篇,且市二等奖以上论文1篇。
3.参考条件:2篇本人撰写的教学案例。
|
|||
指导
|
|
|||
备注
|
|
姓名
|
|
性
别
|
|
出生
年月
|
|
工作
单位
|
|
现从事
专 业
|
|
|||||||||
参加工
作时间
|
|
聘任专业技
术资格等级
|
|
何时何地何评
委会评审通过
|
|
|||||||||||||
何时、何校、何专业
毕业(学历、学制)
|
|
拟申报专业
技术资格
|
|
|||||||||||||||
破 格 条 件
|
||||||||||||||||||
符合第一类中 款
|
符合第二类中第 款
|
|||||||||||||||||
简
要
内
容
|
|
简
要
内
容
|
|
|||||||||||||||
单位考核推荐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
辖市区职改办审核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市职改办审核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省职改办审核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项目
|
内 容
|
考核等级
|
综合评价
|
|||
优
|
良
|
中
|
差
|
|||
教学内容
|
严格执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求。基本理论概念清楚。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内容详略得当。教学中能根据学科发展状况,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并能理论联系实际。
|
|
|
|
|
综合
等第:
|
教学方法
|
采用启发式教学,注意因材施教,语言表达清楚,条理清晰,能启发学生思维,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意识,善于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各教学环节经考核,符合教学规范要求。
|
|
|
|
|
|
教学态度
|
备课认真,有质量较高的教案,讲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认真,虚心征求意见并积极改进教学。热心指导学生的课外实践。重视课程建设,积极参与教学研究。
|
|
|
|
|
|
教学效果
|
任教课程受到学生欢迎。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成绩优良。
|
|
|
|
|
|
教书育人
|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既严格要求又关心学生全面发展,寓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
|
|
|
|
(对申报人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团结协作精神、集体观念、敬业精神等方面签署具体详实的意见)
|
考核等级:
校党组织负责人签字: (党组织公章)
年 月 日
|
姓 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党政职务
|
|
|
参加工
作时间
|
|
从 事 本
专业年限
|
|
现任专业技术资格名及时间
|
|
|||
聘 任
时 间
|
|
拟评专业技术资格
|
|
被评校级骨干教师时间
|
|
|||
校级
骨干
教师
评选
条件
程序
和
方法
|
|
|||||||
学 校
意 见
|
法人代表签字: (印章) 年 月 日
|
学校名称
|
|
||
教师人数
|
|
参会教师人数
|
|
10级设岗数
|
|
7级岗设岗数
|
|
10级岗实聘数
|
|
7级岗实聘数
|
|
选择“评聘结合”的教师人数
|
|
选择“评聘分开”的教师人数
|
|
序号
|
学校名称
|
选择方式
|
||
评聘分开
|
评聘结合
|
|||
(是或否)
|
10岗可申报数
|
7岗可申报数
|
||
|
|
|
|
|
|
|
|
|
|
编号
|
姓名
|
单位
|
性别
|
出生
年月
|
身份证号
|
最高学历
|
何时何院校何专业毕业
|
参加
工作
时间
|
申报专业
|
教龄
|
现行政
职 务
|
原职务
授 予
时 间
|
申 报
何 职 务
|
破格
情况
|
年度考核
|
论文
鉴定
(教科研 水平)
|
课堂
考核
等次
|
学生满意度
|
教育理论成绩
|
职称
微机
情况
|
||
10年
|
11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