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脏日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录入者:叶鸣 时间:2017-09-25

      在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已逐渐升至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他的危害无年龄、身份、地域之分。为唤起公众对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高血压、肥胖、缺乏运动、营养失衡、吸烟等)的关注,世界心脏基金会将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定为世界心脏日。世界心脏日的永恒主题为"健康的心,快乐人生"。其宗旨在于激励人们把静态的生活方式改变为积极的行动,从运动开始,逐步开展控制心脏病危险因素的行动。呼吁人们摒弃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良嗜好,使人人都可以拥有一颗健康的心,人人都可享受愉悦的生活。

今年的世界心脏病日是2017924日。

全世界每年约有1750万人死于心脏病,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0%;虽然每年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幸存者至少有2000万,但其中多数人有很高的复发和死亡风险。

在中国,每年大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位列世界第二。中国心脏病高发已成趋势,每年新发50万人,现患200万人,而每年接受“搭桥和介入”等心脏病治疗的患者连12万人都不到,治疗明显落后。更令人不安的是,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2020年,中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将可能达到400万。心脏性80%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另外如、心衰、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严重等也可导致猝死。一项针对国人的调查表明,在高度重视心脏健康的98%人群中,有63%的人报告他们已被诊断出至少有一种影响心血管健康的“医学问题”,包含(30%)(26%)心脏病(21%)、肥胖(17%)(17%)和中风(7%),只有29%的人坚信自己没有上列任何疾病,这组数据充分显示了国人心血管健康的不良状况。

发达国家心脏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强调了预防。相反,在过去15年里,中国35岁至44岁年龄组患冠心病的人数增长了150%,其主要原因就是忽视了预防。

如果能改善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摄入不足、超重肥胖、体力活动过少等情况,心脏病的发生将被有效遏制。

具体来说,心脏病有两大类危险因素,一类是可调的危险因素,与生活方式或有关:

1、环境危险因素:

(1)自然环境: 如空气污染,高温,严寒等。

(2)社会环境: 如社会经济状况低下(贫穷导致),竞争大等。

(3)自身环境: 如血压高(高血压)血脂高,血糖高(糖尿病),口腔卫生不佳等。

2、危险因素:

(1)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等。

(2)睡眠过多或不足。

3、危险因素: 情绪不良如激动,精神紧张,慢性压力等。

4、运动危险因素:

(1)缺乏运动:长时间坐位,体力活动少,BMI异常(超重或肥胖)等。

(2)过度运动:如过度,心肌肥厚等。

5、危险因素:

(1)饮食不当:如大吃大喝过剩导致肥胖,蔬菜水果摄入不足,不新鲜,盐过量,水不足等。

(2)吸烟(主动或被动)

(3)过量。

(4)不当。

另一类是不可调的危险因素,应尽可能延缓或减少:

1、增龄(衰老)

2、性别。

3、种族。

4、家族史。

此外,还有其它疾病与心血管病密切相关,如:

1、感染如急性或慢染。

2、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

3、消化道疾病:如胃心综合征胆心综合征

4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等。

5、疾病:如,肾血管异常等。

6、疾病:如,血小板异常等。

从上述可见,不良生活方式或习惯是导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主要原因,是可防可控的。

 

附件

    栏目列表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通江南路125号,邮编:213002,电话0519-86634428,校长信箱: czbjzx@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