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创建江苏省红十字示范学校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录入者:叶鸣 时间:2015-05-04

       我校自19987月就建立了红十字会。建会以来,我校红十字会围绕常州市红十字会的要求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培养学生树立“人道、博爱、奉献”的理念,创建“和谐、安全、健康”的校园。

一、组织机构健全,学校领导重视

1、我校红十字会理事会机构健全,分工明确,职责落实。理事会始终由校长担任会长,分管校长任副会长,设立秘书处,由分管主任担任秘书长,具体负责红会日常工作。2、学校红十字会每学期召开会议,制定计划,布置工作,总结优缺。3、学校领导极其重视红会,每年都下拨活动经费,用于开展工作。

二、制度建设齐全,管理规范高效

1、我校红会建立健全了各类规章制度,档案管理规范而齐全,按年度分类保存,活动记录归档及时。2、我校红会青少年会员和成人会员占全校人数的100%,会员入会建档规范,会费缴纳率高,收支出真实合理。3、我校将红十字骨干、志愿者与学生社团义工相结合,建立奖评机制,期末予以表彰评优。

三、宣传教育广泛,形式多种多样

1、我校红会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如黑板报、宣传墙、校园网、广播会等进行红十字运动知识的宣传。特别是我校建有安全坊,将各种红十字内容、安全常识、疾病防控等相结合,定期对全校师生进行宣传教育。春秋季针对季节变化进行传染病、常见病的防控;各种疾病防控日、健康宣传日进行特定的宣传。2、学校与荷花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新桥派出所、常州市戒毒所合作,对艾滋病、结核病的防控,禁毒等内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3、本校还设有心理成长中心和开设心理健康课,由专业心理教师任职,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开展咨询和专项课程。4、七、八年级每周各有一堂校本课程,主题为安全与健康。5、学校订阅“中国红十字报”,有小记者工作站,每逢开展相关活动都积极向常州媒体提供信息,稿件刊登采用率高。

四、救护培训专业,知识普及率高

1、学校各班有“红十字卫生角”,定期宣传红十字和健康知识。2、我校校医有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证,且通过培训,取得了中国红十字会的救护培训师资质。校医兼任校本课程教师和安全坊坊主,对全校师生进行红十字知识及安全常识的宣教,对超过5%的会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3、学校专门购置了心肺复苏模拟人,对每一位七年级新会员进行心肺复苏术技能的培训,要求普及率、掌握率达到100%,并签盖合格章,留存在个人成长档案中。4、我校每年开展1次消防应急疏散演习,并邀请常州市消防支队官兵、教育局安保处领导观摩指导。5、我校还被区疾控中心定为区监测定点学校,组织会员进行“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监测”的网络试卷抽样调查。

五、活动开展丰富,弘扬红会精神

1、我校建有润心义工学生志愿队,每学年开学初统一招募,登记、培训,并积极开展各种活动。2、润心义工服务队与西新桥一社区、西新桥老年公寓、军干一所等合作,以“青春伴夕阳”为主题,通过探望孤寡老人、拜访老教师、敬老院送温暖、军民同庆元宵、爱心包子送社区、载歌载舞庆七一等活动,实现了敬老、爱老、帮老的社会服务目的。3、我校红会结合每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生命教育月等活动,组织会员参加,将救护知识、健康知识教育融入其中。4、红会结合各种纪念日,如5.85.43.5、防灾减灾日等,开展校内外各种活动和社会服务,如学雷锋做社区小卫士,送春联暖人心,BRT站台、青山湾小区爱卫小天使等。5、我校还与家长合作,建立家校互动坊,邀请家长作为志愿者,为学生放学护岗;走进课堂,讲授消防知识。6、我校自创圣诞爱心义卖品牌活动,连续数年开展,义卖款存入学校“爱心基金”账户,用于帮困、扶贫和助残。7、我校参与常州晚报举办的周末关爱捐助活动,热心捐助米、面、油等物品。8、长期以来,我校向常州市慈善总会捐款累计达十余万元,用于常州慈善事业。在汶川地震、西南干旱等灾害中,我校又向常州市红十字会捐款数万元。对于本校的疾病、困难学生,红会也组织学员捐款捐助。9、我校红会有多位成人会员参加无偿献血,积极加入中华骨髓库。10、我校积极参加市红会组织的会议、活动,还邀请市红会李会长对学生会员进行急救技能的培训。11、我校组织会员参加江苏省中小学健康教育网络知识竞赛,成绩优异。12、寒暑假,我校红会组织会员开展“雏鹰”学堂,精彩假日的社会实践活动,获得了相关部门的赞扬。12、我校多次参加本市举办的“生命之水”社团文化展示活动和征文比赛,获得了一等奖、优秀组织奖等各类奖项。安全校本课程在每学期的成果展示中,屡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

对照江苏省红十字示范学校标准,我校认为符合申报条件,所以积极提出申请。

附件

    栏目列表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通江南路125号,邮编:213002,电话0519-86634428,校长信箱: czbjzx@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