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少年儿童,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在身高和体重方面有明显增加。调查显示,10年间,7-14岁的中国汉族城市男童身高平均增长3.41厘米,乡村男童增长4.01厘米;城市女童平均增长2.68厘米,乡村女童平均增长3.69厘米。乡村男女童身高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城市男女童。而少数民族中的调查显示,10年间7-17岁女生的身高平均增长值超过同龄汉族城(2.3厘米)、乡(3.02厘米)学生。10年间,7-14岁的城市男童体重平均增长4.53公斤,乡村男童增长2.73公斤;城市女童增长3.15公斤,乡村女童增长2.31公斤;乡村男女童的体重增长幅度明显低于城市。调查表明,我国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进展很快,发育水平明显提高。
但是,少年儿童在身体发育的均匀度上有明显的问题。维尔维克指数〔(体重+胸围)/身高×100%〕是反映人体发育均匀度的指标,10年间,我国7-14岁城市男童的维尔维克指数平均增长2.99%,而乡村男童维尔维克指数则有增有减,10岁之前均为负增长。这种均匀度反映的体形特点为瘦弱,表明生长发育过程中,人体纵向生长相对快于横向生长。同样问题还反映在肺活量/体重指数上,10年间7-14岁各年龄组城乡男女童肺活量指数均出现负增长,这种下降的趋势需要引起高度注意。在身体素质的调查中,城乡男女童在5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等方面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表明,这10年间,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方面有较大的进步,速度和下肢爆发力、女生的腰腹肌力量、小学年龄段男童上肢力量均有所提高。而50米×8往返跑、女生800米跑和男生1000米跑成绩的负增长则表明,各年级段的男女童耐力普遍下降,力量和柔韧性提高不明显。
分析我国少年儿童进入90年代后身体成长的趋势,可以看到,近10年间,中国社会的总体发展直接影响着少年儿童的成长发育。首先,是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必须的物质基础;其次是计划生育的国策,今天6岁至14岁的城市儿童,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即使在农村,也生在少子女家庭,这就为他们的成长及教育提供了相对良好的条件;第三显示出少年儿童体育训练的普及和水平的提高。少年儿童在健康上出现的问题,一方面反映了长期以来重视智力培养,忽视体育,忽视全面发展的偏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全社会在养育观上的误区。过分的溺爱、无限期望、全面替代,使当代独生子女远离自然、远离艰难、远离挫折,这不仅弱化了他们的意志品质,也必然给他们带来体质上的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