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义工精神”中最富情感、最能打动人的一句话。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作为当代人奉献精神的重要内涵,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同。因为它通过提倡人性向善,赢得了施者与受者、个人与社会的双赢。这与我们提倡雷锋精神、奉献精神不仅在效果、目标上完全一致,而且更富有号召力,也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我们今天的义工,就是一群秉承“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义工精神,点亮人性火炬的先行者。
有一位女教师,每到周末都在社区图书馆做两小时的义务辅导。当看到孩子们对书中所述的故事懂了,理解了,你会看到这位教师脸上绽出的红润的笑意,你可以享受到她内心的愉快。
一位经常到医院照看病人的义工这样说:“我现在照顾别人,不过是把别人照顾我的工作,提前完成了。到了我需要帮助的那天,别人也会来关爱我。”
深圳每天都有人在街头义务献血,我们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临床医疗用血100%来自无偿捐献。我们是全国自愿捐献眼角膜最多的城市。这些感人的事例和坚实的数字所展示的,是人文精神的光辉。显示爱心,不仅仅是出于怜悯,更是文明人的内心需要,是人性的自我完善。
精神上的给与得,并不简单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一个人给他人以帮助,可能付出了精力、财力;但他会在精神上得到很大满足。在精神世界里,你给别人以关爱,你的情感和爱并不因此而减少。同时,这种交流、沟通、给予,会丰富你的人生经历,扩大你的视野,充实你的精神生活。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需要不断丰富、完善的,给予他人以关爱的过程,也是丰富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
这就是“助人者自助”的道理。爱人者人恒爱之。关爱他人,可以赢得人间最美好的情感。大家一定还记得向春梅——那个临终前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给两位角膜盲患者的女硕士。我们所以能记着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她的义举给我们以震撼。世上千金易得,惟有爱心无价。在有限的生命之河中,大多数人不会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在来去匆匆的百年历程里,你只要付出了爱、付出了真诚,就会有人记住你、爱戴你。你会因这份铭记、爱戴,而获得社会的认可和精神上的满足。你只有关爱他人,才会从别人的欢笑、感激中,发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奉献给世界真诚,世界就会因此更美好。关爱别人,就会推动社会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