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万物复苏,春意盎然。春天是一年最美好的季节,春季也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阶段。不过我们只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预防知识,就可以远离疾病,享受快乐的春天。
流行于春季的常见传染病有以下几种: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以及近一两年新发现的SARS、人禽流感等。
流感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主要症状为发热、怕光、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出现口腔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14—19日,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天内迅速肿大,张口和咀嚼时疼痛。
水痘通常属于较温和的病,患者身上出现小红点,由胸部、腹部,再扩展至全身。小红点变大,成为有液体的水泡。 一两天後,水泡破裂、结成硬壳或疙瘩。 新的小红点再次在同一位置上出现,重复同一过程。 二至六天期间,新红点出现二至四次。 十至十四後,红点脱落,完全康复,不会留有疤痕。用温水(不是热水)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减少感染危险。
SARS是由冠状病毒感染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2—14天左右,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肺部X光片可有间质性肺炎样病变等。
人禽流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之交多见。由禽流感病毒感染人而引起发病,潜伏期1—7天,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咽痛、咳嗽,全身酸痛,类似普通感冒症状,约有半数的患者有肺部病变。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1、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
2、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4、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5、合理膳食,增加营养,加强锻炼;
6、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
7、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8、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愿全校教职员工、同学们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拥有一个美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