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耳日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录入者:叶鸣 时间:2013-03-04

 为了降低耳聋发生率,控制新生聋儿数量的增长,预防工作尤为重要。1999年,卫生部颁布了《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加大了对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中的规范化管理力度。针对中国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现实,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老龄协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3日为全国爱耳日 并于2000年在首都和各省会城市成功地开展了第一个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

国务院组织的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可以看到,014岁听力言语残疾儿童致残的原因和所占的比例是:原因不详的占27.79%,中耳炎占17.47%,高烧疾病12.97%,药物中毒11.92%;家庭遗传9.08%,发育畸形6.95%,妊娠期疾病2.8%;地方病、产钳外伤、嗓音等均不到1%。前四项占70%以上。近30%的家长说不清孩子致听力残疾的原因,也就是说家长对于孕期或婴儿期致聋原因不了解,对于可能使胎儿或婴儿致聋的因素不能排除。

这需要社会多宣传爱耳防残的科学常识,家长应多学习这些知识并采取保护胎儿和婴儿顺利成长的措施,使儿童不受致残因素的影响。近40%的原因中有的是可以避免的,如,可以不用耳毒性抗生素药来避免药物中毒;有的是可以正确治疗而无后遗症的,如中耳炎等。如估算中国一年新增34万聋儿,那么有23万名是在前4项致聋原因之内。排除了这4项原因就可少产生约70%的聋儿。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世界有轻度听力损失者近6亿,中度以上的听力损失者2.5亿。在中国,有听力障碍残疾人2057万,居各类残疾之首,占全国人口的16.79‰,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着这些人的社会交往和个人生活质量。

每年的“爱耳日”都确定一个主题,在全社会开展以预防耳聋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耳鼻喉科专家、医务工作者、残疾人工作者、志愿工作者和残疾人召开座谈会,进行现场观摩,走上街头咨询义诊,开展听力助残活动。同时,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公益广告、宣传画、预防系列丛书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预防知识,使广大群众了解致聋原因、危害及预防和康复方法,提高防聋意识,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康复”教育,避免和减少耳聋的发生。

200033,第一次主题: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 
2001年3月3
,第二次主题:减少耳聋发生 实施早期干预 
2002年3月3
,第三次主题:听力助残----救助贫困聋儿 
2003年3月3
,第四次主题: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听力缺陷 
2004年3月3
,第五次主题:防聋走进社区 
2005年3月3
,第六次主题:全社会共同关爱老年人——健康听力,幸福生活 
2006年3月3
,第七次主题: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人人享有健康听力 
2007年3月3,第八次主题:珍爱听力,
快乐成长 
2008年3月3
,第九次主题:奥运精彩—我听到 
2009年3月3
,第十次主题:正确使用助听器
2010年3月3
,第十一次主题:人工耳蜗——重建听的希望 
2011年3月3
,第十二次次主题: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 
2012年3月3
,第十三次主题:减少噪声 保护听力

附件

    栏目列表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通江南路125号,邮编:213002,电话0519-86634428,校长信箱: czbjzx@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