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中小学校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及网络报告工作方案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录入者:叶鸣 时间:2011-09-05
常州市中小学校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及网络报告工作方案
 
为及时掌握我市学生疾病发生情况,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建立我市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的预警系统,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江苏省中小学校学生因病缺课监测试点工作方案》等,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   监测目的
1.及早发现疫情,尽快采取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2.建立我市中小学校学生因病缺课监测预警系统和工作机制,以提高我市学校卫生工作科学化水平。
二、监测地区和学校选择
全市所有辖市、区所有中小学校。
三、监测内容
1.学生每天因病缺课人数:每天只要因病缺课1学时即计为因病缺课,计为1人。
2.学生每天因病缺课率:因病缺课人数/应出勤人数。
3.学生因病缺课天数:每人6课时为一天,因病缺课者不足一天时,以“1-3学时”计为半天,“4学时及以上”计为一天
4.监测疾病症候群:发热、咳嗽、头痛、咽痛、腹痛、腹泻、呕吐、红眼、皮疹、受伤、其他。其他如:鼻子痒、干,呼吸困难(气急),流涕,耳朵痛,有抽风,嗓子哑(异物感),有喘鸣,打喷嚏,嗜睡或不易叫醒。
5.监测疾病种类:感冒、气管炎肺炎、水痘、风疹、麻疹、腮腺炎、胃肠道疾病、心脏病、眼病、牙病、耳鼻喉疾病、泌尿系疾病、神经衰弱、意外伤害、结核、肝炎、其他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其他。
四、因病缺课资料的收集
1.监测学校建立健全本校因病缺课监测管理工作制度,实行校长负责制,指定班主任或班级考勤员为班级因病缺课信息收集人,指定专人或兼职老师为因病缺课监测负责人,负责全校因病缺课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学校因病缺课监测负责人应了解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校医、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可优先考虑。
2.班主任或班级考勤员将因病缺课学生姓名、缺课时数、主要症状、疾病诊断等内容记录于《学生因病缺课登记表》(见附表1),于当日下午15时前将《学生因病缺课登记表》送交学校因病缺课监测负责人处。
3.学校因病缺课监测负责人每天下午15时30分前对每个班级《学生因病缺课登记表》进行核查,并填写《学校学生因病缺课情况汇总表》(见附表2),计算学校学生因病缺课率,并进行网络报告。如学校1天内因病缺课率超过5%或同一班级出现相似症状3人或以上时,必须立即电话报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辖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开展调查处理,学校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实后的信息进行网络报告。辖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填写《学校学生因病缺课症状调查表》(附表3),并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各辖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负责人员每天定时审核辖区内学校因病缺课网络报告数据,指导各学校开展因病缺课网络报告工作,对因病缺课监测到的异常情况进行调查处理。
5.各学校因病缺课监测负责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对外发布学生因病缺课相关信息。
五、报告
学校因病缺课实行日报制度,学校因病缺课监测负责人每天将本校因病缺课情况上网报告至江苏疾病控制信息系统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系统,网址:http://218.94.1.80。
报告时间:各学校网络报告工作于2010926试行,20101011全面正式实行。
六、质量控制
1.人员培训。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期对辖区内学校因病缺课监测负责人开展技术培训,学校因病缺课监测负责人对全校班主任或班级考勤员进行培训。
2.资料汇总与统计。学校因病缺课监测负责人对班主任或班级考勤员登记的缺课学生情况进行核实,有漏、缺、错项及时修正。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负责人员对学校上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3.各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并予以通报。
附件

    栏目列表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通江南路125号,邮编:213002,电话0519-86634428,校长信箱: czbjzx@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