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伤害时的现场急救方法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录入者:叶鸣 时间:2009-03-02

  意外伤害时的现场急救方法

一、煤气中毒

我们一般所说的煤气中毒,实际上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家庭中发生煤气中毒原因,在北方,主要是由于冬天用煤炉取暖,门窗紧闭排烟不良和炉灶、烟囱漏气等原因造成的,在南方,多为用燃煤气的红外线取暖器洗澡,或整夜点着取暖器睡觉,因煤气泄漏而发生。
    当一氧化碳吸入人体后,与血液内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且不易解离,导致人体缺氧而发生中毒。
    煤气中毒的表现:轻度中毒者,感头痛、眩晕、耳鸣、恶心、呕吐、心悸、无力等。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数小时后即可恢复。中度中毒者除以上症状加重外,尚有面色潮红、口唇樱桃红色、脉快、多汗、烦躁、步态不稳、嗜睡甚至昏迷。一般治疗1~2天即可恢复,无明显后遗症。重度中毒可迅速昏迷,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深度中毒常并发肺炎、肺水肿、心肌损害、中毒性神经精神障碍。
    由于煤气中毒的程度与病人在中毒环境中所处时间长短及空气中毒气浓度的高低有密切关系,所以,当发现家庭发生煤气中毒时,应当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家庭急救要做到紧张有序,按照以下4个步骤进行:
    1、首先要打开门窗将病人从房中搬出,搬到空气新鲜、流通而温暖的地方,同时关闭煤气灶开关,将煤炉抬到室外。
    2、检查病人的呼吸道是否畅通,发现鼻、口中有呕吐物、分泌物应立即清除,使病人自主呼吸。对呼吸浅表者或呼吸停止者,要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方法是:
    让病人仰卧,解开衣领和紧身衣服,术者一手紧捏病人的鼻孔,另一手托起病人下颌使其头部充分后仰,并用这只手翻开病人嘴唇,术者吸足一口气,对准病人嘴部大口吹气,吹气停止后,立即放松捏鼻的手,让气体从病人的肺部排出。如此反复进行。频率成人每分钟14至16次,儿童18至24次,幼儿30。直到病人出现自主呼吸或明显的死亡征象为止。
    3、给病人盖上大衣或毛毯、棉被,防止受寒发生感冒、肺炎。可用手掌按摩病人躯体,在脚和下肢放置热水袋,促进吸入毒物的消除。
    4、对昏迷不醒者,可以手指尖用力掐人保(鼻唇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十宣(两手十指尖端,距指甲约0.1寸处)等穴位;对意识清楚的病人,可给饮服浓茶水或热咖啡。
    一般轻症中毒病人,经过上述处理,都能逐渐使症状消失。对于中毒程度重的病人,在经过上述处理后,应尽快送往医院,并应注意在运送病人途中不可中断抢救措施。

二、触电

触电在人们生活中偶有发生,掌握触电后的急救原则,对及时救治有很重要的意义。
    1、症状:
    局部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烧伤、出血、焦黑等现象。烧伤区与正常组织界线清楚。或全身机能障碍,如休克、呼吸心跳停止
    2、急救原则:
    1)、发现有人触电后,立即切断电源,拉下电闸,或用不导电的竹、木棍将导电体与触电者分开。在未切断电源或触电者未脱离电源时,切不可触摸触电者;
    2)、对呼吸和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拳击复苏或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挤压,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复为止。如呼吸不恢复,人工呼吸至少应坚持4小时或出现尸僵和尸斑时方可放弃抢救。有条件时直接给予氧气吸入更佳;
    3)、在就地抢救的同时,尽快呼叫医务人员或向有关医疗单位求援。用呼吸中枢兴奋药,针刺人中和十宣穴。在心跳停止前禁用强心剂。
    3、预防
    加强安全用电知识教育,定期检查维修电器设备,遵守用电规定,不能乱拉接电线,不能在通电的电线上晒衣物,不能接触断落的电线;雷雨天不要站在高墙上、树木下、电杆旁或天线附近。

 

三、火灾

发生火灾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沉着冷静:根据火势实情选择最佳的自救方案,千成不要慌乱。

2、防烟堵火:当火势尚未蔓延到房间内时,紧闭门窗、堵塞孔隙,防

止烟火窜入。若发现门、墙发热,说明大火逼近,这时千万不要开窗、开门,可以用浸湿的棉被等堵封,并不断浇水,同时用折成8层的湿毛巾捂住嘴、鼻,一时找不到湿毛巾可以用其他棉织物替代。 

3、设法脱离险境:利用各种地形、设施选择各种比较安全的办法下楼。首先是正常楼梯下楼,如果没有起火,或火势不大,可以裹上一件雨衣(尼龙、塑料禁用)、用水浸湿的毯子、棉被包裹全身后,快速从楼梯冲下去。如果楼梯脱险已不可能,可利用墙外排水管下滑;或用绳子,顺绳而下,二、三楼可将棉被、席梦思垫等扔到窗外,然后跳在这些垫子上。跳时,可先爬到窗外,双手拉住窗台,再跳,这样可减少一人加一手臂高度,还可保持头朝上体位,减少内脏特别头颅损伤。
    4、显示求救信号:发生火灾,呼叫往往不易被发现,可以用竹竿撑起鲜明衣物,不断摇晃,红色最好,黄色、白色也可以,或打手电或不断向窗外掷不易伤人的衣服等软物品,或敲击面盆、锅、碗等。
    5、勿因财物而贻误逃生良机:一旦发生火灾,则应因火制宜,在可能情况下,顾及财物,但危急火势下切不可舍命救物。

 

四、溺水

1、在水中发生小腿抽筋应立即上岸,伸直腿坐下,用手抓住拇指向后拉,并按摩小腿肌肉。若不能立即上岸,应保持冷静,屏住气,在水中做上述动作。
    2、救护溺水者时必须用救生圈、球或木板等,除专职救生员外,即使会游泳的人也不要徒手接近溺水者。
    3、溺水者获救后,应立即检查其呼吸、心跳。如呼吸停止,应马上作人工呼吸,先口对口边疆吹入四口气,在5秒钟内观察其有无恢复自主呼吸,如无反应,应接着做人工呼吸,直至其恢复自主呼吸。
    4、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完全停止了,应立即作心肺复苏。

5、如果溺水者喝入大量的水,可在其意识清醒时,用膝盖抵住其背部,一手托住上腹部,另一手扒开其口;或救护者单腿跪着,让溺水者脸朝下伏于膝盖上吐水。
    6、被鱼沟刺伤时,如只有钩尖刺入,先轻轻将其退出,然后消毒、包扎即可。如倒钩也刺入,千万不可硬拔。可先剪断连线,顺着鱼钩的弯势,尽量地向皮内继续刺入,使钩尖和倒钩从原刺入点相邻处露出皮肤,钳断倒钩部分,再退出鱼钩,清创包扎后去医院处理。

 

五、室外活动意外伤害的处理

1、中暑迅速将病人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脱掉或解开衣服,用冷水毛巾擦身或扇风,迅速降低体温。让病人饮一些凉开水或淡盐水。出现神志不清、抽搐,应立即送医院。
    2、晒伤皮肤被晒红并出现肿胀、疼痛时,可用冷水毛巾敷在患处,直至痛感消失。项出现水泡,不要去挑破,应请医生处理。 
  3、关节损伤切不可搓揉、转动受伤的关节,即刻用冷水毛巾或垫上纱布等用冰在所损伤处冷敷15-30分钟,24小时后方可改用热敷。用绷带包扎固定后休息2-3天。疼痛、肿胀严重者,应去医院检查和处理。
  4、猫狗等咬伤迅速用肥皂、洁净水彻底清洗创口,至少5分钟。擦干后加压包扎止血。不论被何种动物咬伤,必须到医院作相应的处理。
    5、蜂蜇伤小心地将残留的毒刺拔出,注意不要挤压刺后的毒囊,以免将更多的毒液挤入伤口。用手轻轻挤捏伤口,挤出毒液,涂一点氨水或苏打水;若是黄蜂蜇伤则应涂醋酸水,以中和毒液。局部冷敷,可减轻肿痛。若被群蜂蜇伤,且有恶心、头晕等异常反应,要赶紧上医院处理。
    6、毒虫咬伤被蜈蚣、蝎子等毒虫咬伤,应立即挤出毒液,用布带或领带等扎住伤口近心端,用洁净水冲洗伤口并作冷敷后,马上去医院。

 

六、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由吃了被病菌或病菌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家中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应冷静地分析发病的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如下三点应急措施:
    1、催吐。如果进食的时间在1至2小时前,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亳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无效,可多喝几次,迅速促使呕吐。亦可用鲜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劳食,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
    2、导泻。如果病人进食受污染的食物时间已超过2至3小时,但精神仍较好,则可服用泻药,促使受污染的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体质较好的老年人,也可采用番泻叶15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3、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防腐剂或饮料,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如果经上述急救,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者,应尽快送医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给病人以良好的护理,尽量使其安静,避免精神紧张;病人应注意休息,防止受凉,同时补充足量的淡盐开水。控制食物中毒关键在预防,搞好饮食卫生,严把“病从口入”关。

 

七、怎样做胸外心脏按压术

胸外心脏按压就好象“人工心跳”,暂时帮助心脏进行工作,将血液压出去,流回来,使血液仍能继续循环。 

 作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一人作心脏按压,另一人作口对口吹气。为了使操作顺利,病人要躺卧在木板或平整的地面上,以便救护人按压时背面有硬物支撑。

具体方法;让病人仰卧,抢救者站或跪在一侧,用一手的掌根贴在病人胸骨上2/3与下1/3交界处,另一手叠在这只手背上,两臂肘关节伸直,靠上身重量作快速按压,使胸骨下陷约3—4厘米,心脏间接受到压迫,然后放松,有节奏地一压一松,每分钟约60—70次。口对口吹气与胸外心脏按压常同时进行,一般每吹一口气,作4—5次心脏按压。如果现场抢救时,只有一人操作,则可以先吹两口气,然后作10次心脏按压,按比例反复进行。如病人出现面色转红,瞳孔缩小,可触及脉搏或测到血压,说明心跳已经恢复。反之,身体冰冷、关节强硬、肌肉变硬、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则病人已真正死亡。

 

八、怎样做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方法很多,以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最为方便和有效。

口对口或(鼻)吹气法: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而且气体的交换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气体量。对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
    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

2、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 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人,造成吸气。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然后救护人嘴离开,将捏住的鼻孔放开,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一16次。

如果病人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即为口对鼻吹气。救护人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吹进气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为最合适。口对口之间,如果有纱布,则放一块叠二层厚的纱布,或一块一层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响空气出入。

附件

    栏目列表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通江南路125号,邮编:213002,电话0519-86634428,校长信箱: czbjzx@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