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千年的沉淀——汉字
——八年级微讲座之“汉字趣解”
它,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手中绽放出美丽的光辉;它,见证了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它,是人类智慧的起源;它就是古人集体的智慧结晶凝结而成的——汉字。汉字传承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有着不可代替的历史地位。它拥有意美,音美,形美的特征。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魅力瑰宝!
——题记
十月三十日,我参加了语文微讲座,本次的主题是“汉字趣解”。
汉字已经有了8000余年的历史了,徐老师详细的介绍了汉字的前身直到“行书”“行楷”和“行草”,并进行了总结:汉的变化趋势是由繁趋简。
紧接着,徐老师又描述了汉字的构造,也讲述了汉字有“会意法”和“形声法”。手法有“藏头诗”“数字诗”和“回文诗”,我听了这么多,感受到了汉字的奇妙。
最有趣的,还是猜字谜了。徐老师先亮出了“喜上眉梢”,我就在本子上“拼字”,我想:眉梢,应该就是“眉”字的顶部,同样,“喜”字的顶端是“士”,于是两个拼在一起,就是“声”字。果然,这就是正确答案。之后,徐老师又谈论到了方言,我们的方言当然是常州话了,屏幕上列出了一段话。乍一看,似乎看不懂,可仔细一读,发现这就是常州话,我们一边看一边笑,觉得常州话实在是太有趣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流逝得那么快,这次讲堂很快就结束了,我非常期待下次的讲堂!
八4班 张珂炀
有一种东西,它从古至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了;它慢慢演变,由繁趋简,现常被我们津津乐道,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它。它,就是中国之魂——汉字。
汉字起源于商朝,最早以甲骨文的形式出现,它是一种记录在兽骨龟甲上的文字,最早用于记录占卜。渐渐地,智慧的古人开始制造更贴近现代的字体,他们借鉴前人,汲取原始汉字的精华,于是又出现了金文、六国文字、小篆、隶书······等有趣的文字,直到5000年后的今天,汉字已成为了国人的一部分。它,是历史留下的产物。
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谓:音美、形美、意美。中国的汉字是奇妙的。有方言,比如“雯”字,在平时读“wen”,而在粤语中读“man”.汉字是中国文化象征,它也并不是一种“恶趣味”,现在有好多网络用语,有些都是人们写下的错别字造就的,由此我们因学好汉字,别让它成为一个“代词”
今天的微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不由被汉字的魅力所感染,即叹:“魅环宇宙载风云,力透万年尽国魂。雨润民风真善美,文旋山海演红尘。”
八4班 姜馨怡
一节关于你的微讲堂,让我收获颇丰。
首先展示的是一位马夫从日升到日落的一天。片中的所有画面都是由活灵活现的你而组成的,使我忍不住惊叹,哦,这就是你的起源。
紧接着,我们了解了你的历史。隶书的你,婀娜镌秀,款款风情。楷书的你,光明磊落,做人一样堂堂正正。行书的你,刚柔并济,风流倜傥。草书的你,龙飞凤舞,气势磅礴。你的魅力,你的美,醉倒了多少文人墨客,痴迷了多少红粉佳人。
最后,我们发出呼吁——保护你,没错,保护你!
保护来自五千年前,来自生活,来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你。
你所展示的是中华古代文明,你所见证的是我大中华的飞速发展。而你,就是汉字!
八3班 姜雯
今天听了讲座后,我便对汉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讲座上,讲解了汉字的四大类吧,其中,最令我担忧的是汉字的现状,随着现在科技的大量普及,网络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网络文字也贯穿了我们整个时代,虽然网络文字简洁明了,但其中不乏一些饱有恶意的。因此,对的网络文字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让文字更放光彩。
汉字是生命繁衍的符号里面承载了人们的无数智慧,让我们多多了解文字,运用文字吧!
八3班 孙殊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