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风采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录入者:季蕾 时间:2015-09-22

 北郊初级中学语文教研组

一、教研组简介

语文教研组共20人,其中女教师18人,获常州市教育局“巾帼文明岗”称号。他们拥有至诚至精、崇尚卓越、拒绝平庸的敬业乐学精神;融心融情、担当责任、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善学善喻、博识睿智、守正创新的教育科学精神;宏德宏善、求真尚美、善解人意的优良人品精神。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常州市历次中考均取得优异成绩。

二、 语文教研组推崇的教育理念

1 教师一要研究教材,二要研究学生,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要把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语言文字中蕴含的语音感、语义感、语境感不是教师能够全部讲出来的。(于漪)

2 真正成功的语文老师,靠的是其自身的文化品格和内在功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方位的辐射和渗透。(钱梦龙)

3 语文教学技巧永远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真情实感。课堂上没有纯粹的理念,一切细节同时都是理念。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前提。(李镇西)

 

北郊初级中学数学教研组

一、文化理念

讲练勤慎 求真求专

二、课堂模式

理解性云课堂——是具有北郊特色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整合、学生以小组形式的互助学习,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能力。我们将整个过程归纳为 “六学”: 微课助学、目标定学、问题导学、小组互学、优化提学、内化践学。

1.“理解性云课堂”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

理解性云课堂后,利用教学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动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

2.“理解性云课堂”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

理解性云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INJOY   文化学生为相同的问题所困扰,于是就组织这部分学生成立辅导小组,当学生遇到难题准备请教时,教师能及时的给予指导。

三、所获荣誉

1、在华师大慕课中心主办的全国第二届微视频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2、邵林峰、吕娟、王英参加的常州市区网络团队教研比赛荣获二等奖

3、黄海燕老师获市区基本功比赛三等奖

 

北郊初级中学英语教研组

 

一、文化核心

 追寻快乐英语,打造U秀课堂,创建幸福乐园

二、教研组愿景

 创建一个充满互动研修氛围、洋溢追求卓越精神和体现诚朴踏实作风的学习团队

三、教研组文化理念阐述

  INJOY   文化:  injoyenjoy(喜欢、享受)的变体,injoy=in+joy(乐在其中,也就是教育的欢乐、享受在理解型课堂中)

  J: join参与(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融入到理解课堂;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多元地评价学生)

  O: organize组织(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既是参与者,又是一名组织者;教研组定期组织互动研修)

  Y: yard 乐园(师生共同创建一个充满互动学习的快乐小组家园,让老师和学生们可以在深度学习策略下进行高品质学习,体验英语,享受英语)

  四、教研组精神

    团结协作、尽责敬业、多元投入、开拓创新

  五、工作亮点

    1、英语教研组学科日活动

把传统的教研活动变成由备课组承办的主题式研修活动,每次教研日由备课组长确定主题,安排一位主讲人进行专题讲座,构成教研日活动的主题与系列,团队研修和自主研修相结合。

2、完善和创新理解性教学学科资源库---理解性《教师手册》和《学生手册》

理念: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手册:侧重于教师对课程本身的关注点的变化,从国家课程向课程校本实施理解的发展;

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从关注课程本身的内容,转向加入自身的理解。

学生手册:侧重于将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转变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在此过程中,缩小教师与学生的理解差。

 3、打造基于理解的英语云课堂

 A. 解决微视频学习过程中的疑问的课堂。   

 教师在课前批阅学生的前测练习或者E平台练习后,确定问题,汇总归纳出一些值得注意的有价值的问题作为课堂的教学引导, 指导学生探索学习微视频的疑问,真正翻掉学生的“第三种负担”(学生在学习新知时产生的课业负担)。

 B. 内化知识,变式训练的个性化学习课堂。

 学生回家观看微视频后,并通过前测理解单进行反馈,将不懂的知识点甄别出来,这个环节可以看作是知识的第一次内化。

 师生、生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讨论,教师通过进阶理解单上的变式训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获得新知,可以看作是知识的第二次内化。

 C. 使用学习工具,创设高品质问题,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课堂。

 教师在课堂可以使用数字故事、知识树、图谱等学习工具帮助学生建构,把枯燥的知识变“活图”,把零散的知识变“整体”,把新课的学习变“小菜一碟”,真正让学生看到“全景”,高效地学习,缩小师生之间的理解差。

北郊初级中学政治教研组

一、文化理念

和谐

家和万事兴,教研组和谐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求:

理解学生,教学相长;

理解同事,多做善事;

理解自己,享受教育。

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务实有效教学。

二、教学主张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政治教研组的教学主张。选择把“现在幸福,将来也幸福”作为政治教研组的教育追求目标。

三、课堂模式

根据思想品德学科特点,政治组采用“心理学科和思想品德学科有机结合+数字化故事微视频”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学科特色

理论联系实际,追求卓越。充分发挥学科德育功能,把学科教学和公民教育、生命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结合一起,利用各种教育契机做好学生思想转化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的公民意识,生命意识,守法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关心、爱护学生,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正能量。

五、优秀作风

北郊初中政治组是一个和谐、温馨的团队,成员既各有特长又相互尊重,学术氛围浓厚,凝聚力很强。

教研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注重引导成员为人师表,敬业爱生,服从学校安排,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任劳任怨,工作积极主动。

北郊初级中学历史教研组

一、文化阐释

如果说理解型校园文化是北郊初中的文化核心的话,那么围绕理解型文化我们历史组在理解教师、理解学生、理解课堂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四“★”文化,即心------幸。

心:做个有心人,教研组长凡事想在前头,做在前头,为教研组和组内成员创造发展的良好环境。而组内的教师也得为学生想在前头,做在前头,用专业素养促进学生以及学科的持续发展。俗话说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只要用心思考、用情做事,我们就能披荆斩棘,到达成功的彼岸。

行:做一个教育的“行者”。我们都是走在课改之路上的人,是模仿还是创新,是追随还是超越,需要用我们的智慧和心血闯出一条适合北郊、适合历史教研组的独特发展之路。我们无疑是苦行者,但同时我们又是乐行者,因为价值观在改变,在理解大旗的引领下,我们慢慢理解了教育,理解了课改,学会了苦中作乐,愿意用“乐行”的姿态迎接挑战。

省: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教师也应该时刻自我反省。一省我的课堂教学是否扎实有效;再省我的专业素养是否持续增长;三省我是否融入学校主流文化……自我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我们要经常与深层次的自我对话,在对话中发现问题,发现潜力,拓展视界,突破自我。

幸:幸福是旅程,不是目的地。我们何其幸运,在北郊相遇相知;我们何其幸福,在历史教研组共同奋斗。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最幸福教研组,从而成就每一位成员的幸福人生!

二、以项目建设为引领,提高教学质量

教研组全员学习研究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并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情况细化课程标准。各年级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设计分学段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做好细化课程标准的工作,并把握考试动向和对学生能力方面的要求,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总课时数,合理科学制定年度学科教学计划、目标及措施。

初中三个年级教学研究各有侧重点,比如八年级正教授中国近代史,这样一个屈辱与抗争并存的年代,是绝佳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因此我们研究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鉴于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七年级研究的侧重点是情景教学在教学中的实施;而在九年级,沿袭七八年级的研究就是微课程的应用。

大胆试行课堂模式转变,引进两类结构的思想,即知识内容结构和方法程序结构,通过这两种结构在课堂上的显性表现:知识树,或称为知识框架、脑图,让学生通过举十反一,最终实现举一反三。教研组在课堂改革方面的主要方向就是力图形成一整套知识体系、方法体系,从而达到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益的目标。

三、教研活动重分享 教师发展有实效

1、教研活动重分享。从定时间、定地点的实体教研变为网络教研、实体教研相结合。从而也就实现了活动中由一人讲变为多人论,教研活动中设立好课分享、好书分享、好点子分响、课题研究成果分享的“分享乐园”栏目。

2、教师发展有实效。因材施教培养教师,开展青年教师“蓓蕾行动”,实施新老结对:经常性的相互听课并及时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汇报课的教学设计;一起进行命题等;成熟型教师的培养策略——高手指点:促使成熟型教师参与更大范围的比赛或与更高水平的教师交流。引进专家亲临课堂指导,让教师在感觉到天外有天的同时,往更高处攀登。教研组非常注重教师的继续教育,经常利用各种机会让教师参加专业性培训,如贺丽丽老师赴扬州进行为期10天的历史学科国家级培训;潘艳菁老师赴杭州参加“浙派名师暨全国中学名师经典课堂教学展示”的培训;全组成员赴宜兴实验初中观摩学习等。

四、潜心研究寻突破 多项活动创佳绩

以以赛促教作为教师发展的突破口。教师的持续发展和自我突破是要不断刺激和激励的,我们开展的以赛促教并不是教师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团队比赛,自由组团,教师在合作与竞争的氛围中更容易发现问题,弥补不足。

以微型研究作为学科发展突破口。微型研究包括三个年级六本书相关的知识点梳理成线索,组成【核心知识学习】专题;结合各章节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设计关键问题,组成【问题情景探究】专题;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编写相关练习,形成【课堂跟踪反馈】专题;结合新课标增加相关内容,形成【课外拓展研究】专题。

 

在各项比赛中组内教师创出骄人成绩:赵霞老师荣获全国历史评优课一等奖的好成绩;贺丽丽老师是常州市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市评优课一等奖;潘艳菁老师获市基本功三等奖及获得教育硕士文凭;卜立老师获得全国说课大赛一等奖;宋如峰老师获得教坛新秀及市评优课一等奖。一项项荣誉不仅蕴含着老师们不断提升自我的奋斗精神,也体现了整个教研组团结合作的氛围。

北郊初级中学化学教研组

化学组的精神核心概括为四个字——“上善若水”。我组以水的精神贯穿化学组的教学发展和个人发展。

上善若水

我们渴望成功的教育,首先要懂得在理解中善待学生,善待自己;也只有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善,才能真正促使学生成功,促使自己成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教师和学生其实是互为舟水,只有在和谐中共进退,才能实现师生的共生共发展,水到渠成。

善变如水

水富于变化,不论遇到怎样的曲折,它都可以变化自身,流过障碍,奔向大海。成功的教育也必然是富于变化的教育,化学教材各章节之间的承接依托顺序不像数学、物理那么严谨,这给予了我们很大的空间进行教材的重组,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打造出适合学生接受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应有的追求。

水滴石穿

教育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大石的阻碍,水以它的耐心侵透了石头的心,我们在教育中也应当以这种心境来对待持久的困难。

水无孔不入,这喻示着我们应如水一般,善于抓住微小的契机,为教育的成功一点点的积淀。

流水不腐

作为教师,我们的心中有一坛水,每来一批学生,我们就会把这坛水分给他们喝。然而若是变成了死水,学生就不爱喝了。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及时的引入新鲜的水,最好再充入点氧气,让我们给予学生的水总是新鲜的。

水,平易近人,却又蕴含巨大的能量,身为教师,我们也应该如水般亲近学生,让学生觉得需要,心怀激情,用满腔热情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聚集化学组每位成员的小智慧,终能成就化学组的大智慧。

我组建设特色项目

1.理解性教学手册建设  2.微视频资源库建设 

“理解”是我们北郊初中学校文化的主题词,面向理解本义,我们以“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追求成功体验”为目标,全体化学组教师倾情教研,编制学校《理解性教学手册——化学分册》。理解性教学手册是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配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结合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而编写。主要围绕教育教学目标价值的定位、过程性的做法、多元化的评估等进行范式制定、任务驱动,力求使《理解性教学手册》具有现实针对性和较强的教学指导作用。

《理解性教学手册》包含《教师手册》和《学生手册》两部分。《教师手册》侧重于教师对于教学的领悟课程,即教师理解的课程,分设为“本章知识结构”;“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教学评价目标双向细目表”;“课标分析•教材分析•考题分析”;“章节学情分析及教学设计建议”;“问题单”等六个方面;《学生手册》从教师理解的课程转变为学生经验的课程,践行的是追求有效的教学过程,缩小理解差。具体分设为每章每课时的教学“理解单”——“学习网络”明确目标与内容的对应,“学习过程”循序渐进地展开,“知识小结”一课一小结堂堂清、段段清;“习题单”——分设基础题、巩固题、拓展题的课内外分层练习;“资源库”——扫二维码,观看有助学习、拓宽视野的相关微视频资源;“总结单”——梳理总结一章所学知识,自制本章知识脑图,构建完整的知识图谱。

 

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学科组全体人员自2012年起,着手建设化学微视频资源库,通过网络资源整合、构建知识网络自创微视频等手段,扩充化学微视频资源,并通过云教育平台与理解性教学手册整合在一起,努力利用教学资源对化学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北郊初级中学物理教研组

 

一、文化理念

组名:核聚变

解读:以理解为核心,汇聚团队的智慧,变革课堂以适应师生更好生长的需要。

组徽:红绿蓝三色水滴变形汇聚而成的核能符号。

二、教学主张

让物理课堂成为师生获得幸福和成就梦想的舞台。

三、课堂模式

学生的学为主线的理解性云课堂

四、学科特色

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受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五、优秀作风

 

团结协作,甘于奉献,锐意进取,智慧教学

北郊初级中学生物教研组

 

一、文化立足

小则精致、小则响亮、小则绽放

二、教研组优秀作风

多理解、勤合作

多体验、勤思考

喜听改变的步伐                                      

静看发展的篇章

三、教学主张   

1.营造特色的教研组文化氛围

2.教学聚焦课堂于学科思维与科学探究

3.欣赏和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

4.培植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生长点

四、学科特色

实施要素:感情先行、评估先于教学、找准先行组织者、发展元认知、学会变式、设置问题串、探究体验、设置真实情景、情感提升、学生主体、单元融合、校本特色课程

五、学生特色活动

1.课堂体验实验活动

2.开展创新实验比赛

3.生物模型制作比赛

4.显微镜下的摄影比赛

5.开展系列兴趣探究实验

6.开发课堂趣味活动

7.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8.开展显微镜下的摄影比赛

 

9.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北郊初级中学地理教研组

一、文化理念

地理教研组的文化核心为经天纬地。

含义一:经线和纬线是初中地理的基础,交织形成地球整体。这一整体是无限的、发展的、不可分割的,体现出综合性、空间性、动态性的学科特点。

含义二:jing引申为经明行修、敬业乐群、精益求精。wei引申为教育教学微处入手,地理课堂别有风味,培育纬武经文的现代中学生。

二、教学主张

建设基于理解教育的地理课堂,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做好课堂活动的设计、引导、评价等工作,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建设持续改进、不断成长的实践课堂,打破固有的课堂教学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探索适合信息时代的课堂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智慧碰撞、观念融合中,增强课堂的活力和生命力。

三、课堂模式

情境呈现——建立框架——知识建构——问题呈现——问题分析——交流总结

四、学科特色

    课堂规范的实践与完善。

    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学科资源库建设。

    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课型范式研究。

    以说教材、说课标为核心的集体备课。

    以学习为核心的校本教研。

五、优秀作风

    潜心研习,提高地理知识水准和专业技能。

    平等互动,塑造地理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 

 

    兴趣引导,目的明确,绘就地理学的科学魅力。

北郊初级中学综合教研组

 

 

我们综合教研组是由体育、信息技术、美术、音乐组成的。在学校理解性教学文化理念的引领下,秉承“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竭力培养科学艺术素养,努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宗旨,我们精诚协作,同心同行,乐教善学,攻坚克难。构建多样化课堂模式,采用多元评价机制,将分层教学、小组合作融入课堂,形成独特的学科特色,并拓展延伸十多门校本课程,为学生搭建全面发展平台,培养学生自信,促进幸福成长!

北郊初级中学科技教研组

我校科技教研组取得了一些骄人成绩,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比赛中,斩获颇丰。如20106月获市航模比赛团体二等奖,20116月获市航模比赛团体第一名。同年7月获省航模比赛单项团体第二名。10月,获第十三届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综合团体奖项女子组一等奖、男子组二等奖。11月,获全国青少年模拟锦标赛总决赛一等奖1名。201211月第十四届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竞赛女子团体第1名,全国青少年模拟运动网络锦标赛一等奖1名。201311月,获第十八届“驾驭未来”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教育竞赛中学男子组综合团体第一名,中学女子组综合团体第

一名。20145月,迎青奥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模型公开赛,获得一个全国冠军、一个全国亚军,并获团体冠军。7月,全国青少年纸飞机通讯赛总决赛:获银牌一枚并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11月,第十六届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 10个单项冠军。20155月,市车辆模型比赛团体第一名,个人4项第一名,3项第二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模型公开赛,4项团体第一名。

 

北郊初级中学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

 

一、指导思想

文化立组、团队助推、特色强化、自主研修。
二、文化核心

雅文化(和而不同,雅而有致)

    我们提倡的教育理念与2500多年前孔子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多年来经过充分的调研和思考,挖掘学校历史背景,我组初步形成了以文化为精髓的儒家文化品牌。“和而不同的理念昭示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与博大胸怀,它是教研组文化的核心,是我们的文化价值追求。具体是指干群之间的和谐互敬、教师之间的和谐互学、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助、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雅而有致则是教研组文化要达到的目标,一方面指行为儒雅、语言文雅、情趣高雅的师生形象的树立,另一方面指优雅静美的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及二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三、组训

    激发潜能、发挥特长、提升修养、展示品位。

    在教研组文化的影响下,用先进的教育思想重塑教师的教育行为,让每一个教师都拥有独特的文化品位和教育智慧,都拥有展示自己独特才华的舞台,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素养,最大限度地发挥教研组文化的育人魅力。

四、行动目标
   
建特色团队,出特色教师。

    依托团队力量,推进教研组建设,培养优秀的一专多能的教师群体。
五、行动策略
   
传承经典,接轨现代,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追踪前沿,自主研修,提高教师教育知能;
   文化润育,内涵建设,成就学校品牌特色。

 教育是面向人生的教育。我组所有教师都要确立以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发展人、成全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人本思想。既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又要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既要有实践之乐,又要有创造之功,使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师生学习知识、提升素养、实现梦想的精神家园,最终成就学校的特色发展品牌,这就是我们教研组始终孜孜不倦追求的终极目标。

六、课程改革的具体理念与目标

1、倡导全人的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过分注重知识传承的倾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为目的。

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处理好分科与综合、必修与选修的关系,改革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注重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

3、体现内容的现代化。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双基,处理好现代社会生活、知识领域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窄旧的现状。

4、倡导建构性的学习。实现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倡导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5、确立正确的评价观。建立评价主体多元、项目多元、方式多样、关注结果与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突出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作用。

 

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建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附件

    栏目列表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通江南路125号,邮编:213002,电话0519-86634428,校长信箱: czbjzx@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