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华东师大慕课中心C20联盟 “翻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我校隆重举行。
在上午的数学专场活动中,数学组顾小丹老师与王英老师开设了两节以“理解教学“为核心翻转课堂的研究课,过程异彩纷呈,给与会者以很大的启发,受到了专家与同行的一致好评。两节课课前都要求学生提前通过微视频进行自学,并做好网上在线测试以及前侧练习,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有针对性的在课堂上进行知识梳理、答疑纠错、变式训练、拓展提升、和课堂检测这五个环节的教学。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疑难,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适时引导组织。在课堂展示结束后的评课环节,顾小丹与王英老师先后进行了说课,通过八个环节即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说得失,透彻地阐述了她们对教材、数学、学生这三个方面的理解。在说模式环节两位老师向专家与同行展示了我校理解教学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随后的提问环节中,来自外校的老师对课前学生的网络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由数学组的贝赟老师详细地给在场的老师展示了学校云课堂的平台。在最后的评课环节中,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高度肯定了这两堂数学研究课,提出微视频由师生共同录制是一个创新,打破了由老师一人录制的单一模式,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同时陈教授又提出了两点宝贵建议:一、在微视频录制的过程中老师应放慢语速,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二、建议老师不要说“你懂了吗”,“你会了吗”类似这样向学生提要求的语句,在语句上应更亲切一些。
在下午的活动中首先由我校邵林峰老师与青岛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的老师分别展示了数学“知识图谱与学科模块”的理解。邵老师重点讲述了对初中全册教材内容的系统的划分与课时的分配,青岛的这位老师则围绕着两个中心思想(1)几何部分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动态内容(2)代数部分重点培养学生的数感,按年级将初中知识进行了划分制成了图谱。随后陈玉琨教授对两位老师制作的知识图谱高屋建瓴地进行的点评。指出微视频版块化不应受到教材版本的约束,希望呈现的微视频能使世界各国的华人学生学习,教师应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随后他又指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怎样让学生最有效的学习值得大家思考。陈教授以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为例,教材中全等三角形编在相似三角形之前,而全等是相似的一个特例,也就是说教材的编写从简单走向了复杂,而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从一般走向特殊,这样编排是为什么?然后陈教授向我们介绍了知识图谱的教育心理学基础:奥苏贝尔的概念学习理论,指出学生首先应学习最一般,包括最广的概念,然后根据具体的细节对它们逐步进行分化,并用平行四边形这一章举例说明。最后陈玉琨对在场的数学老师提出了两点建议:一、初中所有的数学知识可以浓缩成一页纸来呈现,老师可以进一步思考。二、作为数学教师不能只是懂数学,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就是要通数学。最后活动在联盟学校积极报名承担微视频制作中胜利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