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自主课堂 助力专业成长——北郊“理解”讲坛(三)
高占位把握课标,立体式驾驭教材
——记王敏勤教授在北郊初级中学的讲座
春雨绵绵,却挡不住北郊初中教师们渴求新知的心,周六上午,老师们聚集在红厅,聆听了来自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敏勤教授的讲座:“高占位把握课标,立体式驾驭教材——怎样开展‘说课标说教材’活动”。
在讲座中,王教授先向大家强调为什么要进行“说课标说教材”活动,他认为在日常的教学中“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课堂形式虽多样但如果教师对教材内容不熟悉,又怎能驾驭好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呢?接着,他介绍了什么是“说课标、说教材”活动,这一活动与传统的“说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这一环节中他引入了“知识树”这一形象的形式,他希望每位授课老师在教学每一单元的教材内容时,根据每个单元的内容不仅画“单元知识树”,还要画每节课的知识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静下心来认真钻研每册书、每个单元、每节课的重难点,编者意图,教学目标等,并用知识树把这些内容呈现出来。这样既能使所教的教材内容有条有理,并且能促进所教的知识点不易疏漏。那么为什么要开展“说课标,说教材”活动,王教授解释,中学教学中往往是只重微观,不讲宏观,教师在上课时往往局限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却常常忽视,某一具体的知识点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与作用。王教授还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告诉大家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对提高整个教学效率的好处。要做好“说课标,说教材”活动,应该先知道什么是课程标准,王教授接着向大家解释了“中小学课程标准”,之后他对照“说课标,说教材”活动的评分标准向大家详尽地讲解了如何做好“说课标,说教材”活动。随后王教授又通过了例举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的具体的实例,详细地向大家展示了如何“说课标,说教材”。最后王教授还向大家介绍了一种新的说课模式,即新的“八说”模式: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说得失。
整个讲座中王教授不但例举了多个例子,还通过许多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地向大家传授了他的教育理念,使大家受益匪浅。通过这次讲座,大家清晰地认识到在今后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标,才能真正地实现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