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对教学改革无限憧憬的心情,2013年10月26日我校一行十四人在王校长的带领下,参加了在深圳南山中学举行的C20慕课联盟“翻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学习篇
我们首先观摩了两堂精彩的翻转课堂研究课,了解了南山中学翻转课堂的教学基本模式,——“三阶段五环节”,深刻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魅力。邵林峰老师这样评价数学课“在这节数学课上,学生有备而来,学习活动中师生、生生间交流的次数和质量大为提高,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并能通过ipad展示出学生的做题的过程和思路,大大提高了上课的效率”。物理课以一种全新的模式上了一节以实验为基础的翻转课。王赟老师认为这节物理课上,老师将实验部分放入微视频,让学生在课前就做了四个相关实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课上再创新实验,丰富了课堂形式,激发了学生动手动脑的乐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效果非常好。
下午,在观看了些优秀微视频的基础上,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联盟秘书长吴志鋐教授对教学微视频制作中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吴教授从知识呈现方面、语言表达方面、录制效果方面分析了常见问题,并提出可操作性建议。微视频制作是翻转课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优秀的微视频应该切入点要小,且一步步展现思维的过程;亲和力要强,应该营造一对一辅导的氛围,应该让学生感觉是一个朋友在给他提供帮助,避免过多使用课堂语言;微视频的声音要大而清晰,语速要慢。
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作了《慕课:一场正在到来的教育革命》的专题报告。陈教授以科技的发展对战争的影响为背景让我们感受到了慕课的划时代意义。慕课突破了传统班级授课的限制,突破了教育的时空限制,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全球共享、全民共享,助推教育的均衡与优质化。在这场革命中,教师首先要做的是革新观念,改变自己。最后,陈教授就翻转课堂中的教师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第一,根据课程标准与学科自身的逻辑,构建知识图谱;第二,根据目标及相关教学内容优化表现方式;第二,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进阶问题;第四,设计在线师生与生生互动的途径与方式。 最后,深圳市教育局范坤局长的讲话,更是让我们感受到社会对“慕课”的关注及寄予的深切希望。



行动篇
心动不如行动,本周五贝贇老师开设了一节公开课《丰富的图形世界》,让翻转课堂的理论在实践中更加丰富。课前,学生在家利用视频和预习题对内容进行了初步学习。课中,学生时而安静思考,时而小组合作,时而精彩讲解;教师随时、准确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总结,并进行数学思想的提升,学生与教师组成了互助共同体。虽然硬件条件还不到位,学生没有人手一平板,但借助实物投影也达到了同样的效果。由此可见,硬件条件不足不能成为不行动的理由。

心得篇
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是在课后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吸收内化”阶段常常会让学生感到挫败,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老师不仅提供了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王汉卿老师
教师通过批改预习作业及分析在线检测结果,可以更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二次函数的参数对图象的影响这一节课前,在线检测结果表明学生所出现的问题主要在第5、8、10、11、12这五题上。课上,老师针对于这五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自己矫正错误。
传统的课堂缺乏预习的课堂学习活动,学生忙于题解消化新知识,听的多,说的少。翻转课堂上,学生有备而来,学习活动中师生、生生间交流的次数和质量大为提高,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并能通过ipad展示出学生的做题的过程和思路,大大提高了上课的效率。
——邵林峰老师
深圳南山实验集团承办的“翻转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让我对“翻转课堂”有了深切的认识。一堂九年级数学课、一堂八年级物理课,现代科技和教学结合起来,产生了令人震撼的力量。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是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翻转后,教师可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也可以把有相当疑惑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给以小型讲座或演示。显然,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时间与学生互动,而不是在讲台上表演。
与此同时,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比以前更多了。在教师忙于与某部分同学对话时,学生们发展自己的合作小组。学生间互相帮助学习,而不是依靠老师作为唯一的知识传播者。
无形中翻转课堂帮助我们形成了一种学习文化。那就是学生们不再把学习当做完成任务,而是一件有自我需求且有意义的活动。
当我们翻转课堂后,许多课堂管理问题消失了。捣乱课堂的学生的表演失去了观众,因为其他同学都在忙于活动或小组协作。无聊的学生也没时间无聊,因为太忙了。
目前翻转课堂主要应用在逻辑严谨知识点突出的理科教学中,外语也引进了这种教学模式!语文教育是否适合这种形式,让我们认真探索,积极尝试。
——于佳会老师
教学方式的转变,先学后教,突显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师生交流的深度和密度;好的翻转课堂,需要有简洁、实用的录屏软件,需要富有创意的微视频,需要教师更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需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翻转课堂的出现,拓展了我们的教育视野,有机会让我们在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的平台上思考教师的价值、学科的价值,并努力实践做出自己学科的特色来。
——吴晓波老师
在南山中学学习了一天,我印象最深的是数学卜老师的话,在课堂教学中,什么方式效果最好,我们就用什么。确实如此,可能很多教师对微视频还存在误解。我们不是说微视频适合所有课型,传统教学也有自身的优势所在,怎样把两者巧妙地结合才是我们教师真正要做的。我们要带给学生的是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果翻转课堂的效果更好,我们为什么不用呢?
——周逢老师
学无止境。对于专业知识,我们应该多自学;对于信息技术,我们也应该多学习提高;对于教育教学方法,我们更要追求科学、新颖、完美。我们既要保持传统课堂的亲和力、感染力,也要接收现代技术的形象、直观、经典的优点,让学生不断地与时俱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该多和专家接触,多和大师对话,这有利于我们心态开朗,有利于见识增长,有利于视野开阔。
——吴文普老师
本次关于翻转课堂的学习主要是听课和听专家报告,收获颇丰。物理课和数学课以两种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数学课重基础和方法教学,教师抓住教学重点,让学生多说多练,效果很好。物理课以一种全新的模式上了一节以实验为基础的翻转课。在我的认识中,翻转微视频就是讲解概念,然后课上加深理解,总觉得比较枯燥。这节物理课老师将实验部分放入微视频,让学生在课前就做了四个相关实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课上再创新实验,丰富了课堂形式,激发了学生动手动脑的乐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效果非常好。专家的报告也让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我们制作的微视频形式比较单一,内容不丰富,技术也较粗糙,今后我们应该凝聚团队的智慧,合作制作微视频,提升技术水平,希望能制作出精美的作品。
——王赟老师
深圳之行的“翻转课堂”学习让人大开眼界,精彩到位的微视频讲解,有针对性解决问题的新型课堂,热烈有效的学生反映,无不让人深切的意识到,一场面向未来精彩的教学变革正在悄然兴起,赞叹之余更让人深思如何才能更好的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在翻转课堂的过程中迎接未来的挑战。 ——宋如峰
翻转课堂转起来 集思广益活起来。身处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信息技术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教育云正从各个方面带来令人惊喜的变化:学习方式创新、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系统管理的优化、数字化校园建设等。“翻转课堂”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做到了学生可以掌控自己的学习节奏,实现跨空间、跨时间的学习。它是接轨未来教育的重要课堂教学方式,必将对未来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
——贺丽丽
两节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课,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课前播放的微视频。对于翻转课堂,微视频的确非常重要,但不是全部,用陈玉琨教授的话来说:“就知识的传授来讲,一位学科只要一位或几位教师就够了,然后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这样的教师就成为明星教师。”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我们应该更多的思考我们的教学行为应该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怎样设计开发信息时代的学习经验和评估标准。
——胡祝娟老师
翻转课堂模式的科学之处,在于打破了教学领域一个长期存在的习惯,它是将知识传授的阶段放在课前,而课堂上把教学重心和时间放到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同时,在翻转课堂上,由于有充分的时间来保证同伴间的互助,同伴合作教学也大大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使学习正确率增加。
——马义勇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作业,学生们回家做作业。南山中学的两节课完全颠倒了这样的学习顺序,学生在家利用老师提供的相关课件自己学习,提问和作业则是放在课堂上,由老师答疑和解惑。课堂上师生充分互动,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丁蕾
链接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