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课例研究、体现教研实效的校本研修范式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录入者:课程研发中心 时间:2013-06-15

6月13日上午,我校物理和英语开设两节研究课。

郑乃伟老师这节探究活动课主要由“流体压强和流速之间存在的什么关系?”和“利用这样的结论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疑问”两个核心问题组成。课堂上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器材,自己亲身经历观察、设计、操作、解释等各种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思考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在这一系列活动中,让学生经过观察、体验的过程,从中获得最直接的、生动的实验事实,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相互合作、设计实验等能力和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亲近。

宋云祺老师的一节写作课强调以学生合作为主,更多的关注学生如何写的过程,而不是只关注写的结果。充分运用评估先于教学策略,在写前阶段老师帮助学生构思的阶段。通过预习作业合理地对范文进行处理,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写作框架,构建脑图。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出写作框架下可以运用哪些短语和句子,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讨论、集思广益,发现新的词语和句型,为学生的写作做了很多铺垫,搭建好脚手架,为主题写作获得了尽量多的素材。学生在讨论之后,小组口头分工合作形成一定质量的文章,二次运用写作脑图。最后独立写作,组内成员相互纠错,划出好词好句。本堂课以读促写,以说促写,以听促写,以评促写。运用多种方式,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真正做到让写作课落实在实处。

本学期各教研组也定期开设了多节研修课,这种基于课例研究、体现教研实效的校本研修为老师们所喜爱,也更趋于常态化。欣慰的是我们逐步在真正合作、在深度研修、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与提升



 

 

附件

    栏目列表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通江南路125号,邮编:213002,电话0519-86634428,校长信箱: czbjzx@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