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北郊初级中学文学社首届辩论赛
文学社是文学的载体,是文化传播的热土,是陶冶社员情操,砥砺他们思想的殿堂。为了让北郊初中的校园更多几许源头活水,让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也为了进一步提高文学社社员的语文素养,让他们真正成长为他日文学栋梁,
辩论会分七年级组和八年级组,分别围绕“初中生上校外补习班的利弊”、“网络语言可不可以进入作文”这两个引起社会、家庭、学校多方关注的辩题展开辩论。此次辩论赛分为开篇陈词、攻辩、自由辩论和总结陈词四个部分组成,正反代表队围绕主题进行了激烈辩论,两位主持人和十六位辩手都由学生自主报名。
在辩论中,当代初中生个人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只见他们谈吐举止自然、大方、得体;在陈述本方观点时理由充分,证据有力;攻辩时能机敏抓住对方的漏洞及时回击,并做到旁征博引,思维灵活,表达清晰流畅,语言犀利、流畅;并都体现出了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
比赛现场气氛热烈,双方针锋相对,尤其是第三个环节自由辩论阶段双方的精彩表现把比赛推向了高潮。最终七年级反方、八年级正方以其雄厚的实力赢得了辩论的最终胜利,七(9)班司笑、七(10)班郭嘉任、八(5)班徐圣、八(7)班吴凡以其敏捷的思维和出色的口才征服了观众和评委,获得了最佳辩手的称号,七(1)班王均文、八(1)班陈亦雯获得最佳主持人的称号,最
通过两场舌战,既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提炼信息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首次辩论赛的圆满结束,意味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一种新形式的启动与运用,它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他们的口才,更培养了孩子对是非、美丑、善恶的判断力,丰富了校园生活,相信七八年级这两场辩论赛不仅会影响一个校园,更会对孩子以后一生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