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北郊初中“感恩课程”班主任交流会
激情五月,我们怀着丰收的喜悦,在二楼会议室迎来了我们“耕作者”期盼已久的节日——北郊初中“感恩课程”班主任交流会。会议由我校徐华兵主任主持,王燕校长亲临现场指导并参与交流活动。
会议的第一议程是由七年级班主任代表栾洁老师作“琉璃苑的感恩之行”班级文化建设介绍。她首先介绍了琉璃苑班名的由来,这是全班49名学生和各科任课老师的心血结晶。“和、炫、智、毅”代表和谐之美、意境之美、灵动之美和永恒之美。“感恩储蓄特色班”是8班这个学期申报的优秀项目。然后栾老师详细地按照月份介绍了每个月的班级“感恩课程”的内容和特色。2月份是“感恩储蓄特色班”宣传教育月:利用开学日契机,增强学生责任意识,确定本学期奋斗目标;开展寒假读书交流会和“感恩储蓄特色班”班级特色项目等主题班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班级凝聚力;强化督促各项常规教育,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3月份是“感恩储蓄征集月”:结合班级特色项目开展一系列感恩行动,感恩父母、老师、同学。完成文化墙相关布置;结合七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从学生内心出发,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4月份是“感恩小组行动月”: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增强自信,调整好心态,积极迎考;针对期中考试,反思自我的学习方式,班级开展有效竞争机制。5月份是“感恩储蓄追星月”:继续感恩征集,同时鼓励学生积极申报感恩明星,做好资料收集工作;推出班内多种“明星,形成班内星光灿烂的积极向上的局势。6月份将会在此基础上将感恩储蓄罐渐渐装满,并展示其丰富内涵。最后栾老师对班级“感恩课程”的实施进行了总结:对学生来说,已把感恩内化为习惯。1、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在班级常规、卫生质量和课堂纪律方面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2、规范学生言行,懂得在自律的同时协助老师和同学做好管理工作;3、强化责任意识,特别是在小组承办主题班会时,分工明确、内容详实、质量也在慢慢地提高,充分展示了大家的智慧和各方面的能力。对家长来说,家校联合,让感恩能够延续。1、家长经常在家校本和QQ群上和我交流,孩子在完成每周感恩任务的时候,慢慢将这一行为内化为习惯,也加强了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交流;2、每周反馈单、小组小报真实地反映了孩子的在校情况,能够让家长全方位地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对老师来说,孩子们也经常因学会“感恩”带给老师惊喜,如在期中动员会上,全班49位学生集体起立向我鞠躬,“老师,您辛苦了!”所以我们一定会坚持“感恩”下去,因为学生收获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更是一份纯净的心灵。
会议的第二议程是由八年级班主任代表刘月恒老师作主题发言。她主要从班级文化特色、实施两方面向大家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她说“先后听了北环中学的几位老师的对班级文化的诠释后,就效仿他们制定自己的班级文化制度,我们的特色是两大制度并行。一是班级量化考核制度,结合每个人的常规表现为其加减分;另外一个是小组评分制,班内54人分为9组,每组6人。每天反馈,每周累积一次,四周累积起来,每月再汇总一次。表现好的小组对应的每个组员加分。班内大事小事都是师生共同商讨决定。从选团员到评优评先,从处理班级内部矛盾到教辅书籍的征订,从制定班规到各项班级文化的出台,我都是在征求学生的意见,尊重他们的选择。因为尊重学生,和学生相处得还比较融洽。尤其是看到他们在测评时为班主任老师提的一些建议,更多的是对我的理解、支持和包容,我很感动……”
最后王校长对这次的会议作了总结,他真诚地向两位发言代表及所有班主任表示了由衷的感谢,他说:“各位班主任辛勤的付出和智慧的劳动让我感动。班级文化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构建班级特色文化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张扬,有利于整个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提升学校形象,丰富学校内涵,凸显学校特色。因此,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日益成为当今教育管理科学中的研究课题,所以我诚挚地希望所有班主任都能做一个有心人,尽可能多设计一些符合班级学情,富有个性化的班级活动方案,把这项有意义的工作做得更好,再一次感谢大家全心全意的付出!”
“花开花落本无声,惟有静听方有声”,我们再次聆听到了德育花开的声音,相信我们的每一位班主任一定会沿着班级文化建设的道路坚定地走下去,倾其所有,尽其所能,为每一个生命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用行动坚守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