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名师精彩讲座 迈上语文教学新征程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录入者:北郊初中 季蕾 时间:2011-09-14
96日下午,阳光明媚,荷香四溢。北郊初中全体语文老师怀着一颗求知、好学、上进的心在二楼会议室聆听语文教学专家、名师王蕴芳老师的专题讲座《让理想照进现实——高一语文课程的初步实践》。
     王蕴芳老师,市青年骨干教师,97年南师大硕士课程进修班结业。教育上,信奉真诚善良,崇尚实事求是,追求民主平等。课堂教学上,力求文本作者创作主体性、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的统一。屡获语文评优课一等奖,2000年执教省电教录像课《人类的语言》。2001年,指导学生获全国“振兴杯”作文大赛一等奖、省电视作文大赛一等奖和省首届高中生作文大赛三等奖。
老师认为人的最佳生存状态就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她大胆地在一中高一语文备课组提倡并践行“快乐语文、健康人生”的教学理念。她始终觉得真正改变教学方式要从教师开始,要以共享的心态,打造一个高效团队。首先作为语文教师要确立课程目标,学生层面的目标是激发兴趣、培养习惯、重视积累,教师层面的目标是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通过对自身教学经历的反思来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是研究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注重语文课程资源的拓展和课外阅读材料的编写。要“放长线,钓大鱼”,语文教学不能太功利,要学会从长远打算。例如阅读教学中,当大家还没怎么重视技巧的时候,给学生传授点技巧,也许确实能胜人一筹,但这是暂时的。当多数学生都知道技巧的时候,要想超越别人,关键的还是能真正读懂,而且是能读出妙处来。所以我们更需要研究阅读的规律而不是技巧。而且写作是输出,阅读是输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根本点在阅读。选材料要有眼光,形式要丰富,内容要充实,情感要真实,见解要深刻。学生作文,要善于对症下药。感情苍白的要激发情感,语言不好的要先引导其学会文从字顺,不能弄巧成拙。素材少的要指导积累,当然根本点是培养阅读的习惯。没有积累,没有阅读积累,没有生活的积累,光强调训练,会陷入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另外,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在写作中非常重要,想不到,肯定写不出;想偏了,写出来也没价值。再次课堂是教学的第一阵地。语文课堂的质量对于提高学生应试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课堂容量、加快课堂节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如果盲目追求一些外在的指标,就很可能“台上滔滔不绝,台下失去知觉”。在课堂中,学生需要足够的思维空间,否则只是给出答案,易使他们陷入迷信答案、囫囵吞枣、甚至不懂装懂的状态。第四要设计开展有情有趣的语文活动来作为语文教材的延伸。如戏剧节活动,家校亲子书信活动,学生自己出卷、评卷活动,演讲比赛,硬笔书法临摹比赛等,将语文课改进行到底。第五作业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王老师说:“布置作业是我的责任,布置多少是我的良心,怎么布置是我的智慧。作业布置既要有长远的规划也要有短期的突破,既要考虑作业的有效性、趣味性,又要适当指导、分层安排……
老师的讲座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引领又穿插了许许多多生动有趣的教学实例,会议室内不时响起阵阵掌声。我们被这位既有思想又肯实干的专家感动着,她虽是一位资深的语文名教师了,但仍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地做着语文教学研究工作,她身上有对语文教学的极端热忱,对实践的深层反思,更有对理论的不倦吸纳。这些无不深深震撼、感染着我们与会者的心灵,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教学生涯烙上了深深的印记。心潮澎湃之余,更多的是冷静的反思,本次活动将成为我们又一段教学旅程的全新起点。
 
附件

    栏目列表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通江南路125号,邮编:213002,电话0519-86634428,校长信箱: czbjzx@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