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气氛还在弥漫,元宵节的气息又扑面而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包涵巨大的、可挖掘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契机。为了丰富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在主动发现、积极体验中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我校在寒假前就开始精心策划传统民俗文化体验活动了,各班组织学生通过在寒假里寻访民间艺术家,学习自制花灯、剪纸、中国结……亲身体验了元宵节的民俗风情。一开学,学校还特意邀请了文亨社区的扎兔子灯和剪纸的民间高手范川川、翁擎华、蔡瑞龙老师来校传授技艺,作为北郊开学德育第一课。
校园篇
2月17日的北郊万福路校区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走进校门,一幅近2米长的大对联就映入眼帘,字迹遒劲有力,展示了北郊人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再往里走,就是门厅,抬眼望去,只见门厅上方挂满了学生们利用寒假时间制作的金鱼灯、荷花灯、老虎灯、猴子灯……颜色鲜亮、活灵活现的元宵灯,勾起了多少美好的儿时记忆;门厅四周摆放了整整一圈贴满春联的展板,这些春联尽管风格各异,但都骨力遒劲,每字每句都由学生亲笔构思、撰写,真是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气势磅礴。看到它们,眼前不禁浮现出孩子们提笔凝神的身影。不仅如此,每间教室、办公室的大门上都贴上了孩子们原创的大红对联、窗户上也满是精美的窗花和大红福字,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每个班级牌上都挂了一串长长的中国结,那复杂曼妙的曲线里透出的不仅是飘逸雅致的韵味,更是师生们新年最美丽的祝愿,走廊上也满是一排排漂亮精致的灯笼……元宵节的北郊,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节日的快乐气氛,到处都充满着浓郁的中国味道!您看,这些手提灯笼的孩子的笑容是多么的开心,一脸的幸福,满身的喜气!
扎兔灯
为了办好这次活动,学校邀请到了文亨社区的领导和扎兔子灯的民间高手范川川、翁擎华老师来校授艺。学校领导还特意让综合实践组组长季老师开车将两位老人家接到学校共用午餐。中午12:10“扎兔灯”活动在一楼的蓝厅准时开始,范川川、翁擎华老师除了带来了纸质和布质的成品兔子灯,还带来了篾竹片、细铁丝等原材料,并精心制作了图文并茂的PPT,边耐心讲解边指导学生制作,还不住地提醒孩子们小心,别把手划破了。台上台下互动积极、气氛热烈。整整一个中午,老师教的认真,学生学的来劲,到活动结束,已经有好多小兔子已经成形,甚至活动结束了,还有好几个男生围着老艺人不停地讨教,范老师热情地欢迎孩子们双休日来学艺。
剪 纸
同样热闹的还有三楼黄厅的剪纸制作和展示区,退休教师蔡瑞龙正在向大家介绍剪纸艺术的门类和特点,并把自己最拿手的剪纸作品都展示在了大家面前,花花绿绿、制作精良的剪纸贴满了黑板,看得大家目瞪口呆、心服口服。紧接着,
蔡老师一个一个地教孩子们剪小兔子,怎么折,怎么剪,讲得是那么细,同学们用心地听,努力地学,亲眼看到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从剪刀下诞生了!
学校领导诚挚聘请这三位民间艺人作为我校校本课程的校外顾问,欢迎他们常来学校开设讲座和进行现场指导。音乐组王雪峰老师还带着他的萨克斯小分队作为西新桥社区代表到军干所为老干部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和一致肯定。
本次活动构思巧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充实了师生的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又培养和树立了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了大家对中华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更在学校和社区之间搭建了一座团结合作的友谊桥梁,在每个人心中都留下了美好的元宵记忆。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图片5

图片6

图片7

图片8

图片9

图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