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2010中国德育论坛暨浦东教育论坛个人体会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录入者:吴文普 时间:2010-12-08

承蒙学校领导照顾,本人于12月5、6日随教研室王俊等8位常州代表到上海参加2010’中国德育论坛暨浦东教育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公民意识教育:规划与实施”,聆听了多位专家的报告,参观了多个单位的成果展示,积累了一些公民教育的经验,现汇总如下——

学习的主要过程:

1、12月5日下午到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主会场参加“公民意识教育:规划与实施”论坛。

2、12月6日上午到上海罗山中学分会场参加“社会实践与公民意识教育”论坛。

3、12月6日下午到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分会场参加“国际理解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论坛。

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4个多小时里,我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的《公民教育是教育的全部转型》、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的《公民教育目标的时代建构》、上海大学张丹华副院长的《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体系走向》、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东虓的《公民意识教育的的层次性及基本内涵探析》、香港胡少伟博士的《香港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发展与对策》、台湾周祝瑛教授的《台湾公民教育之探讨》等10个报告,通过专家的报告和展示,我初步了解了一些公民教育实施的意义、公民身份的历史生成和公民身份理论的演变、国际上一些国家公民教育取得的成就、公民意识教育的层次性、港台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问题、如何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开展公民教育……,专家们丰厚的理论功底、丰富多彩的图片解说,为我打开了一扇又一扇了解公民教育的窗户,我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2月6日上午,根据组委会安排,我们被送到上海罗山中学,参加在那里举行的“社会实践与公民意识教育”论坛,该校的雕塑和陈列的众多公民教育成果展板很吸引与会代表的眼球。

在上午2个多小时的学习中,听了一节《社区问题探究》微型课,聆听了4个学校负责人公民教育的经验介绍,懂得了公民教育应该包括“问卷调查——确定课题——实地考察——方案设计——信息反馈——法律法规学习”等几个主要环节,知道公民意识教育是要追求公平正义,清楚学校公民教育的目的是要孩子们成人后知道如何与人相处,明白最好的研究成果就是要把问题说清楚、数据要充分、有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下午我们又来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但因要赶火车,我们只参观了该校准备的一些成果展板,来不及聆听他们的《国际理解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经验介绍,非常遗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特别是象我这样的井底之蛙更是感觉是高兴而来满载而归,在返回的火车上我还情不自禁地酝酿出了一个公民教育的新方案呢。

附件

    栏目列表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通江南路125号,邮编:213002,电话0519-86634428,校长信箱: czbjzx@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