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规划纲要背景下,班主任如何行动?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录入者:徐惠、季蕾 时间:2010-10-09

——北郊初中班主任工作沙龙

新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作为德育工作者,每个人都在思考:推进素质教育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班主任,应该怎样着手去做?作为学校,也在思考:怎样创建更多的平台,形成更好的机制,来提升教育者(特别是班主任)的素质,从而使我们的德育工作更适应时代要求,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服务?108日下午,“新纲要背景下的班主任行动”沙龙活动在北郊初中应运而生了。

作为市班主任研修活动的系列之一,班主任月度沙龙由市基教处主办,北郊初中承办了第一次活动,基教处德育负责人殷涛出席了本次活动,“常州市班主任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谢晓虹、正衡初中张萍校长、市一中季一鸣主任、外国语学校黄金松主任和陆轩省老师、实验初中奚萍主任作为嘉宾全程与老师们互动,武进区、新北区、天宁区和钟楼区部分学校班主任以及局属清潭中学、外国语学校、正衡初中、二十四中学等学校均派老师参与了沙龙活动。沙龙第一环节是由“常州市班主任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谢晓虹老师作了题为《感受成长》的德育工作专题讲座,她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勾勒出她心中的教育之梦——要有悦纳百川之心,接受学生,关怀家人,营造温暖,体悟生命本质;要学习企业文化,全面客观理解社会教育,做真正该做的事;要有明德正行的风骨;要营造有意无形的班魂。言谈中,老师们得以聆听“宓子贱鸣琴而治”的文治教育;会心于她面对班级在校运会上“差劲”表现后的冷静分析;感叹于在“写给未来子女的一封信”活动中的创新理念。感受着她温柔之下的坚韧,博弈之中的智慧。

而后,围绕着“魏书生、李镇西等专家提出了学生全员自主管理策略,我们如何进行校本实践?”“面对性别模糊现象,如何对男生进行教育?”“激励与惩罚之间,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如何看待个别学生厌学问题?”“在化解孩子的心理问题的同时,如何应对教师的心理问题?”在场的北郊及其他兄弟学校班主任与特邀嘉宾展开了对话。

针对如何运用表扬和惩罚措施,比较一边倒的观点是要通过激励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教育是一种唤醒,要给他们机会,加强对他们的关爱,哪怕你对他所做的错事为他找一个适当的借口,也会给他以触动,这也是一种价值观的引导。久而久之,他就会变成你所期望的人”,有专家这样认为。可是,一中的季一鸣老师是一个有个性的人:“我教过的学生都知道,我从来不表扬他们,我的学生都知道做得好是自己应尽的责任,所以,我班上的男生,都特有男子汉气!”季老师的话引来一阵会意的笑声,笑声中不乏羡慕和思考,不仅因为观点的新颖,更因为在女教师占了大半江山的基础教育界,怎样培养出“男子汉”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外国语的陆轩省老师带来了一封学生来信,这位已经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这样看待陆老师的批评:“在其他老师都说我好的时候,只有你一声振聋发聩的‘你的心思根本没放在学习上’让我清醒,从此我就特别佩服你,真心服你的管教,因为只有你能清楚地认识我。”——不恰当的表扬反而会毁了学生,真正了解学生是施以表扬和批评的前提。

针对厌学现象,大家一致认为要通过关爱,发现学生的长处和点滴进步,不要光以成绩论英雄,要用一颗等待花开的心,给孩子以鼓励和自信,从而唤起学习的动力。一位老师却有不同的看法:“我们所看到的是显性的厌学,其实更多的是隐性的厌学,即被动、拖拉,无目标,其形成原因是学生自身、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有责任。”“围绕学校、家庭提出改进的策略是一个方面,但另一方面也要正视这样一种现实,对待真正厌学的孩子,放他们一条生路,让他们以适合自己的方式成长,社会不是最好的大学吗?!”观点虽然另类,但不乏思考的价值:学校教育怎样更以人为本?学生成才之路怎样更为拓宽?教育观念怎样更新些?毕竟,社会大学也培养了比尔盖茨这样的人才。

短短的一个多小时互动活动,大家不仅分享了专家们的理念和策略,也折服于来自一线老师自身的教育经验和反思,许多育人的真谛在富有哲理的话语中,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得以诠释,给新教师以顿悟,给“老”教师以共鸣。对话激发了智慧的火花、升华了育人的责任感。

市教育局基教处殷涛认为本次沙龙活动很有价值,它使我们感受到了在新教育规划纲要背景下,作为德育工作者所必须具有的危机意识、前瞻意识和主动意识,提出了做好教育者,要做到的三件事:学习、研究和创新,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图片1

图片2

图片


图片5

图片6



附件

    栏目列表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通江南路125号,邮编:213002,电话0519-86634428,校长信箱: czbjzx@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