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市减负增效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学校第二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目标,北郊中学初中分校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组织开展“打造生本课堂、促进减负增效”的系列校本研训活动,逐步摸索、研究,形成了独具个性特色的“生本课堂”教学形态。
系列活动一:
12月23日历史组徐蕙老师在蓝厅上了一级《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校级生本课堂研究课。导语的精练、板书的规范、流程的严密、作业的精选,哪怕是一句话的提示、一个眼神的鼓励,都展现了我校青年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这节课既是备课组集体智慧的呈现,又融合了徐老师多年教学特色的积淀,给全校教师开展生本课堂研讨提供了一个真实生动的范本。
系列活动二:
12月25日全校共对外开设16节公开课,学科涵盖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学科。本次活动得到全校教师的积极响应,开课老师高度重视,把开课当成了一次展示自我、提高水平、交流学习的良好机会,在各方面都进行了充分准备,在上课时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展示了自己的独特风采。同时这次活动参加听评课的人数多、范围广,形成了“聚焦课堂,提升效能”的教研氛围,得到了专家、同行的好评。
系列活动三:
12月26日上午,北郊初中“减负增效之生本课堂”教学沙龙在二楼会议室举行。参加本次教学沙龙的有课程发展处王燕主任、学生发展处徐华兵主任、教研组长、25日对外开设公开课的16位教师和工作五年以内的青年教师。本次教学沙龙由课程发展处王燕主任主持,老师们围绕“减负增效、生本课堂”这一主题,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展开了热烈而坦诚的研讨。语文组、数学组原教研组长、教学经验丰富的张蓓老师、董正理老师率先发言,畅谈了对生本教育的理解和看法。张蓓老师还结合自身语文教学中如何由学生先行预习,然后提出质疑,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提问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并在授课前加入学生5分钟小演讲,再由师生进行点评,这样的语文课非但高效而且深受学生喜欢。因为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自然就不会有成功的课堂教学。所以教师一定要转换角色,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组建起“学习共同体”,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能自由自在地放飞。在座的青年教师也争相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都来源于平时的教学实践,集中了全校教师的智慧。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研讨,在思维碰撞中,大家对如何通过“生本课堂”来达到减负增效有了更全面、更清晰的认识,也激发了新的思考。
相信我校教学实践为基,践行“生本课堂”,学习沙龙为辅,导航“生本课堂”的做法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让减负增效真正落到实处 。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图片5

图片6

图片7

图片8

图片9

图片10

图片11

图片12

图片13
图片1

图片2

图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