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生命关怀,共行专业之路——2009年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录入者:徐蕙 时间:2009-12-01

叶澜教授曾说:教育具有鲜明的生活性,教师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而作为教育的主要承载体,班主任肩负的责任重大。减负增效的背景下,如何更有效的开展班主任工作,20091125日至27日在南京召开的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给予了我们答案。

会议人才济济,汇集了来自政府,教育界,出版界各方面的专家代表——教育界的老泰斗班华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吴康宁校长,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陈步君老师,《班主任》杂志社总编佟德先生,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吴仁林主任,鼓楼区教育局储红局长等。他们或从政策面诠释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或以国外教育为切入点,品悟中外教育的契合点;或对班主任工作进行人文关怀,或以一个个的实例,例举教育主管部门在任务前瞻性,机制激励性上的种种创举。

而让笔者感触颇深的是杨瑞清校长的行知实验。

很多名家都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作为60年江苏教育最有影响人物之一,20多年扎根农村,依靠村民的点点支持,将一座行知小学办的有声有色,俨然是当今教育界的“理想国”,杨校长有足够骄傲的资本,然而此人却儒雅谦逊的很,在他简短的教育实践汇报中,没有多少枯涩难懂的专业词汇,多的是农民般的朴实,却如同箴言,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而越是朴实的,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他那句对荷花与人的比喻“欣赏每一朵花,盛开的,迟开的,面对迟开的花苞,我们要有如此心态——不一定每一朵花都必须同时开,做教育的,需要有点花苞心态。面对含而不露的花苞,我们不应——你必须立即开,马上开,你若不开,我立即给你扳开,因为我对你的爱。”“我告诉孩子,你们回家,走在路上,看花看草,就是学习。风吹在你的头发上,感受到风的方向,风的温度、风的强度,就是学习。”

笔者聆听之余,犹如惊雷当头,炸响连连。的确,从卢梭的教育生长论——“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到后来叶圣陶先生的教育农业论,再到陶行知的行知教育,张文质的农村生命化教育试验,每一位智者,无不在呼唤,我们的教育,需要呼唤心灵,我们的教育,是慢的艺术。而杨校长,20年,荷花池边的人文教育,让我们摸到了生命化教育的真谛。

而会议中,来自常州的谢晓红老师给全省的班主任代表做的精彩汇报,亦让我们惊喜连连。让我们自豪自身所处的这方沃土,沃土上的生机盎然,繁花似锦。

     魏书生曾说过,人与本职工作有五种境界,无心无意,三心二意,半心半意,一心一意,舍身忘我。人幸福快乐与否,取决于自己在哪一种境界,我们进入了一心一意舍身忘我的教育教学境界,灵魂便不再流浪,精神便不再漂泊,思想便不再浮躁。与会的3天里,我们的思想不断的锻造,重生,促新。我们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责任与意义,我们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同行者,促进者,我们与孩子们共同体验生命的成长,永不停滞的自我超越,自我发展,体验生长的快乐。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附件

    栏目列表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通江南路125号,邮编:213002,电话0519-86634428,校长信箱: czbjzx@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