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常州市教师教学沙龙“活动小记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研究水平,形成教学特色,常州市第三届教师教学沙龙于5月9日下午3点至5点,在正衡初中,同济中学,北郊初中,24中同时展开。
而我则有幸参与了“如何有效地实施学案教学”的分组讨论。席间,思维火花的迸放,多元理论的碰撞,让第一次参与讨论的我们获益匪浅,感触良多。用我的笔,真实记录下这次活动的点点滴滴。
沙龙由
而后,组员们围绕着学案设计与应用中几个议题展开了讨论: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学案的设计,应用,在座的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其间,有从细节入手,探讨如何更好的整理,搜集学案者,有高屋建瓴,对学案课堂运用必要性的探讨者,有洞若观火者,发出学案设计应更加自主化,个性化,特色化,亦有青年教师发出了只要是有心人,学案决不是阻碍,反而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助推器的呼吁。思维火花碰撞,妙语纵论发展。在讨论中,我们对学案应用与课时时间该如何合理分配?学案设计是否要特意留白,给学生,老师一定的思维空间?学案如何与多媒体技术更好的整合?如何更好的整理,搜集学案?怎样让学案设计更为全面,套餐化,模块化,让不同风格的老师各取所需?等问题有了更为透彻的了解。也有些困惑,我们还需在今后的学案设计,应用中且行且思,想出更好的方法。
学案, 教学重心向学生倾斜,变教师教,学生听,到学生主动学,教师恰当的点拨和引导,教学过程变成了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演算这个流程,以达成梳理知识,把握重点,提炼方法,总结思想的目的。这是切实的为学生减负增效,创生有效教学的良方。然而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也没有亘古不变的良方,在学案设计与应用中,也存在着些缺憾,而教师教学沙龙,正是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沟通平台,营造了一种轻松的教研氛围,让与会的老师们,在思维碰撞中寻找着适合自己的方向、道路。
百舸争流千帆竞 借海扬帆奋者先。教学是一门艺术,教科研则是通向艺术殿堂的一座彩虹桥,虽然我们如孩童般在上面步履蹒跚地走过,但前面的风景却是异常的美妙。我们有向往美丽的憧憬,我们有到达彼岸的决心,我们更有脚踏实地的拼搏,用我们的互助、共进,迈入教学的艺术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