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千帆竞 借海扬帆奋者先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录入者:徐蕙 时间:2009-05-11

------第三届常州市教师教学沙龙“活动小记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研究水平,形成教学特色,常州市第三届教师教学沙龙于59日下午3点至5点,在正衡初中,同济中学,北郊初中,24中同时展开。

而我则有幸参与了“如何有效地实施学案教学”的分组讨论。席间,思维火花的迸放,多元理论的碰撞,让第一次参与讨论的我们获益匪浅,感触良多。用我的笔,真实记录下这次活动的点点滴滴。

沙龙由陆飞老师主持。他是学案研究的先行者,对使用的历史,现状做了精辟分析:学案自2002年开始应用,让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反馈。操作下来,大体有两种形式,第一种,类似教案翻版。从学习目标—三维目标,到拓展视野,分层教学,课堂反馈,师生课堂小结,最后到课外练习。设计精巧细致,容量很大。第二种则比较简洁:知识回顾,例题讲解,重难点突破,到授课练习,四个环节,环环相扣,踏实高效。然而也有困惑:第一种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写在学案里,该如何实现?如何将消极应对转化为积极领悟?设计精巧,但具体操作却因人而异,有很多环节是被忽略了。第二种方式:简洁高效显而易见,但究竟是学案还是习题册呢?

陆飞老师又例举了几组“学案使用效果”的调查问卷数据。从调查的结果看,教师这头,普遍认可,但也有些老师存在疑虑——学案的设计,会否造成课堂流程死板化,模式化?课程具体内容的差异,学生学情的差异,具体操作中的突发情况,这些会否造成学案实施中设计与实际的脱节?会否弱化青年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学生这头,50%的同学满意,20%多的同学认为不太好,反映的问题是:学案教师选择性的使用,来不及完成;教师授课往往紧盯知识点,创新思维,自主学习受到限制。优点是:节约了老师写板书,自己抄板书的时间。清楚了解重难点。希望是:多补充些课外生活知识,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多些讨论性的问题,提高学习的兴趣。

  而后,组员们围绕着学案设计与应用中几个议题展开了讨论: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学案的设计,应用,在座的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其间,有从细节入手,探讨如何更好的整理,搜集学案者,有高屋建瓴,对学案课堂运用必要性的探讨者,有洞若观火者,发出学案设计应更加自主化,个性化,特色化,亦有青年教师发出了只要是有心人,学案决不是阻碍,反而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助推器的呼吁。思维火花碰撞,妙语纵论发展。在讨论中,我们对学案应用与课时时间该如何合理分配?学案设计是否要特意留白,给学生,老师一定的思维空间?学案如何与多媒体技术更好的整合?如何更好的整理,搜集学案?怎样让学案设计更为全面,套餐化,模块化,让不同风格的老师各取所需?等问题有了更为透彻的了解。也有些困惑,我们还需在今后的学案设计,应用中且行且思,想出更好的方法。

学案, 教学重心向学生倾斜,变教师教,学生听,到学生主动学,教师恰当的点拨和引导,教学过程变成了一个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演算这个流程,以达成梳理知识,把握重点,提炼方法,总结思想的目的。这是切实的为学生减负增效,创生有效教学的良方。然而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也没有亘古不变的良方,在学案设计与应用中,也存在着些缺憾,而教师教学沙龙,正是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沟通平台,营造了一种轻松的教研氛围,让与会的老师们,在思维碰撞中寻找着适合自己的方向、道路。

百舸争流千帆竞  借海扬帆奋者先。教学是一门艺术,教科研则是通向艺术殿堂的一座彩虹桥,虽然我们如孩童般在上面步履蹒跚地走过,但前面的风景却是异常的美妙。我们有向往美丽的憧憬,我们有到达彼岸的决心,我们更有脚踏实地的拼搏,用我们的互助、共进,迈入教学的艺术殿堂。

附件

    栏目列表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通江南路125号,邮编:213002,电话0519-86634428,校长信箱: czbjzx@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