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南京一日游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录入者:七(1)沈怡媛 时间:2009-04-30

2009424,正是南京解放六十周年的第二天,我们一行人来到六朝古都南京,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未进门,就有一种庄严的感觉。门口几座铜制的雕像:一个中年人带着年迈的八十岁老母,为了躲避战乱,背井离乡;一个骨瘦如柴的少年,正背着死去的祖母的尸体;一位三个月的婴儿,在襁褓中死在日本人的枪口下……几座雕像,无不血淋淋的展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黑暗,侵华日军的残忍。

随着人流进入纪念馆,尽管人多,但很安静——人们无不怀着沉重的心情。不远处的墙上,用中、英、日文写着大大的“遇难者:300000”的字样。

走进史料陈列厅,灯光一下子暗了下来,营造出一种肃穆的感觉。我们了解到19371213日,日军展开了对南京长达六周惨绝人寰的杀戮,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处处充满着血腥。枪杀、刀劈、活埋、火烧、水溺,昔日繁华的南京城,顿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变成人间地狱。一张张模糊地灰白相片就是一片片残存的记忆碎片,连接起我们对那个年代的深刻印象。

“滴答,滴答”不知从何处传来水滴声,循声走去,只见漆黑一片。每十二秒,墙上就有一张照片亮起,那是遇难者的照片。十二秒的意义就是,在19371213日至19381月这六周时间里,平均每十二秒就有一个人死去。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照片亮起时的白光,就像一道闪电,每一次都在我的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继续向前走,就来到了万人坑遗址。万人坑,顾名思义,就是集体埋葬遇难者尸体的地方。在那里,还未安息的亡灵被横七竖八地堆在一起,冷冷清清。

走出史料陈列厅,我们看到了一座高大的碑,上面写着偌大的“和平”二字。是的,人类需要和平,世界需要和平。

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变得富强起来了,不再害怕其他国家来侵略我们了,我们有团结的人民,精良的武器,我们都应该庆幸自己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但是,要知道,我们的国旗上有前辈们的鲜血,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应牢牢记住这些灰暗历史,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附件

    栏目列表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通江南路125号,邮编:213002,电话0519-86634428,校长信箱: czbjzx@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