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郊初中“理慧坊”教师听评课成长行动计划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录入者:课程研发中心 时间:2012-09-03

共享教育智慧,共建理解课堂

——常州市北郊初中“理慧坊”教师听评课成长行动计划

2012-2013学年第学期

课堂是学校生命的主场域,教学是学校生活的主旋律。听评课既是个体的教育实践行动,也是团队的教育智慧共享。为进一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与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智慧的分享与理解,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1.指导思想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提升课堂教学效能为导向,以研究解决教师课堂教学问题及提高教学基本功为重点,以真实的课例为载体,按照自我反思、教师互助、专业引领的基本方法和要求,通过采取理论学习研讨和说课、讲课、听课、评课等形式,把教学、研究、培训、学习等内容和形式融为一体,以听评课为主要载体促进课堂教学效能提升,促进师生生命质量的提升

2.行动形式与目标

2.1践行基于教学问题解决的“以学定教”听评课活动。这些教学问题可以是某个教学关系的突破、某个重难点的突破、某个课型的突破……我们力求调整教学关系,整合课程内容,把课堂真正建设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学习的场域,教师引导着这个场域的氛围与走向。

2.2践行基于教师个体课堂教学水平提升的“持续改进”听评课活动。我们力求打破固有的课堂教学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以批判的勇气改进北郊初中课堂,以成长的智慧定位北郊初中课堂,真正实现听评课活动中随意性大、针对性差,应付性大、主动性差等专业性缺失现状的转变。

3.行动范围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九年级政治、九年级历史、九年级体育以备课组为单位展开;化学、生物、地理以教研组为单位展开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学科为单位展开;另政治、历史、体育三个学科以七、八两个年级合并,共同开展“以学定教”、“持续改进”教研活动

4.行动时间

2012年9月——2013年1;其中2012年9月、10月为“以学定教”11月、12月为“持续改进”,1月为成果汇报。

5.行动组织

校长室负责总体设计与策划,课程研发中心负责具体实施与指导。

6.具体安排

6.1 校长室在开学初宣讲与部署听评课成长的意义、作用及本学期的操作。

6.2 各行动单位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填写《常州市北郊初中学科课堂分析报告》(附件一),并于97日前上传到“北郊初中论坛/观课议课”板块。

6.3 九年级践行“以学定教”的听评课活动,每月重点解决一个课堂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七、八年级依据学科特点两月交叉进行“以学定教”和“持续改进”的听评课活动。

6.4 践行“以学定教”的听评课活动时,各行动单位结合教学进度9月初填写《常州市北郊初中学科课堂“以学定教”成长方案》(附件二)中的相关栏目,并在“北郊初中论坛/观课议课”板块以“2012(*月份)(备课组)(*)问题解决行动”为题发帖上传;每组每周围绕本问题至少开设2节研究课,同组人全部参加听评课,也可邀请非本学科一位教师共同听评;每位教师将教学设计/听课感受/授课后感受等以回帖的形式上网;10月末以备课组为单位将行动后的成效(附件二最后一栏)以回帖的形式上网。

6.5 践行“持续改进”的听评课活动时,相关教师11月初填写《常州市北郊初中学科教师“持续改进”成长方案》(附件三)中的相关栏目,并在“北郊初中论坛/观课议课”板块以“2012(月份)(备课组)学科教师‘持续改进’成长行动”为题发帖上传;本教师将每周与组内教师的同题异构情况及时上网,组内教师在面对面交流的同时以发帖的形式与同课异构教师交流;12末相关教师将行动后的成效以及今后努力的目标与方向以回帖的形式上网,备课组为该教师的课堂成长进行评价,并以回帖的形式上网。

 附件一:

常州市北郊初中学科课堂分析报告     2012.9

学科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  备课组长___________  执笔人___________

我们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优势:

我们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弱势:

本学期我们课堂教学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本学期我们的行动路线:

月份

重点解决的问题(人)

确定本问题的依据

十一

十二

附件二:

常州市北郊初中学科课堂“以学定教”成长方案

学科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  备课组长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

我们期望解决的问题是:(可以是某个教学关系的突破、某个重难点的突破、某个课型的突破……

我们期望的结果是:

我们的行动过程与策略是:

行动后我们的成效有:

附件三:

常州市北郊初中学科教师“持续改进”成长方案 

学科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

我课堂中存在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我期望备课组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我帮助:(每周至少邀请一位组内教师与自己进行同题异构)

我们的行动过程记录:

行动后我的成效以及今后努力的目标与方向:

行动后备课组对我课堂的评价:

 

附件一:学科课堂分析报告

 附件二:学科课堂“以学定教”成长方案

 附件三:学科教师“持续改进”成长方案

栏目列表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通江南路125号,邮编:213002,电话0519-86634428,校长信箱: czbjzx@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