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郊初中突发新冠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2022年4月复学版)
来源:原创 点击: 录入者:叶鸣 时间:2022-04-08

一、编制目的

为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及时控制、减轻和消除本校新冠疫情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保障师生员工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和影响,编制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新型冠状病 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四版)》《关于印发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方案的通知》《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处置指南(修订版)》《全省教育系统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总体方案》《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的通知》等要求,结合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传播特点和病例特征,精准防控,高效处置,组织制定本校突发新冠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三、工作原则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不放松,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指挥体系, 做到分级负责,职责明确,精准施策,快速控制突发疫情。

(二)以人为本,生命至上。针对疫情突发事件始终将师生员工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更加科学、精准、人性化的校园管控措施,加强人文关怀和纾困解难,及时回应关切,守护师生员工生命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

(三)校地协同,联防联控。坚决落实属地管理要求和四方责任,服从钟楼区统一指挥和调度,纳入钟楼区网格化管理常州市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严格落实校园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与钟楼区荷花池街道、西一社区、 荷花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机构、公安机关无缝对接、协同作战,以环环紧扣的工作链确保疫情防控高效开展。

(四)严格管控,科学防控。坚定坚决精准落实各项行之有效的防控举措,严格闭环管理,堵住风险漏洞,把好校门,管好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做到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全力以赴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四、组织体系

成立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教育局统一部署和钟楼区疫情防控领导指挥机构领导下,开展校园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及联防联控组、流调转运组、检测组、健康监测及人员管理组、校园管控督查组、志愿服务保障组、心理危机干预组、后勤保障与消杀组、宣传教育与舆情管控组、教学运行组等10个工作小组,与钟楼区卫健、 疾控、公安、网信、环保、街道、社区等协同开展相关工作。

领导小组——陈立新、潘林荣:按照教育局钟楼区疫情防控领导指挥机构要求,负责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各工作组开展工作,落实落细各项应急处置举措。

(一)综合及联防联控组——陈庆艳、栾洁、曹一美、叶鸣:负责突发疫情应急处置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对接属地学校疫情处置专班、上级主管部门、属地防控部门,协调落实相关工作要求;负责疫情信息、工作信息、动态信息的汇总报告工作;加强与各工作组的沟通协调,共同做好有关工作。

(二)流调转运组——陈庆艳、栾洁、曹一美、叶鸣:在属地流调专班领导下,配合进行现场流调(按要求提供相关信息等),协助甄别校园内密接、密接的密接等重点人群;协助做好阳性病例、密接、密接的密接的转运工作;全面收集和分析师生健康信息,提出防控建议。

(三)检测组——陈庆艳、栾洁、郑乃伟、叶鸣:制定全校师生员工抗原及核酸检测方案;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开展抗原自检工作,协助做好全员核酸检测采样点设置,检测分工安排和其他配合工作;跟进抗原及核酸检测结果,并及时进行反馈。

(四)健康监测及人员管理组——曹一美、郑乃伟、宋晓强、栾洁、吕娟、陆海燕、叶鸣、各工会组长、各班主任:按照归口管理原则做好学生、教职工、志愿者、自聘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管理,落实校内师生员工健康日报告等制度;及时掌握师生员工出现可疑症状以及其他突发疾病情况,并对外联系医疗机构。

(五)校园管控督查组——郑乃伟、物业:落实校园封闭管理和校门管控要求,根据封控级别,划定健康管理区域,布置警戒线,设置单向通道,对校内各幢楼宇出入实施管控;负责校园各区域24小时安全巡查。

(六)志愿服务保障组——曹一美、喻佳:负责组织师生党员突击队、青年团员突击队开展志愿服务,做好志愿者技能培训。

(七)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组——陈燕、曹一美、栾洁、詹艳:组建心理健康应急团队;稳定全校师生员工心理状态,重点关注新冠病毒感染者和隔离师生员工的心理状态;及时排查识别需要干预的目标人群。

(八)后勤保障与消杀组——郑乃伟、宋晓强、叶鸣、物业:负责全校师生员工用餐保障;负责供水、供电、供气保障;负责防疫物资储备与调配,确保各类防疫物资、生活物资充足;按照操作规范与流程,定期对相关区域进行消杀;规范处置医疗废弃物

(九)宣传教育与舆情管控组——周艳、曹一美、陆海燕: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及时处置突发舆情,消除负面评论,引导正面舆论;掌握师生思想动态,关心特殊学生群体;做好家校沟通联系工作。

(十)教学运行组——周艳、吕娟、陆海燕、栾洁、陆俊、殷艳、叶薇:停止线下教学和实习活动,执行在线教学方案,组织开展师生线上教学工作;根据情况延迟考试时间,调整考试形式;安排线上健康教育等。

以上十个工作组职责是依照学校突发疫情应急处置要求,结合学校职能部门分工进行设定分配的,负责校园突发疫情应急处置事项的具体落实(处置流程图详见附件)。

、应急处置

(一)信息上报

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病例及密接后,第一时间启动校园应急响应机制,宣布由常态化疫情防控进入应急状态。如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接或密接的密接还在学校,应第一时间管控,启用设置的应急隔离室2号楼1楼)进行隔离,立即联系钟楼区防控部门进行转运,同时向教育局汇报。如病例目前不在校内,也应立即向钟楼区防控部门和教育局报告。

钟楼区疾控综合卫生科电话:86811657   下班后打:86811658

市教育局体卫艺电话:15106110999

(二)启动联防联控机制

钟楼区疫情防控领导指挥机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疫情处置专班,各有关部门共同配合,科学、精准、专业、高效地 做好校园突发疫情处置工作。

学校和上级部门派驻学校固定的五大员(包括教育、公安、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及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和相关专家)对接,按照要求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完善防控工作闭环和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上传下达,协调处置突发情况,做到校地一盘棋,责任一条线,力量一股绳。

学校在对密接、密接的密接人员管理,流调转运,核酸检测,生活物资保障,信息扎口与通报,以及应急处置情况的督查跟踪与动态评估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协助。特别是要依靠政府部门力量紧急征用一批宾馆、交通工具,第一时间将排查出的密接、密接的密接协助转运至校外集中隔离点;全力做好抗疫物资、生活用品、食品供应保障,维护校园及周边稳定;配合医护人员进校开展多轮师生核酸检测,指导抗原试剂盒自测,及时排查疫情风险点,阻断传播链;明确疫情相关信息由钟楼区相关部门扎口,及时向社会发布事件信息或公告,并向各有关部门通报。

三)启动校园应急响应

使用抗原试剂盒自测阳性者应立即报告学校,学校立即将其转运至校园内应急隔离室,进一步开展核酸检测。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后,学校新冠肺炎校园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组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应急体系立即启动、应急人员立即到岗、应急处置立即展开。第一时间同步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结合病例特点、校园周边及属地情况全面分析研判疫情形势,准确、快速部署校园各项应急防控举措,精准发布各项工作指令,确保防控大脑高效运转。领导小组和各工作组应与上级部门派驻的五大员专班紧密对接,及时通报信息、提出需求;每日错时召开工作例会,全方位收集汇总数据、信息及突发情况,及时发现风险、堵住漏洞、解决问题,及时调整优化工作举措,全面协调人、财、物资源,高效指导全校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四)校园封闭与管控

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病例和密切接触者后,经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确认后实施校园封闭管理,学校大门道闸全部关闭,所有人员只进不出,该病例轨迹涉及场所按要求实施封闭管理。立即停止校园内一切教学、科研活动、行政办公会议、文娱体育活动等,半小时内确保通知到每一位师生员工,要求教职员工全部在办公室待命,学生在班级待命。一小时内,以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向师生员工发送《校园突发疫情情况告知书》,简要告知突发疫情以及重点注意事项、后续工作安排等。立即加强校门口安保和校内安全巡查,严禁师生在校园内道路及公共场所逗留,加强校内楼栋的物 业门卫值守工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出,确保全体师生进入相应处室。校外师生员工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外出,主动向所在社区报备。

(五)协助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风险人群排查

迅速协助流调专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排查病例行动轨迹,开展传播风险评估,精准划定风险区域。按要求调查收集师生员工相关信息,协助开展风险人群排查。

每日统计汇总各类人员的健康信息、核酸检测结果,分析流行态势,评估防控效果,制作简报报送防控领导小组。综合现场流调、风险排查等多源信息,开展校园疫情形势分析和研判,提出防控建议。

(六)健康管理与监测

基于流调和风险排查结果,按要求对师生分类进行健康管理和感染者筛查。感染者筛查以核酸检测为主,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学校可结合使用新冠抗原检测。

1接触者管理与监测

1)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在学校疫情处置专班要求时限内由学校协助社区防控组转运至当地政府安排的集中隔离场所,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定期核酸检测。

2)一般接触者应做好登记,进行健康风险告知和个人健康监测,健康监测期间原则上不外出。核酸检测频次按学校疫情处置专班要求执行。

2、核酸检测点设置

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核酸检测在集中隔离场所2号楼1楼)进行;一般接触者的核酸采样由学校统一组织师生至采样点集中进行。集中采样点的设置在水滴广场或体育馆,由专业人员评估后启用。加强采样现场组织管理,确保有序开展,避免人员聚集,并督促做好个人防护。

3、环境监测

对病例生活、学习工作的场所进行环境、物品核酸检测,评估风险区域,指导开展消杀工作。

(七)分区管控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的原则, 实现常态化精准防控和疫情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快速转换。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结合阳性病例活动范围与频次,配合钟楼区疫情防控领导指挥机构精准划分校内封控区和管控区,并做好相关管控工作,即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门、服务上门;管控区实行人不出区、严禁聚集

(八)校园消杀与环境管理

疫情期间,学校在五大员专班和钟楼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开展消毒工作,学校消毒消杀人员或物资缺乏的,应联系有资质的社会专业力量入校协助。对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转运期间,可能存在污染的环境和物品进行消毒,对活动过的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加强环境和物体表面的预防性消毒,做好垃圾、粪便和污水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参照《新冠肺炎疫情消毒技术指南》有关要求,学校卫生防疫专员、消毒专员要对食堂、空调和公共区域等重点场所和人员活动轨迹进行消杀。

严格做好垃圾与废弃口罩处理。落实垃圾收运消杀和日产日清做到垃圾回收车及垃圾外运车每次进站、出站对车辆进行消杀,对校内垃圾站、垃圾箱及废弃口罩专用收集容器每天两次消杀。规范处置废弃口罩,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废弃口罩要放入专用垃圾桶。病例产生的垃圾和工作人员使用过的防护用品等作为医疗废物处理。

(九)后勤保障与服务

1、做好餐饮保障

为师生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及时采购、储备粮油、蔬菜、 肉类等基本生活物资,严格监管采购渠道。采用线上订餐、 食堂无接触式配送方式供餐,使用一次性打包盒配送至指定地点。应考虑餐饮种类多样化,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如果食堂供应能力不足,可寻求第三方餐饮公司的供餐服务,但应注意食品安全、营养和质量。

2、做好防疫物资供应

向师生提供必要的防疫物资,如体温计、洗手液、肥皂、消毒液、口罩、防护帽、乳胶手套、隔离衣等。学校后勤管理部门应制定疫情防控物资计划表和进库出库登记表,动态掌握和及时储备数量足够、品种齐全的疫情防控物资。

3、协助做好转运组织工作

配合属地学校疫情处置专班,高效、快速完成需要进行集中隔离师生员工的转运工作。

(十)健康宣教

发生校园疫情时,应及时开展分类别疫情防控健康宣教,可采用线上培训的方式,分类分次组织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小组、级部负责人、班主任、学生骨干(志愿者)、食堂员工、安保、物业、医务人员等各类人员学习防控知识,掌握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工作流程和各项制度。建立上述人员实时在线管理群,确保指令直达,高效临机处置突发事件。充分利用江苏校园疫情防控培训平台全面加强师生员工疫情防控能力培训。(http://{域名已经过期}/js2020.html

(十一)心理健康服务

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协调钟楼区行政部门、专业机构组建由精神科医生、精神科护士、心理治疗师组成的心理危机干预组,全力加强师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针对校园封闭管理实际,面向全校师生和校外隔离学生,开设疫情防控心理支持热线。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确保师生心理诉求得到及时回应。

发挥家庭-班级-级部- 学校四级网络作用,组建心理个案重点关怀专班对目标人群分类分层次开展精准心理健康指导。对于住院患者,帮助其树立康复信心,加强与精神科的联络会诊服务,预防、识别和处理精神病症状尤其是自杀、冲动等情况发生。对于集中隔离人员,通过微信、电话、邮件等形式及时提供心理健康科普宣讲教材,介绍可利用的心理服务资源,引导其缓解压 力,在有需求时及时提供帮助。对于居家健康监测人员,在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对利益相对受损的群体进行心理疏导。对防疫一线人员和工作志愿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障睡眠休息。

(十二)教学运行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师生员工应居家,停止一切聚集性活动和其他集体活动。引导学生开展网络自主学习,线上完成预习、作业布置、视频答疑、考核等环节,保证学生跟上教学进度。根据疫情发展变化,适时做好假期延期和毕业等相关工作的衔接与教学进度的调整。

(十三)舆论宣传引导

1、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学校疫情防控宣传组配合钟楼区疫情防控领导指挥机构,在钟楼区统一扎口管理下,及时通报校内疫情情况,回应社会和师生关切。积极引导正面舆论,及时发布校内抗疫的正面事件与人物报道,推送权威信息入圈

2、加强全网疫情专题舆情监测

发现重大舆情及时在防控工作群通报,第一时间上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协同钟楼区有关部门,跟进处理。密切关注疫情防控的形势发展变化,利用校内媒体和官方渠道,及时宣传疫情防控的注意事项、辟谣信息和重大舆情信息等,强化校内舆情监测与引导

(十四)紧急医疗救助

校园封闭期间,应关注师生的医疗需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分管学生主任应第一时间建立联络网,接到医疗救助申请后,联系后勤安排疫情保障车辆送至定点医院就诊。人员转运期间,做好 防护和全封闭管理措施,做好人员信息登记,坚决防止疫情输出风险。


附件

    栏目列表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通江南路125号,邮编:213002,电话0519-86634428,校长信箱: czbjzx@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