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艳个人述职报告(拟申报中小学一级教师)
来源:原创 点击: 录入者:办公室 时间:2021-10-13


殷艳个人述职报告

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殷艳

本人2012年6月毕业于扬州大学英语(师范)专业,同年8月参加教育教学工作,任教英语学科。执教以来,我怀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认真学习,踏实工作,2013年8月被评为中学二级教师职务,到现在已任职9年。现就我任现职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作为一名党员,本人积极参加学校党委和支部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主动接受政治教育,自觉加强思想锻炼。除组织安排的学习外,能坚持深入理解党的会议精神、党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等知识。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领导,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时刻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八要十不”师德自律规定,严格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体现党员的先进性,践行教师的职业道德。

二、教育工作方面

任现职以来,我担任了6年的班主任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中我能贯彻教书育人的原则,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注重文化育人,情感动人。始终秉持“以心育心,以爱育爱”的理念,对待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本人在积极培养优秀生的同时,不放松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融新融情关爱每一位学生,深受家长好评。

任现职以来,本人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每年都被评为校优秀班级或示范班级,并获得2018年度江苏省“动感中队”称号。我也积极学习德育相关知识,在活动中磨练自己的实践水平,开设了一节市级公开主题班会课,开展了1次校际班主任经验交流讲座,并参加2020年常州市教育局局属初高中校班主任基本功比赛,获得三等奖。

三、教学工作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标准,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我注重有风格、有创新、有品位的教学。力求用独特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形成了“趣、活、实、新”的教学风格。在工作中殷艳牢固树立合作意识、整体意识,识大体,顾大局,讲协作。课堂上强调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平时注意和同学科教师的合作与交流,遇到问题集体讨论研究,同时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注重集体协作,带动组内老师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我开设了1节市级公开课,开展了1次市级讲座,3节区公开课,4节校际间交流课,5节校级公开课,深受同行的一致好评。2013年我参加南京市信息化教学能手大赛获二等奖;2015年参加南京市鼓楼区高中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获二等奖;2019年9月至10月通过江苏省教育厅英语教师雏雁项目选拔前往加拿大进修培训;同年12月被评为常州市第九批中小学教学能手。我积极参加常州市教育局组织的公益免费导学活动,参加时间分别为2015年、2019年,并获得“先进教师”称号。

任现职以来,本人在担任“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指导老师、 “时代杯”英语文化节竞赛指导老师工作的过程中,仔细钻研每年的比赛试题,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集训,辅导的学生多次获得省市级一、二、三等奖,本人也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四、教科研工作

本人积极参加学校和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教科研培训,主动参加继续教育,坚持订阅学科教学期刊,积极学习,力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2017年我参与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初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于2020年9月通过中期评估,并于2021年顺利结题。期间我承担了英语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任务,发表了一篇课题相关论文。2018-2019年主持校级课题《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法研究》,研究过程纳入学校教科研网络管理系统。

发表文章方面,我作为第一作者在省级教学类公开刊物上发表数学学科研究论文2篇,2014年获得南京市教育案例、教育叙事评比三等奖,于2016年、2017年和2019年参加常州市中学英语委员会论文评选,获得贰等奖2次,三等奖1次。

五、综合荣誉

任现职以来我分别获得:2014-2015学年度荣获南京市鼓楼区“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2017-2018学年、2020-2021学年度教育局考核优秀;2019-2020学年度被评为第九届校“十佳师德标兵”。

本人自踏上工作岗位以来,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注重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把理论与联系实际相结合,潜心钻研教育教学工作。我把培育学生的事业当作人生的光辉阵地,以爱心和恒心培育着祖国的未来。我将继续努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书写自己教育事业的壮丽篇章。

 


附件

    栏目列表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通江南路125号,邮编:213002,电话0519-86634428,校长信箱: czbjzx@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