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高尿酸血症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即称为高尿酸血症。
二、病因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障碍所致。
1、尿酸排泄减少
肾是尿酸排泌的主要器官。大量饮酒也可以引起高尿酸血症。
2、尿酸生产过多
尿酸生成过多是由先天性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食物引起的尿酸生成与食物中的嘌呤含量成比例。富含嘌呤的食物主要包括动物肝脏、肾脏、凤尾鱼等。
三、好发人群
1、中老年男性。
2、饮食习惯不良的人,例如爱喝酒、爱吃海鲜的人群等。
3、肥胖的人。
4、有高尿酸血症家族史者。
5、肾脏疾病的人群。
6、有糖尿病的患者。
7、长期服用利尿剂或者其他对肝脏有损伤的药品者。
四、症状
大多数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病人早期可没有临床症状,只是实验室检查出有尿酸高的指标,常有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
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患者仅有血尿酸增高,会表现为仅有波动性的尿酸升高,有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会出现具体症状,随着血尿酸值升高到一定的程度,会出现痛风性关节炎或者痛风性肾损害,关节炎的患者会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等现象。如果严重会导致肾损害,肾损害后会出现蛋白尿以及血尿等症状。
2、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伴有肥胖、血脂异常、血糖升高等症状。
3、并发症
(1)痛风
血尿酸升高后沉积于关节,导致痛风性关节炎,表现为在夜晚出现突发性的关节疼痛,发病急,关节部位出现严重的疼痛、水肿、红肿和炎症,疼痛感慢慢减轻直至消失,持续几天或几周不等。
(2)尿毒症
血尿酸升高后沉积于肾脏,引起痛风性肾病并有尿酸结石,进而发展为尿毒症,表现为水电解质紊乱以及心血管、呼吸系统的异常。
(3)痛风性关节炎
常常首发于第一跖趾关节或踝、膝等关节,起病急骤,24小时内发展至高峰。初次发病常累及单个关节,持续数天至数周可完全自然缓解,反复发作则受累关节逐渐增多,症状持续时间延长,关节炎发作间歇期缩短。
(4)痛风石
首发症状出现在未经治疗的病人,多年后约70%可出现痛风石,常出现于第一跖趾关节、耳廓、前臂伸面、指关节、肘关节等部位。痛风石可小如芝麻,大如鸡蛋或更大,受挤压后可破溃或形成瘘管,有白色豆腐渣样排出物。
(5)痛风性肾病、尿酸性肾结石病
痛风性肾病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少数病人表现为急性肾衰竭,出现少尿或无尿,最初24小时尿酸排出增加,尿酸性肾结石病结石较大者可发生肾绞痛、血尿。当结石引起梗阻时导致肾积水、肾盂肾炎、肾积脓或肾周围炎,严重者可致急性肾衰竭,感染可加速结石的增长和肾实质的损害。
(6)眼部病变
肥胖的痛风病人常反复发生睑缘炎,在眼睑皮下组织中发生痛风石,有的逐渐长大、破溃形成溃疡而使白色尿酸盐向外排出,部分病人可出现反复发作性结膜炎、角膜炎与巩膜炎。在急性关节炎发作时常伴发虹膜睫状体炎,眼底视盘往往轻度充血,视网膜可发生渗出、水肿或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五、治疗
1、治疗周期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终身型疾病,应坚持长期持续性治疗。
2、一般治疗
控制饮食总热量,限制饮酒和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心、肝、肾等)的大量摄入,每天饮水2000ml以上以增加尿酸的排泄。慎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避免诱发因素和积极治疗相关疾病。特别是需要放化疗的患者,在放疗或化疗时要严密监测血尿酸水平。
3、病因治疗
继发性高尿酸血症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尽量避免或减少使用可能引发和加重高尿酸血症的药物和方法,尽快控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常与代谢综合征伴发,应积极行降压、降脂、减重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等综合治疗。
4、药物治疗
(1)排尿酸药
常用苯溴马隆。用药期间应多饮水,并服碳酸氢钠3~6g/d,剂量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
(2)抑制尿酸生成药物
别嘌呤醇、非布司他
(3)秋水仙碱
常用于痛风的急性发作期,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痛、腹泻、肌无力等症状。
(4)降低尿酸药物
常见的有氯沙坦、非诺贝特等药物都可以辅助尿酸的降低。
(5)促进尿酸分泌的药物
临床上常见的有拉布立酶、培戈洛酶这两种药物。
5、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多强调清利湿热、分消湿热,配合健脾补肾等法,常用方如二妙丸、上中下通用痛风方等,可改善痛风症状,降低血尿酸。合并泌尿系结石者,多采用化石、排石、通淋之药,如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等。合并肾功能不全者,常用虫草制剂、大黄制剂等,分消湿热浊毒,可以保护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衰进展。
六、预后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无肾功能损害及关节畸形者经有效治疗可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急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会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若有肾功能损害则预后不良。
七、预防
患者需改善生活方式,健康饮食,饮食应以低嘌呤食物为主,多饮水、戒烟酒。平时要坚持运动,使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并且要避免服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平时饮食习惯要注意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动物内脏、海鲜,少喝酒。经常运动,防止肥胖,目前认为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运动有慢跑、游泳,避免久坐不动。易感人群,如有家族史或肥胖、有代谢性疾病的中老年男性,要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