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急预案
(秋冬季更新版)
来源:原创 点击: 录入者:叶鸣 时间:2020-09-02

为指导本学校加强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压实学校疫情常态化防控主体责任,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落实 “四早”防控措施,精准防控,结合我校实情,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一、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常州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江苏省教育系统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方案》、《中小学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

二、工作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立足平时,防治结合,快速反应,依法管理,分层负责,依靠科学的原则。宣传普及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病防治知识,建立防控网络,实施长效机制,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方针,全面提升我校卫生保健工作。

(一)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发生与流行是学校工作第一要务,是政治纪律,学校一切工作服从防控工作。 

(二)树立全局观念,服从统一指挥。做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

(三)疫情报告零时间,做到情况准确,保证信息畅通。监控求实,不瞒报、不漏报。

(四)要求“两手抓”工作:求严、求实、求细。

三、组织机构及职能

成立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新型冠状病毒防治领导小组

组长:潘林荣、陈立新

全面布置、检查本校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工作。

副组长:陈庆艳、周艳

布置、检查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落实情况,确保学校教育、教学正常开展。

组员

郑乃伟、王雪峰(资源与技术服务中心):负责总务、后勤防控工作落实、物资保障和人员排查

陆海燕、栾洁学生成长中心):负责学生、班级、家长层面防控工作布置和落实

吕娟、陆俊(课程研发中心):组织教研组、备课组做好教学活动安排

曹一美(办公室):负责教师、职工层面防控工作落实及舆情监控、信息通报

陈燕(工会):负责退休教师的疫情宣传、防控工作

叶鸣(校医):为我校疫情报告人,负责全校师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宣传、教育,协助学校各部门落实新冠肺炎防控工作。

各班主任:对本班负责,落实晨检、宣传教育等,发现学生有可疑病情,立即逐层上报。

四、开学前准备

(一)根据本地疫情防控风险级别和疫情应急响应级别作出开学决定。目前常州为低风险地区,正常开学。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和家庭责任,安排好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确保人员到位、设备到位、设施到位、物资到位、能力到位、制度落实到位。学校开学前应当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教职员工和学生加强健康管理。

(二)学校在开学前应当与属地社区、公安部门、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等做好对接,组织全校教职员工对各项方案和预案进行培训,并开展防控应急演练。

(三)加强假期校园管理:积极参与联防联控,持续落实假期值班值守制度。持续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值班制度,加强校园24小时全天候巡查巡防。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所有进入校区人员必须测量体温,同时登记身份信息,限制体温异常者进入。加强信息报送,公布值班电话并报上一级部门备案。落实每日疫情防控“零报告”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输入。

(四)设立 24 小时值班及疫情监测联系电话。指定办公室曹一美主任负责向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本校疫情防控情况。开学前要对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假期外出信息以及人员往来情况进行逐人全面排查,重点追踪近14天去过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或与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有密切接触者、本校防控工作开展等情况。境外师生未接到学校通知一律不返校。返校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返校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返校时按照有关要求向学校出示核酸检测证明材料。

(五)储备好疫情防控所需物质:后勤及医务室要根据学校规模、学生及教职工数量,结合应急方案储备足够数量的疫情防控物资,包括消毒设备、消毒用品、口罩、手套、非接触式温度计、洗手液等。在各教学楼层东侧设置用于收集废弃口罩及废弃消毒物品的垃圾桶。设置校内医学观察隔离场所或临时等候区(西侧门卫旁南楼西侧大厅),为入校时出现可疑症状人员提供临时处置场所。

(六)加强校园假期卫生防疫措施:开学前对学校环境和空调系统进行彻底清洁,后勤保洁人员加强校园卫生,防鼠、虫及流浪动物在校园内聚集,并开展预防性消毒。提前做好对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开窗通风。

五、开学后工作

(一)入校时管理。

1、实行校园相对封闭式管理,全面梳理所有进校通道,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师生进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

2、登记排查入校。提前掌握教职员工(包括教师,以及食堂、 保洁、保安等后勤服务人员)和学生开学前14天健康状况、 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建立健康状况台账,做好健康观察,对有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的人员,应当督促其及时就医,患传染性疾病未治愈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暂缓返校,严禁带病上课、工作。

(二)入校后管控。

1、加强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晨午检,对住宿学生增加晚检,检查时工作人员应当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并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重点监测教职员工和学生有无发热、干咳等疑似传染病症状。对因病缺勤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要密切追踪其就诊结果和病情进展。严格执行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及时对患传染病学生复课的病愈证明进行查验。

2、学校应当每日开展对校门口、食堂、厕所、教室、宿舍等重点区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巡查,发现潜在风险并及时通报和督促整改。

3、合理安排人员活动。在保证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组织一定规模的集体活动。在校期间引导学生不串座、不串班、不打闹,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4、校园内学生无需佩戴口罩,但应当随身备用符合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标准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

5、在教室、操场、厕所、食堂、宿舍等场所要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并确保运行正常。引导教职员工和学生做好手卫生,在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和电脑等公用物品后、触摸眼口鼻等部位前、接触可疑污染物品后,均要洗手。采用正确洗手方法用流动水和洗手液(肥皂洗手,也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6、学校应当加强对食堂的清洁消毒和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在开餐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桌椅、地面及空气消毒,并通风换气。在醒目位置张贴海报、标语提示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距离,避免扎堆就餐,减少交谈。加强对餐(饮)具的清洁消毒,制定专门的卫生管理台账,重复使用的餐(饮)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做好餐余垃圾的清理、分类和投放。加强对食材采购、存储、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卫生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食堂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当全程佩戴口罩。

7、应当加强学生宿舍出入管理,实行凭证出入和体温排查。加强对教职员工和学生宿舍的清洁通风换气。每天对宿舍地面、墙壁、门把手、床具、课桌椅等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消毒后要保持宿舍内外的环境卫生整洁,每天专人巡查清扫并进行登记。

8、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应当定期合理安排学生出入校,正常教学期间原则上不得出校。如必须出校,须严格履行请销假程序,并告知家长,规划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外出时,按照相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9、开展健康教育与技能培训。学校应当将新冠肺炎及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纳入开学第一课内容,让学生和教职工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好自我防护。通过微信、校园网、班级群、家长群等多种途径将相关知识技能信息推送给师生和家长,提高师生、家长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意识和应对能力。

10、学校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提醒家长加强自我防护,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做好亲子沟通。建立学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的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健康状况和风险接触信息档案,学生在校外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家长要及时、如实报告学校,并送医就诊。

11、加强教职员工和学生心理支持疏导。关注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心理状况,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开设心理咨询、公布心理求助热线等方式给予适当心理援助。对未能及时开学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更要做好心理疏导。

12、加强学生近视防控。疫情期间,学生户外活动减少,电子产品使用过多,增加近视发生和进展的风险,学校、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注意做好近视的防控。教师授课应当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减少线上教学及作业时间。引导学生适当科学运动,平衡营养膳食,合理安排作息,提高机体免疫力。

13、学生在上、下学途中尽量做到家庭、学校“两点一线”,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最好采取步行、自行车、私家车方式上下学,乘坐公共交通或校车时应当注意个人防护,不与他人交谈,与他人保持合理间距,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物品。上学到校或放学到家应当及时洗手。

14、注意教职员工防护。教师授课时不需戴口罩,校门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应当佩戴口罩。食堂工作人员应当穿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和定期洗涤、消毒。妥善保管消毒剂,标识明确,避免误食或灼伤。清洁消毒人员在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当做好个人防护。

(三)重点环节管控。

1、校园封闭管理要做到专人负责、区域划分合理、人员登记排查记录齐全。在校门口就近设置临时等候区,入校时若出现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应当由专人带至临时等候区,测量体温,及时联系家长,按规定流程进行处置。

2、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加强校园内教室、食堂、宿舍等学生重要聚集场所和洗手间、洗漱间的保洁和消毒,加强物体的表面清洁消毒,并做好每曰消毒记录,彻底清理卫生死角。

3、加强各类学习、工作、生活场所通风换气,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如使用空调,应当加强空调系统供风安全管理,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

4、加强饮食饮水卫生,每日做好对饮水设备、洗手设施、餐车和餐具等物品的清洁消毒。加强垃圾分类管理,日产日清。

5、坚持晨午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访制度:对师生重点询问,做好一摸二看三问,及时排查异常状况,做好记录。严格执行学生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在下午15:00前将学生因病缺课的信息上报至“江苏省学生健康监测系统", 并查明因病缺课原因,及时了解学生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师生员工有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立即送医务室排查,并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课,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发现疑似新冠肺炎疫情的学生及时通过江苏省学生健康监测系统网络上报、电话向钟楼区疾控综合卫生科、市教育局体卫艺处汇报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6、学校医务室及资源与技术服务中心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医用口罩、一次性手套、洗手液、防护服和感冒药品等,并及时供应给需要的师生、保洁后勤人员。

7、建立健全校内有关部门和人员、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当地医疗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机制,完善信息收集报送渠道,保证信息畅通。

(四)对各部门的要求

1.对校医务室的工作要求

1.1指导全体师生做好宣传、消毒,防疫工作,并检查落实情况。

1.2了解全体师生出勤情况,对突发情况及时上报。

1.3监督做好每日师生的晨午检工作。

1.4对身体有不适的师生实施隔离观察,做到四早。

2.对食堂的工作要求

2.1坚持严把食品五道关,严禁使用野生动物原材料。

2.2搞好食堂环境卫生、炊管人员个人卫生。

2.3严格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及我校《食堂人员工作守则》。

2.4做好餐具、餐厅、操作间的消毒工作。

3.对后勤工作的要求

3.1坚持做好校园环境卫生的清扫工作。

3.2严格按要求做好门卫安保、巡查巡防。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所有进入校区人员必须测量体温,同时登记身份信息,限制体温异常者进入。

3.3做好每天公共区域、楼道、厕所的通风、含氯泡腾液消毒,每晚紫外线消毒;每周一次全校全面消毒工作。

3.4搞好本人个人卫生。

4.对年级组工作的要求:

4.1按学校要求的消毒时间及方法进行教室和办公室的消毒。

4.2要求教室课间开门和窗通风换气,办公室勤开窗,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

4.3年级组每一名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新冠疫情防控知识的普及,并检查学生的预防情况,督促本组教师及学生锻炼、洗手、饮水等工作。

4.4每位任课教师上课前都要对学生身体状况进行了解,有情况及时上报。

4.5做好每日师生的晨午检工作,测量体温,有异常者拒绝进入校园,并建议其诊治。

5.对班级工作的要求:

5.1在校期间班级晨检负责人随时了解有无发热或不适的学生,发现不适者,带至校医务室检查,认真做好晨检及因病缺课记录,并及时上报及追访。

5.2监督、指导学生搞好环境卫生、个人卫生。

5.3每天班级按照消毒要求对班级桌面、地面、空气进行消杀,并做好记录。

6.对教师的要求:

6.1教师要认真执行学校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的各项要求,做到不打折扣。要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要有防病意识。

6.2日常工作中要摆正预防新冠肺炎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要把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摆在第一位,把预防新冠肺炎工作作为学校第一要务。

6.3以对工作极其负责的精神,实行健康首问责任制,不带病坚持上班。

7.对学生的要求

7.1遵守学校的制度,每天按时上下学,体温(腋温)≥37.3oC伴呼吸道症状时,在家隔离观察治疗并及时到医院就诊,每日汇报体温及其它情况,待身体恢复后凭相关证明方可返校。

7.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经常洗手,坚持体育锻炼,坚持开窗通风,不与别人共用水杯、餐具等,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要捂嘴。

7.3要有防病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身体不适及时向老师和家长报告。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

7.4每日汇报活动轨迹,不隐瞒信息。配合学校做好晨午检,不带病上课。

7.5病生返校要通知校医务室,并进行检查,就诊的有医院证明或病历。如果诊断为新冠肺炎疾病的,必须有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复课证明、治疗期间一日三次体温、病例及校医务室的复课证明才能复课。

(五)监测

1、学校建立疫情监测制度,形成校领导--校医--班主任—晨检负责人—每个学生的学生健康监测网络。建立学生健康管理档案,班级要有晨、午检记录本、因病缺课记录本,学校医务室要有就诊登记本,学校要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记录本。

2、日常监测:中层干部、值班教师和校医每日早晨监测师生的体温,体温(腋温))≥37.3℃的师生拒绝进入校园,并建议其诊治。校医、班主任、班级晨、午检负责人要随时观察、询问、了解、发现和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并做好登记。中午班主任进行午检时如发现学生中有发热或伴有呼吸道、消化道等症状时,要及早联系家长,并暂时到隔离室隔离,让其到医院就诊;如果发现传新冠肺炎及疑似新冠肺炎病例或症状相似的聚集性病例等,应立即通过最快途径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卫生等有关部门上报,同时做好记录。

3、对因病缺勤、缺课学生进行监测:班主任应当及时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因病缺勤、缺课的学生,应及时了解其患病情况,可能的病因和病情发展情况,如怀疑是新冠肺炎或不明原因的疾病,应及时向学校医务室报告。

4、校医接到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向校长报告,同时应向各级医疗机构或疾病控制机构提供监测信息,经医疗机构或疾病控制机构确认为新冠肺炎后,及时做出响应级别的预警。

5、落实疫情报告制度:设立 24 小时值班及疫情监测联系电话。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每日前向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本校疫情防控情况。报告包括本地本校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病例诊断改变(包括疑似病例转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排除、转重症病例)、死亡病例、治愈出院病例等信息。开学后,在校师生中出现临床诊断病例或疑似病例,要立即将有关信息上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部门。

六、应急措施

(一)疫情报告

1、常州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发生变化时,应当按照常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执行相关防控措施。

2、教职员工或学生每日入校前或在校期间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应立即做好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学生应当及时报告班主任,教职员工应当及时告知医务室,校医对可疑病人进行首次诊治,并上报学校校长,第一时间采取隔离措施。发现 1 例临床诊断病例或 2 例以上疑似病例,学校立即报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钟楼区疾控综合卫生科。任何人不得瞒报、谎报、缓报疫情,一经发现将视情节后果追究责任,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钟楼区疾控综合卫生科电话:   下班后打:

市教育局体卫艺电话:

(二)应急措施

教职员工或学生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学校在疾控机构指导下处置或启动应急处置机制,配合做好密切接触者排查等工作。对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要及时进行风险告知,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时要严格按照“点对点”协作机制有关规定及时去定点医院就医。

1、对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校内医学观察隔离场所(西侧门卫旁南楼西侧大厅)进行医学观察,等待钟楼区疾控中心的进一步指示。

2、对疑似病人所涉班级暂停集中上课,并与相关学生或教职工的家庭配合,做好在家医学观察及学生的学习辅导、生活引导、心理疏导等工作。相关师生在家进行医学观察 2 周后,如无新发病人或疑似病人,可再行复课。凡做出上述决定,应报告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行政部门批准后,对该班级及相关班级实行停课。当学校发现有多名师生感染并临床诊断确诊(3 例及以上),学校可报请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并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行全校(或整个校区)停课,并及时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3、学校停课放假期间,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坚守岗位,注意加强与学生及家长的联系,要求学生尽量少到公共场所活动。对于家庭确有困难不能离校的学生,学校要给予关心并做出妥善安排。

4、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5、对引起传染病传播的可疑物品要进行封存,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防止疾病扩散,等待防疫部门来检测和处理。

6、对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者污染的场所、物品,学校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消毒工作。与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学校卫生站应采取必要的检查和预防措施,并进行医学隔离观察。

7、新冠肺炎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未经学校和医务人员同意,任何同学、同事不得前往探望。

8、暂时停止大规模的集体活动,必要时全校暂停上课;加强对校门的出入管理,控制人员的进出,配合疾控中心对学校人群进行预防性服药、隔离和应急预防接种工作。

9、学校在接到市教育局和疾控中心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预警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急预案(秋冬季更新版)》。应急预案启动后,各级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应按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立即到达规定岗位,听从指挥。学校对接受隔离医学观察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要做到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五个到位”。

10、学校领导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后,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的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11、教职员工和学生病愈后,返校要查验由当地具备资质的医疗单位开具的复课证明。

七、善后处理

(一)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学校要做好病人及其家人的安抚工作;要配合和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疫病防治、调查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要形成详细的疫情报告,对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二)疫情报告需要向外发布,必须得到市教育局、卫健委、疾控中心的同意。详细的信息发布,要待上级部门核实情况后,以集体形式发布,不得主观臆测,夸大其词。

八、紧急联系电话

 

 

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2020年9月

附件

    栏目列表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通江南路125号,邮编:213002,电话0519-86634428,校长信箱: czbjzx@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