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相关知识
来源:原创 点击: 录入者:叶鸣 时间:2019-10-08

一、概述

高血压是指动脉内血液压力过高。本病是临床常见的全身血管性疾病。

二、病因

1.遗传因素 目前认为是多基因遗传所致,30%50%的高血压患者有遗传背景。

2.精神和环境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因素。

3.年龄因素 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4.生活习惯因素 膳食结构不合理,如过多的钠盐、低钾饮食、大量饮酒、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

5.药物的影响 避孕药、激素、消炎止痛药等。

6.其他疾病的影响 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嗜铬细胞瘤、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三、典型症状

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是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仅仅会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发生血压升高,并在休息后恢复正常。随着病程延长,血压明显的持续升高,逐渐会出现各种症状。此时被称为缓进型高血压病。缓进型高血压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肢体麻木、夜尿增多、心悸、胸闷、乏力等。高血压的症状与血压水平有一定关联,多数症状在紧张或劳累后可加重,清晨活动后血压可迅速升高,出现清晨高血压,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多发生在清晨。

四、其他症状

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多会在短期内发生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中风、心梗、肾衰等。

五、诊断依据

两次及以上在非同日静息状态下测得血压升高时方可诊断高血压,即收缩压≥140,舒张压≥90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判断血压升高的严重程度,了解血压昼夜节律,监测清晨血压。

六、危害

血压持续升高或突然升高,会出现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如脑中风、心肌梗死、肾衰竭、肾病、心脏病、脑血栓形成、脑出血等。

七、治疗

1、治疗方针

①改善生活行为。②血压控制标准个体化。③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

2、药物治疗

①利尿剂。②β受体阻滞剂。③钙通道阻滞剂。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⑤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大多数无并发症或合并症患者可以单独或者联合使用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2级高血压患者在开始时就可以采用两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3、手术治疗

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如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肿瘤切除后血压可降至正常;肾血管性高血压可通过介入治疗扩张肾动脉。

4、其他治疗

对原发病不能手术根治或术后血压仍高者,除采用其他针对病因的治疗外,还应选用适当的降压药物进行降压治疗。

八、预后情况

降压治疗后尽管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血压升高以外的多种危险因素依然对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九、日常护理

1.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消除紧张和压抑的心理。

2.适当休息,保证睡眠,安排合适的运动,如症状较多或有并发症时应卧床休息。

3.对易激动的患者,做好家属工作,减少不良刺激,保证患者有安静舒适的环境。

4.外出活动和检查时应有人陪同以防晕倒受伤。

5.正确饮食,可减轻心脏负荷,防止水、钠潴留,减少外周血管阻力。

6.应遵医嘱坚持服药学会自我观察及护理,出现不适症状立即就诊。

十、饮食调理

宜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制饮酒。多吃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及含钙高的食物,如芹菜、韭菜、西兰花、梨、苹果、奶制品、豆制品等,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鱼子、蛋黄、乌贼鱼等,忌烟酒。

附件

    栏目列表
    主办单位: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常州市通江南路125号,邮编:213002,电话0519-86634428,校长信箱: czbjzx@126.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