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北郊初中与西林实验学校联合班主任论坛
禾幸共同体,幸福北郊人。11月6日上午,七年级“禾幸”团队承办的与西林实验学校第四次合作论坛活动如期举行。
会议伊始,陈校长首先对远道而来的内蒙古、山东、河北等省市的名校长以及西林实验学校的领导和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而后,陈校长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演变与“理解性”文化。
微班会:习惯领航,家校共育
七10班聚焦亲子沟通问题,依托微信平台,同步直播微班会。家长通过观看直播,实时发表想法感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真正形成家校合力,实现家校共育。
七6班着眼倾听的习惯,通过设置探案情境、现场演绎学习情景、再现日常生活场面,剖析倾听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倾听小技巧,培养善于倾听的北郊好少年!
嘉宾点评——魅力微班会,微而不微,微而有为,威力无穷
屠颖老师:杨老师的微班会主题鲜明,构思巧妙,重视多方资源的开发、整合、运用。祁老师的微班会内容表现形式新颖、多样,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是全员参与的德育课堂。
欧阳齐老师:心得一:班会选题要精心。今天两节微班会选题来源于学生日常生活,同时,这些对于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交际能力培养有着切实的教育引导价值。
心得二:创设情境有慧心。创设真实、生动,能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情境是实现微班会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今天祁老师的班会始终以侦探破案为情境,且一以贯之,杨老师以生活为现实情景,一虚一实,班会实施过程中,情景变换,虚实结合,调动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
心得三:素材运用很用心。今天的两节班会,都为我们呈现了较为丰富的课程资源,视频小品、老师心灵点灯,家长真切心语,学生生活碎片,每一个素材因为老师和同学的用心设计,所以起到积极的教育实效。
心得四:活动体验能走心。今天两节班会课大大增强了学生的体验感,我们说,体验是最好的教育。因为有了体验,教育才能走心,由此入心,最终强心。
小主任,大智慧,共成长
禾幸·圆—徐明怡老师工作室领衔人徐明怡老师指出,班主任虽然是权力最小的主任,但却面对着来自几十个不同家庭的孩子,如何促进这些孩子的成长则需要大智慧。在此次微班会和班级顶层文化设计展示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中,禾幸·圆工作室的所有伙伴群策群力,共同成长。
智慧碰撞,共享成长
“和暖”在左,“成长”在右
西林实验学校的胡洁老师从和暖之源、和暖之形、和暖之神三个层面介绍了班级“和暖”文化建设过程与暖心故事。
随YI渐佳,搏YI最佳
我校禾幸团队尤佳乐老师带领“YI”文化代言人回顾了班级“YI”文化诞生记,展现了“YI”文化的美丽之旅,分享了班级建设收获的爱与感动。
嘉宾点评——以情融情,聚爱共进
李岚老师:两位班主任在打造班级文化顶层设计的过程中,都体现了以下原则:
1、生成性原则。充分挖掘利用现阶段班级学生存在的问题和资源,打造切合当下的班级成长目标。
2、全体性原则。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3、行动性原则。利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打造文化主题,使得德育主题看得见摸得着。
章丽芳老师: 两位老师将自己满满的教育热情和智慧融于文化设计之中,我用三个字来概括:第一个字是“精”:面貌精神,设计精心,展现精致。第二个字是“境”,两位老师的分享中,有鲜明的班级点评。随着PPT的展示,我们遨游在胡老师的班级活动中,活力在心中激荡。尤老师1班同学的到来,更是创设了现场情境,文化内涵在场内静静流淌。 第三个字“情”,融心融情,融情于管理,融心于活动,两位新班主任对自己的班级爱意满满,让我感受到和暖、禾幸。
最后,赤峰市松山区教育局王慧娜领导对微班会和班级顶层文化设计展示都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她指出微信直播平台和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真正实践了家校共育的理念;我校班级顶层文化设计与构建的根基扎实,有华美的外形更有深刻的内涵;我校班主任队伍、骨干班主任、名班主任工作室都在实干中不断发展,不断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