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组织本身来说,要落实加强学校以“理解”为核心的理念,必须让组织内的成员人人主动参与、讨论学校的发展。学校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实行块状与条线相结合,以块状式管理为主,把主要权力放到执行机构中。以校长、书记为领导中枢的校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课程研发中心、学生成长中心、资源与技术服务中心及年级部。其中课程研发中心、学生成长中心、学校团委又相合成立年级部,扩大年级部的权限,改变原来年级组被动接受任务的现状,给年级部充分的自主权,使之能创造性的操作。通过建立共同的学校愿景、创造高效的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的自主发展。
1.校务委员会是一个民主决策机构,由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组成。
2.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执行校务委员会决策并行使行政权力,对学校全面负责。
3.成立年级部,年级部有一位副校长总负责,配置两位年级部主任。年级部主任由学校原来的课程研发中心、学生成长中心、团委人员构成。
4.设置办公室、课程研发中心、学生成长中心、资源与技术服务中心。其中课程研发中心、学生成长中心的职能不变。
5.学校所有干部实行管级、带科、蹲班的管理机制,即一位副校长与两位中层管理一个年级;每一位干部负责一个学科,协助教研组长制订学科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创新的开展工作,推进学科教研组建设;每一位干部具体蹲点2至3个班级,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