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路径探析
摘要:目前大量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红色传统题材的文本与内容被纳入到教科书之中。作为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学科,历史教学肩负着教导知识和培育价值观的重任,它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传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民族文化自信、价值自信方面,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新时期的初中历史课堂上,怎样开展红色传统教育,应该以中国传统的革命文化为“东风”,用红色传统的船只乘风破浪,对同学们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
关键词:传统节日;革命传统;新时代;教育
引言: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它在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将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其中,可以对学生的家国情感进行培育,从而对他们的品德形成起到良好的影响,这与他们的思想发展需求相一致,是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为了推动学生的精神健康发展,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必须加强对教育资源的整合,对教育方法的创新,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初中历史教学是有个有效的方法。
一、立足教材,注重资源的梳理与设计
教师阵地就在课堂上,而教学则以教材为依托。革命传统教育不在于传授课本中的知识,而在于利用课本进行教育。所以要求教师要对课本中的有关内容进行梳理和理清,形成知识点并连接成知识线,让学生对革命传统文化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感知,加强记忆并进入头脑。例如,教师教学内容为《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教师关注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创意地将本课的主题提炼成三个部分:绝地逢生起武装、峰回路转向井冈、星星之火燃大地。三个部分有机融合、环环相扣,紧紧围绕课题展开教学,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导游的形式参与进来,激发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最后升华情感,理解并践行井冈山精神,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从伟大革命精神中感受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传承革命传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百折不挠地奋斗着,产生了巨大的革命精神。例如,教师选取《五四运动》一课展开教学。老师引用五四青年节的百年纪念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作为导入,与本课内容极为贴切,引导学生在歌声中提前感受五四运动的深远影响。对于本课的处理,教师主要围绕“民族屈辱→民族抗争→民族希望→民族精神”四个部分展开,一脉相承,将课本内容进行精妙处理,囊括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历史意义等重难点内容。在小结部分,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五四精神的现实意义,并鼓励初二学生争取早日入团,做五四精神的先进传播者和继承者,体现出对学生家国情怀的熏陶与培养。再如,教师教学《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课,老师以诗歌朗诵《七律·长征》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重走长征之路。整堂课围绕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长征精神两大重点进行讲授。课堂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课堂补充了大量史料、地图等,让学生充分探索,通过不断思考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学生通过学习红军的长征,培养了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最后,教师还播放红军长征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红军长征克服了重重困难,并让学生思考: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如何践行长征精神?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现在幸福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三、创新作业,多线渗透革命传统教育
教师布置作业时,教师应注意将课本内容和社会实践内容相结合,以多样化作业、多线条渗透革命传统教育。为落实“双减”政策,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与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结合“文文明明幸福行”开展红色基地研学活动,并以绘制宣传画报的形式来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同学们通过历史课堂学习、翻阅文献、网络搜索等方式,了解并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红色场馆,前往打卡学习参观。研学过程中,同学们将自己置身于这些历史遗址遗迹之中,近距离观察建筑,了解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感受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回来后,他们用明亮美丽的色彩、细致柔和的线条、赏心悦目的排版和温暖坚定的文字写下自己的所见、所学和所思,形成一张张宣传画报,并在课堂上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展示。这样的作业设计让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当中,引导学生在历史学科中融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应用,尝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最终以制作宣传画报和课堂展示的形式来呈现,通过本次学习,不仅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提升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更体现了他们活跃的思维和创新的思想。同时,同学们对国家曾经经历过的苦难与探索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有了更深的体会,将发扬革命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牢记心中!真真正正做到了学有所乐,乐有所获。再如,追忆峥嵘岁月,厚植爱国情怀。为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可以开展开展“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爱国精神”主题特色作业展示活动。礼赞祖国、致敬祖国、祝福祖国,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同学们精心设计,用心制作,以书画传情,用手中的画笔抒发心中的爱国之情,绘出了他们心中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结语:在文化多元绽放和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全方位地发掘和展示革命文化的深刻含义,把革命文化同科技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用新的途径和方法阐明革命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趋势、独特创造、价值理念与鲜明特色,推动着来自历史深处的革命文化在时代中不断开花,不断增强其吸引力与感染力,努力培育中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其逐渐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申继亮.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劳动教育、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主要考虑与要求[].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21(9).
[2]王微静,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革命传统的教育实施策略一一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教育界,2022(6).
[3]郑流爱,陈宁.坚持以核心素养为枢轴的守正与开新-《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读[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