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研究课题
(2012)年度
申报·立项报告
课题立项时间 2012年2月
学 科 分 类 英语
课 题 名 称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合理设计理解
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课 题 负 责 人 喻黎
结 题 时 间 2012年12月
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课程研发中心制
编号 | 类别 | 校级课题 | |||
课题名称 |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合理设计理解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 ||||
主持人姓名 | 喻黎 | 出生年月 | 1986年7月 | 专业技术职称 | 中学二级 |
课题组 其他成员 | 喻黎主持 | ||||
课题研究 时间 | 2012年2月起 | ||||
一、关键词界定及课题名称解读 (关键词界定清晰、准确,限定研究范围,明确其含义,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 | |||||
关键词:初中英语 理解单 学生主体 元认知能力 课题名称解读: 1.理解单:代替传统课堂的学案,既以学生学习讨论为主体的课堂中运用的教学设计单。从内容上来说应该要形成结构性知识框架,有先行组织者(关联附着点)和恰当的问链条,主要包括知识结构,学习目标,学习材料,学习过程,课堂回顾和家庭作业这几部分;从手段上来说要激起学生的元认知,通过各种合作和手段促进学生的思考。 2.元认知能力:从元认知角度来看,学习不仅是对学习材料的识别、加工、理解的认知过程,而且也是一种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的监控、调节的元认知过程,并且元认知能力是思维品质的核心因素,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或相关政策依据 (围绕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列出课题研究所依据的、贯穿研究始终的具体理论观点或具体政策,所依据的理论要具科学性,所选择的政策要具时代性。) | |||||
1.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论 2.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形式 3.课堂高效改革的要求 4.元认知理论 | |||||
三、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在充分文献检索的基础上把握相关研究的历史、现状及趋势,系统、全面地叙述和评论已有研究的成果、存在问题以与研究的关系。论述本研究的价值或重要性,以及该研究领域面临的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 |||||
1、我们的传统教学一直以内容为中心,混淆了思维过程的逻辑与思维结果的逻辑。但同时强调以思考为中心的声音也一直不绝于耳,针对内容教学、针对思考教学成为教学统一体的对立面。如果我们选择了为思考而教,就会觉得自己浪费了讲授内容的时间,毕竟内容对标准化考试而言相当重要;然而,不为了思考而教学,把时间用在内容上,我们就在损害我们培养公民的基本标准。教育学家认为我们应该把思维教学与内容教学统一起来。 2、《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学生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3、目前已经有学校采取了以学生学习理解为主的课堂形式,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如杜郎口中学等。我们北郊中学也开展了“为了理解而教”的英语课改系列活动,通过理解单、单词单、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对于如何更好地利用理解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还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 |||||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概括地说明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及问题解决的预期的状态。) | |||||
1、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成绩; 2、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交流,掌握学习方法; 3、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 |||||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围绕研究目标,逻辑地切分研究内容,表述具体准确,体现关键词的内涵) | |||||
1、研究透英语课文进行知识梳理设计好理解单; 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多样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 |||||
六、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回答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为什么?表述要思路清晰、主线明确、重点突出,充分体现是如何运用教育研究的方法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遵循教育规律进行理性思考的这一过程。) | |||||
1、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学习特点、性格特征来决定小组成员和小组长,注意男女搭配比例和小组成员的平衡性; 2、课堂分的组同时进行课外分组,如单词单组、阅读组,分配好组长和成员的任务和职责,为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铺垫; 3、以年级组为单位老师间积极交流,集体备课构建单元知识框架,通过听课议课不断改进教学理解单,完善不同课型的理解单模式。 4、通过平时的测验练习和读背默写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 |||||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开展研究的主客观条件;通过研究,研究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或获得什么启发,得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如新观点、新认识等。) | |||||
主客观条件: 以年级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不同老师参与进来给出宝贵意见; 常规的听课议课; 理解单的设计、修改和打印装订; 对不同层次同学学习情况的反馈调查。
预期成果: 编创带有学校教学特色的英语校本研究课本和“U·秀”英语课堂的理解单、单词单、晋级单及小组活动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