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设计的研究课题概述

录入者:糜晓玲    点击:   来源:原创   时间:2021年09月23日

“双减”政策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设计的研究课题概述

一、关键词界定及课题名称解读

作业,《辞海》解释: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而《教育大辞典》则把完成学习任务的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课堂作业是教师在上课时布置学生当堂进行检测的各种练习,课外作业是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的活动,是检测学生是否学会了课上的知识点的一种方法,一般都是家庭作业。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做作业,是个学生就跑不了。问题是,目前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既达不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又占用了学生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长期以来,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小学存在“三点半”放学现象,这一政策的初衷是为学生减负,但没想到,校内减负校外增负,而且校外增加的负担处于失控、失管的状态。

加强作业设计指导。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作业设计”是指调查学生作业的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得到更好的效果。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或相关政策依据

“双减政策”是指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20217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83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中央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意见》明确要求,加强“双减”督导,“双减”督导被列为2021年教育督导工作“一号工程”。

“双减”工作的总体目标分为两个方面。在校内方面,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在校外方面,使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各种乱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训热度逐步降温。一年内使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有效减轻,三年内使各项负担显著减轻,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三、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本课题所研究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作业设计是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提出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

通过对双减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设计的调查研究,创新作业设计,有利于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政治认同感,培养理性精神,增强法治意识,提高公共参与意识,即有利于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对双减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设计的调查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方式,引导教师准确把握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遵循学生认知与成长规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对双减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设计的调查研究,有利于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孩子素质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双减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设计的调查研究,有利于落实国家的教育政策,有利于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