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朗读者(项目化学习设计 欧阳齐)

——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项目化学习设计
录入者:超级管理员    点击:   来源:原创   时间:2021年10月11日

我是朗读者

——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项目化学习设计

                   执教者:欧阳齐

学习目标:

1、通过项目任务一,书写文段推荐词,揣摩和品味本单元诗文语言的优美以及作者的情感,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通过项目任务二,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本单元经典作品的语言美、情韵美。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今年九月,同学们升入初中学习,当我们翻开语文书,朱自清、老舍、刘湛秋这些文学大家运用多彩的文字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向文学的大门,引领我们亲近自然,感悟生活;同时,我们循着曹操、李白、王湾、马致远的古诗穿越时空,赏古景,品人情。

     第一单元入选的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歌都堪称经典。对于经典,我们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朗读,这也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之一。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名优雅的“朗读者”,像董卿一样,诵读经典,感悟自然,体悟生活。

 

二、学习准备:

为了让我们的学习有序高效,今天我们的学习活动主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我们先来商讨明确一下小组成员的分工。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我在小组内设立这样四个岗位,分别是:

主席:主要任务组织协调本组的学习任务和活动安排,并辅助学习困难的同学。

主笔:主要任务记录整理本组的学习讨论的成果。

主讲:主要任务代表本组进行学习成果的交流发言。

主评:主要任务评价本组成员学习,评价其他小组的学习展示。

我给大家二分钟时间,每人根据自己实际和组内实际,商议确定各自的岗位。明确了分工的小组举手示意。

【学生商讨分工,明确任务】

下面我们正式开启学习之旅。

我们要朗读好一篇文章,首先要深入理解。本单元的课文有一个共性:谁能告诉我,本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

参考:都是写景的文章。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景物呢?

参考: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正如国学大师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下面,我们一起来梳理,本单元都写了哪些景物?抒发了怎样的情思?

 

三、项目子任务一:

(一)明确任务

课前老师让每一个同学推荐自己最喜欢的文段或是诗歌,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分享自己推荐的文段和推荐理由,并商议确定大家最喜欢的经典文段或是诗歌,然后小组商议修改推荐词:

推荐词内容包含:

1、文段或是诗歌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运用感官等),或者哪些字词用的传神巧妙?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从而让你想象到怎样的画面?

2、文段或是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你是否产生共鸣?或是最让你感动的细节是什么?

请各小组按照分工合作学习,担任主讲的同学准备交流发言,主评同学关注组员学习品质。(6分钟完成)

【学生分小组分享自己推荐的文段,确定最经典语段或是诗歌,商议修改推荐理由,准备交流】

 

附:组内学习评价表


积极思维发言

完成本职任务

帮助组员学习


主席





主笔





主讲





主评





注:1、评价等级: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

2、主评的评价由本组主席完成

 

(二)组织推荐交流

1、请各组担任主讲的同学把本组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交流。请担任主评的同学关注评价。

【学生交流推荐文段和推荐理由,学生倾听并评价】

附:学习展示评价表:

声音响亮,

表达清晰

写法分析准确到位,

表达效果表述全面

结合作品,

合理想象

情感体悟准确,

引发同学共鸣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





注:(1)评价等级: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

   2)请评价的同学用一两句话对同学的发言进行整体性评价,既可以按照评价标准来点评,也可以创设点评,尽量在评价时运用一些成语,也可以补充自己的赏析心得。

    例如:同学的推荐理由层次分明,浮想联翩,让我身临其境……

我的评价:

                                                                              

                                                                              

2、根据学生鉴赏的实际情况,教师进行必要引导和补充。

3、方法提炼

同学们刚才在写推荐理由,其实就是在赏析语段。赏析写景的语句这种题型我们时常要考,那么我们怎样来进行赏析呢?你能结合具体写景的语句讲讲赏析的方法吗?

引导:刚才老师让同学们写推荐词时要大家紧扣这样几个问题,同学们认为其中哪三个问题是最重要的呢?

参考:赏析写景语句一般分三步:(1)写出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运用感官、表现手法等),(2)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3)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或是情感。

 

 

四、项目子任务二:

(一)明确任务

刚才同学们的推荐分享,已经让我们初步享受到经典的魅力。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解读,小组合作,对推荐的经典文段或是诗歌进行朗读设计并尝试练习。小组先对文段或是诗歌进行重音和停连的标注,重音用着重号标注,停顿用斜杠标注。并思考你们这样设计重音的原因。关于朗读方式的选取课前已经让同学们阅读学习。下面请同学们开始准备,6分钟后小组展示。

 

【学生练习合作朗读,展示朗读】

 

(二)组织朗读展示

请各组将设计的朗读进行展示。请担任主评的同学关注评价。

附:朗读展示评价表:

读音准确,流畅响亮

重音停连明确合理,

情感语气恰当自然

朗读形式合理并有创意

肢体语言恰当自然,

朗读具有感染力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





注:1、评价等级: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

    2、请评价的同学用一两句话对同学的朗读进行整体性评价,既可以按照评价标准来点评,也可以创设点评,尽量在评价时运用一些成语,甚至可以引用化用古诗文;也可以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例如:这组同学的朗读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十分精彩……

我的评价:

                                                                              

                                                                               

学生推荐评价结束之后,老师指导学生对同学推荐的语段进行多样的齐读。】

 

引导:      

朗读时,重音的设计非常重要的。谁能说说你们朗读这段文字时重音是怎么确定的?

朗读时,什么情况语速要快?什么情况语速要慢呢?同学们能结合刚才的语句来说说吗?

 

(三)项目学习提升

同学们的每一次用情地朗读,都是用心在于作者的对话。通过刚才的朗读体验,同学们能否说说怎样朗读,才能把一篇文章朗读出彩呢?

在理解文章内容情感的基础上,要把握好重音、语速和停连。

 

 

 

引导:       

朗读时,重音和语速是非常重要的。谁能说说朗读时重音是怎么确定的?

参考:一般来说,能够突出景物特点或是作者情感的词语要重读,一般是动词,或是表示修饰的形容词。

比如:春草图,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绿绿的。

这里偷偷的,钻,表现了小草的生命力,嫩嫩、绿绿表现了小草的鲜嫩,所以重读。

 

朗读时,什么情况语速要快?什么情况语速要慢呢?同学们能结合具体语句来说说吗?

     一般来说,情感高兴激动,场景热闹欢乐的语句,语速要快些,情感悲伤忧愁,场景安宁平静的语句,语速要慢些。

      比如:春花图,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这里是春花争先恐后的开放争艳,所以要语速快一些。

            春雨图,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这里临近夜晚,越加宁静,所以语速要稍慢一些。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项目化任务学习,一起来研究探讨写景文章或是诗歌的阅读方法,也就是赏读法,这也是散文阅读的常规方法。

希望大家能够将今天的学习心得作为探索文学奥秘的钥匙,期待你们在文学殿堂满载而归!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