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研究方向: 课程与教学研究
课题主持人: 周艳、吕娟
所在单位: 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申报日期: 2018年12月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一六年一月制
填报说明
1.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除招标课题、专项课题以外的课题申报者填写本《申报评审书》。
2.填写前,请先认真阅读《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和《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南》。
3.“研究方向”栏按“课题指南”中“选题与领域”的分类填写,如选题隶属于“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2”,如选题隶属于“课程与教学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5”,其它类别课题以此类推。申报自选课题者,研究方向栏填写“自选课题”。“课题主持人”不得超过两人。
4.《申报评审书》栏目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总字数不宜超过5000字,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申报评审书》“三、四、五”三个栏目需保持在同一页面内。
5.《申报评审书》一律用A4纸打印或复印,一式三份,左侧装订成册。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
邮编:213001
电话:0519-86696829,86699812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课题主持人基本情况(不超过2人) | |||||||||||||||||
姓 名(1) | 周艳 | 性 别 | 女 | 民 族 | 汉 | 出生 年月 | 1976年 10月 | ||||||||||
行政职务 | 副校长 | 专业技 术职称 | 中教高级 | 研究专长 | 教学实践研究 | ||||||||||||
最后学历 | 大学本科 | 最后学位 | 理学学士 | ||||||||||||||
工作单位 |
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 手机(必填) | 13961199029
| ||||||||||||||
E-mail(必填) | 527260427@{域名已经过期}
| ||||||||||||||||
姓 名 (2) | 吕娟 | 性 别 | 女 | 民 族 | 汉 | 出生 年月 | 1981年 3 月 | ||||||||||
行政职务 | 课程研发中心主任 | 专业技 术职称 | 中教高级 | 研究专长 | 教学实践与反思 | ||||||||||||
最后学历 | 大学本科 | 最后学位 | 教育硕士研究生 | ||||||||||||||
工作单位 | 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 手机(必填) | 15961280832
| ||||||||||||||
E-mail(必填) | 596812412@{域名已经过期}
| ||||||||||||||||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不含主持人) | |||||||||||||||||
姓 名 | 工 作 单 位 | 专业技术职称 | 研究专长 |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 |||||||||||||
王咏皓 | 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 中学一级 | 教育教学 实践与反思 | 课题研究组织协调 | |||||||||||||
陆俊 | 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 中学一级 | 物理教学 实践与反思 | 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协调 | |||||||||||||
欧阳齐 | 常州市明德实验中学 | 中学一级 | 语文教学 实践与反思 | 进行语文教学中探索“项目化”学习 | |||||||||||||
潘伟其 | 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 中学一级 | 数学教学 实践与反思 | 开设数学研究课 | |||||||||||||
屠颖 | 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 中教高级 | 数学教学 实践与反思 | 积极参与项目设计 | |||||||||||||
祁舒月 | 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 中学一级 | 数学教学 实践与反思 | 积极参与课程设计 | |||||||||||||
杨洁 | 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 中学一级 | 数学教学 实践与反思 | 开设研究课 | |||||||||||||
董晨琳 | 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 中学二级 | 英语教学 实践与反思 | 英语学科项目化运用 | |||||||||||||
陈丽 | 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 中学二级 | 英语教学 实践与反思 | 开设研究课 | |||||||||||||
顾奕 | 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 中学二级 | 化学教学 实践与反思 | 开设研究课 | |||||||||||||
课题主持人“十二五”期间教育科研情况 | |||||||||||||||||
课 题 | 课题名称 | 立项部门 | 立项时间 | 任务分工 | 完成情况 | ||||||||||||
“校本研修与远程学习有机融合模式研究”子课题“案例解读新课程(2011年版)系列远程研修课程资源”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课题
| 2012 | 课题 成员 | 结题 | |||||||||||||
初中学科基于审美渗透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 常州市“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 2014 | 课题主持人 | 结题 | |||||||||||||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 常州市“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 2014 | 课题主持人 | 结题 | |||||||||||||
微型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的实践研究——以“初中化学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为例 | 常州市“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 2015 | 课题组重要成员 | 结题 | |||||||||||||
独 立 或 以 第 一 作 者 发 表 或 出 版 的 主 要 论 文 或 著 作(限填10篇) | 论文或著作名称 |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 发表或出版时间 | ||||||||||||||
《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广泛性》 | 初中数学教与学 | 2013.1 | |||||||||||||||
《神奇的魔术师》 | 《初中生世界》 | 2013.5-6 | |||||||||||||||
《对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观察及分析》 | 《时代数学报》 | 2014.9-10 | |||||||||||||||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流程探索》 | 《新课堂》 | 2014.8 | |||||||||||||||
《关于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有效课堂组织的案例研究》 | 《新课堂》 | 2014.9 | |||||||||||||||
《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 求知导刊 | 2019.8 | |||||||||||||||
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 | 求知导刊 | 2019.8 | |||||||||||||||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
“项目化学习”的概念界定:教师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对学科某一块内容涉及到的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有总体准确把握的前提下能提出本质问题,并由本质问题设计驱动性任务。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学科或跨学科有关的驱动性任务进行深入持续的探索,在调动所有知识、能力、品质等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形成公开成果中,形成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的深刻理解,并能够在新情境中进行迁移。高质量的项目化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课程的结构方式,指向知识观的变革而向人的心智的自由迁移。 | ||||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 ||||
项目化学习源自美国教育家杜威(Dewey)倡导的“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 )”,是建构主义视野下的一种教学方式,它通过围绕真实的学习任务,使学生综合多种学科知识与经验,在合作学习中设计并实施一系列的体验探究活动,将学习成果予以表达、交流与展示。 巴克教育研究所把以课程标准为核心的项目学习( Standards- focused PBL) 定 义为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它是对复杂、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也是精心设计项目作品、规划和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研究并应对一个真实的、有吸引力的和复杂的问题、课题或挑战,从而掌握重点知识和技能。项目化学习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包括基于标准的内容以及如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合作和自我管理等技能。 夏雪梅在《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中提出“学习素养视角下项目化学习”的界定: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学科或跨学科有关的驱动性问题进行深入持续的探索,在调动所有知识、能力、品质等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形成公开成果中,形成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的深刻理解,能够在新情境中进行迁移。 作为基础教育的风向标的“项目化学习”是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学或学习方式。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学习方式,已将在上海、山西、江苏等地有了实践和推广。 “项目化学习”的价值定位: “项目学习”克服了知识学习与思维实践的割裂状况,过去我们将学科内容划分为章节目式的线性连接,学习指向知识掌握或者只是局部深入的碎片式应用,学习变成单一技能训练。现在是通过知识、方式方法、情境、目标等的整合,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教育世界,并且打通教育与生活,学以致用,这是项目化学习的精髓。 | ||||
(三)研究目标 | ||||
1.提炼各学科适合“项目化学习”的“核心知识”清单。 2.编制适合“项目化学习”的驱动问题单。 3.构建“项目化学习”的“1+n”设计模板,即通过1次项目化学习能涵盖n个基础知识的设计模板。 4.探索出契合北郊初中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的“项目化学习”课堂样态。 5.形成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有效运作机制。 6.制定“项目化学习”的多维评价方式。 | ||||
(四)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 ||||
1.进行项目化学习的内容研究 ⑴寻找什么样的知识适合项目化学习。组织各教研组充分研究,在教学资源库建设进行第六次修订时,从项目化学习的角度提炼各学科的“核心知识” ⑵对照课程标准,提出符合“核心知识”的“本质问题” ⑶探究什么样的问题能成为项目化学习的“驱动性问题”。项目化学习是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对概念的思考和探索项目化学习所关注的核心知识意味着设计者要提出本质问题。 ⑷研究怎样项目化学习成果才是有意义的。项目化学习最终是要形成公开的有质量的成果,在多样的群体中进行交流,成果要指向对核心知识的深度理解。 2.探索项目化学习的实施策略
完整的项目化学习设计,需要从六个维度回应如下问题:核心知识及本质问题、驱动性问题、高阶认知、学习实践、公开成果、学习评价。 (2)关键环节 在项目化学习中,有几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3.创设项目化学习的课堂样态 我校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也会探索多种不同的样态,如嵌于学科课堂中的“微项目化学习”,基于单一学科的“学科项目化学习”,涉及多门学科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等不同课堂样态。
| ||||
(五)研究方法 | ||||
1. 文献研究法:充分利用现在网络技术,通过关于“项目化学习”的相关文献、著作、期刊以及相关论文,查阅、收集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特别是国外学校“项目化学习”的实施状况及趋势动态,借鉴有益经验和已有成果为本研究提供帮助;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调查学生认知自我、认识社会的现状,了解当前教师及学生在当下课堂学习中的教与学的现状; 3. 案例研究法:选择典型的实验对象和相关案例,进行追踪、比较研究,试图探究项目化学习的有效实施途径。 4. 行动研究法:结合有关资料的分析、整理,设计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和总结、调整和改进,促进本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提高。
| ||||
(六)实施步骤 | ||||
1. 着力提升教师前瞻意识 本学期我校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前瞻意识上作了如下尝试 ⑴ 提升教学境界,使老师们思维具有前瞻性。学校为老师们进行精心挑选了两本与项目化学习书籍,发给老师们学习。 ⑵ 对话专家名师,使老师们理念具有前瞻性。项目组的相关老师与专家直接对话。 ⑶ 扎根教学实践,使老师们行动具有前瞻性。通过开设研究课让项目化学习落地。 2. 有序推进课题研究 ⑴专家引领“开脑路”:聘请专家来给老师们进行项目化学习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引领,让老师们了解教育教学的前沿信息。并请专家指导我们的项目实施。 学校邀请到了《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一书的作者,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的夏雪梅博士,面向老师们开设了项目化学习的主题讲座,给老师们开拓了教育视野,引领了发展方向。 ⑵交流碰撞“理思路”: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率先进行理论学习,并利用学校“致远论坛”开展读书会,在交流碰撞中理清思路,明确方向。 ⑶尝试设计“探新路”:组织各个教研组进行“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案例设计,探索新的知识组织方式和教学模式。 5月23日常州市教研室校本课程教研员李令勇博士和兼职教研员张小华老师莅临我校,与我校老师共同探讨“项目化学习”,并就我校老师的两个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课例进行了深入研讨。 5月29日我校教师参加了项目化学习体验式研修。常州市地理学科教授级高级教师刘霞老师精心准备了此次研修培训,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思维盛宴!刘霞老师以“一带一路”为情境,各教研组从学科特色出发,设计项目化学习的驱动性问题。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将思考的结果与大家探讨。 ⑷教学实施“成通路”:在充分研究,跨学科研讨的前提下,付诸课堂实施,通过开设校内研究课,对外展示课,将项目化学习不断优化,变为常态。 5月8日北郊初中分校资深教师刘霞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项目化学习的示范课。本节课为我校的项目化学习的实施作了很好的示范。 我校黄海燕老师、章丽芳老师、韩雨红老师、詹艳老师分别向江阴市来访的老师开设了数学、语文、物理、心理的项目化学习的观摩课。王丽娜、姜皎老师,林勇胜老师、叶鸣老师分别向山东滨州博兴县的校长们开设了项目化学习观摩课。 3. 用心积淀研究成果 (1)建构项目化学习范式:通过扎扎实实的研修,确定适合北郊学情的项目化学习范式。 (2)开发特色课程资源:利用校内外的优质教学资源,开设独具特色的课程,如物理创新工作室等。。 (3)创项目化学科课程品牌:语文教研组基于项目化学习打造的《“用中学”语文学科实践示范基地》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初中学科示范基地立项项目。 (4)促进教师教学研究水平:通过撰写与项目化学习的相关论文,设计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案例,促进教师研究水平的提升。 | ||||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
1.主要观点:我们认为项目化学习不是国家课程的点缀,它本身就是国家课程,是对单元教学的转化和优化,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坚持“三变”“三不”。
“三变”即 ⑴变“知识立意”为“素养立意”,让师生的个人知识与学科知识的对话、互动,成为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过程,知识创造过程变成教学和学习的过程。在教中学、做中学的基础上践行“发现、探究、解决真实问题”的创中学,让课堂成为学习生长的共同体。 ⑵变“碎片零思”为“整体架构”,借助设计思维重组课堂组织方式,有助于学生更愉悦、更投入、更有成效进行学习 ⑶变“线性学习”为“智慧学习”,建立一种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组内分享、跨组交流的合作学习,联结教室内外自主构建学习、深度探究的新模式,帮助学生“知”,体验如何“行”。 “三不”即 ⑴不降低学生学业质量,同时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社会性和高阶思维; ⑶ 不脱离国家课程,对教材单元内外的创造性重组和精选相关资源来设计项目化学习; ⑷ 不额外增加课时,在国家规定课时以内、课时不变的情况下提升教学价值。 2.可能创新之处: (1)围绕项目化学习的设计、编制、开发、实施与评价,形成的课程运行机制。 (2)形成具有前瞻性的北郊项目化课程谱系。 (3)开设项目化学习的公开课、研究课。 (4)将优秀的项目化学习案例汇编成册 | ||||
(八)预期研究成果 |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责任人 | |
阶段成果(限5项) | 理论研究成果 | 梳理项目化教学的文献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学习项目化学习的最新理论和国内外可自借鉴的项目化教学的实践经验。 | 2019年4月 | 王咏皓 |
实践推进 | 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项目化学习的教学方案设计,并进行跨学科交流融合 | 2019年6月 | 陆俊 | |
设计模板探索 | 构建“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模板 | 2019年12月 | 吕娟 | |
课堂样态探索 | 探索出契合北郊初中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的“项目化学习”课堂样态,开设公开课 | 2020年4月 | 周艳 | |
探索有效运作机制 | 形成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有效运作机制 | 2020年6月 | 吕娟 | |
最终成果(限3项) | 课程谱系 | 形成具有前瞻性的北郊项目化课程谱系 | 2020年9月 | 陆俊 |
案例汇编 | 将优秀的项目化学习案例汇编成册 | 2020年9月 | 吕娟 | |
评价机制 | 形成北郊初中项目化学习的评价机制 | 2020年9月 | 王咏皓 | |
(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先期调研和已有相关成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 ||||
研究队伍 为从人员和制度上保障前瞻性项目的正常开展,学校专门成立了在学术委员会指导下以校长为主要负责人的各层次工作领导小组及实验项目实施组,具体情况如下: (1)项目学术委员会: 北郊初中拟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杨向东教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课程于教学研究室主任夏雪梅博士成立学校项目化学习学术指导委员会,指导学校正确有效的开展研究。并聘请的教授级高级教师刘霞老师为项目的实践指导老师。 (2)项目领导小组: 组 长:周艳 副组长:吕娟 (3)项目实施组:课程研发中心、学生成长中心及各学科教研组长
组织管理 (1)成立项目中心组,并邀请上海普教所、上海华师大等单位的专家定期来我校讲学,为研究提供培训和理论的指导,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学校课程研发中心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研讨,外出参观学习,明确任务,合理分工,定期检查,及时总结,有力推动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开展。 (3)在新校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学科教室、学科实验室、科创中心、学生活动空间的建设,为全面落实课程愿景,促进项目化学习提供重要保障
研究资料 聘请专家来给老师们进行项目化学习的理论指导,带领老师们学习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让老师们了解教育教学的前沿信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学习各地的实践经验。 研究时间 理论学习时间有保障:利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率先进行理论学习,并利用学校“致远论坛”开展读书会,在交流碰撞中理清思路,明确方向。 教学实践时间有保障:单学科项目化学习完全可以融合在原有学科教学的课时中,是国家课程的一部分,只是在课堂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形式、学生学习方式上采用“项目化”的方式。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由于涉及多个学科、多位老师,可以安排在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劳技课程及研学课程中。 经费保障 本项目通过申请将获得教育局拨款,学校也会提供专项经费。
|
三、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十三五”规划课题管理的精神,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申报。 在该课题研究周期内,本单位愿意为该项研究提供研究便利,如课题获准立项,本单位愿意根据课题研究所涉研究任务,提供适量的研究经费。
公 章 年 月 日 |
四、辖市、区管理部门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
五、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