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 ||||
项目名称 | 基于“理解性云课堂”信息化资源库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 ||||
项目类别 | □基础建设 ☑教育资源 □信息素养 ☑智慧教育 □网络扶贫 □信息安全体系 □其他 | ||||
项目负责人 | 姓 名 | 周艳 | 性 别 | 女 | |
出生年月 | 1976.10 | 职务/学科 | 化学 | ||
联系电话 | 13961199029 | 电子邮箱 | 527260427@{域名已经过期} | ||
参与人员 | 校内老师:周艳、吕娟、葛轩、王咏皓、陆俊、陆海燕、栾洁、赵柯和校内骨干教师 校外研发团队 | ||||
项目主要内容 | 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理”清课程方向,“解”读教学前沿 (1)思考北郊”理解性云课堂“的总体方向问题 A. 基于学科资源库的深度教学 B. 基于互动多媒体的常规教学 C. 基于微课程的翻转教学 D. 基于智慧教室的新型互动生成教学 (2)思考如何让教育信息化在新北郊校园管理中成为办学新常态 注重科学前瞻的信息化顶层设计,设立学校的信息化专职CIO,全面推进应用云平台的建设,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助力探索全新的教师网络协同研修模式。 (3)思考如何有效提升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问题 教师队伍思想问题:所谓云课堂是有别于传统课堂的新型课堂,这使得老师首先需要接触信息化、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方式、训练方式、检测方式、家校沟通方式等等),老师们的思想转变有待进一步提升。 (4)思考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问题 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和保障。实践表明,课堂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空间。2017年,新的高中课程标准出台,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制定工作也会提上议事日程。新课标背景下,我们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去推动葛学科课程的实施方式与评价方式的改革创新。 二、“理”多元信息载体,“解”数字化德育的广泛路径 1、继续完善班级和学校公众号——数字化班集体 (1)新型信息平台,成为学生参与学校活动、校外活动有效的信息展示平台; (2)新型家校合作,成为家长了解孩子、了解学校,有效参与的合作方式; (3)新型评价机制,成为班级活动、项目展示、有效评价的新型机制。 2、制作能“讲”故事的“二维码”——数字化校园 (1)通过打造独一无二的二维码,让北郊新校园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等每一个空间都能“讲故事”; (2)通过新学校独立的空间——主题馆,设置海量信息的二维码。 3、德育课程网络学习平台——数字化学习平台 (1)齐聚各方力量,实现德育渗透 (2)实现数字化“家长学校” 4、继续打造“同步共生”的班主任团队——数字化德育队伍 (1)通过“同步共生”,将班主任打造成一个专业共同体, (2)通过同伴互助、网络论坛交流来加强教师间的交往、互动、共享与合作。 (3)为了实现对德育论坛现场会的补充,实现德育交流成长、德育资源共享。
支持的技术: 1、 网络覆盖 2、 建设智慧教室 3、 教室硬件
采取的策略: 教学云课堂: A. 基于学科资源库的深度教学 语数外物化生物学科集结教师力量编制《学科手册》,侧重于将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转变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缩小教师与学生的理解差,在此过程中,把学科二维码装进学科手册,等于就是把教辅资料装进了移动端,让学科手册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B. 基于互动多媒体的常规教学 教师最常使用信息化手段的教学环节是备课、上课和实验;教师最常使用的是数字教学资源是PPT课件,微课和几何画板等学科教学软件。在后续的云课堂中国,要结合云平台,APP等产品,积极探索各学科教学特色。 C. 基于微课程的翻转教学 D. 基于智慧教室的新型互动生成教学 1. 网络方面:全校形成“网络可访问、资源可获取、师生可交流”的信息环境。覆盖无线网络,尽可能百兆到桌面。 2. 学校建设智慧教室:配备功能平台和交互设备,包括:“智能交互一体机”、“教师触控屏”、“多个小组显示屏”、“人手一台PAD(一个班级)”、“自动录播的摄像头”,形成“墙上”“课桌上”“手中”三维立体的全方位的互动模式。 3. 教室硬件:突出课堂教学需要和对人的关注,为学生配备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课桌椅,活动课桌椅均是灵活的,易于移动和组合的(如设计成梯形、六边形或三角形),以便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形式拼接、组合成适度规模的学习小组。 德育云课堂: 一、完善班级和学校公众号——数字化班集体 1. 组建学校、班级、家长微信服务团队 2. 班级微信公众号设置、培训活动 3. 定期发布推送学校、班级德育活动 二、制作能“讲”故事的“二维码”——数字化校园 1. 新北郊的传承,用二维码讲述老北郊的优秀文化,实现新旧交接; 2. 各主题馆的二维码制作:“安全教育主题馆”涵盖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校园安全、地震避险、消防安全、防骗安全、药品安全等十大分主题;“生命教育主题馆”涵盖了感恩、禁“毒”、悦纳、挫折以及坚毅五大系列。主题馆以二维码技术为支撑,不仅便于老师组织学生在馆内进行主题式教学,形成泛在学习环境,也可以让进校的家长、学生自主式扫码学习。(还包括科技航模等主题馆) 三、德育课程网络学习平台——数字化学习平台 1. 学校将建立德育课程学习平台(软件)打造数字化德育学生篇、数字化德育家长篇。 2. 设立家长课程的学习、学生德育课程的学习。课程的资源可以是各种家长微课的学习,资源可以是来自网络、社区、法院、交通等公共资源,也可以是来自学生、家长、教师的微课,转载、转播以及公告后直播的形式进行学习。 3. 我校也将把德育实践基地——常州方志馆地方资源,数字化方志馆资源融合到我校的德育课程学习平台中。家长点击登录学习,我们也将通过点击量、积分、时长计量等形式进行学习评价。 四、继续打造“同步共生”的班主任团队——数字化德育队伍 1. 校园网上建立“德育论坛”板块,互助答疑,共同提高班主任行业水平教师通过发帖跟帖的方式进行评价或交流,延伸了每一次现场德育论坛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线上线下相结合,德育研究氛围浓厚,并通过威望值加减分的形式进行适当评价; 2. 可以在学校在班主任中广泛征集“我的教育故事”,将她们的教育故事制作成电子特刊挂在校园网上,让教育的爱之光普洒校园; 3. 同时在班主任中举办了德育数字故事制作大赛,这项活动为班主任传统的讲故事技能加入了现代技术的元素,既增强了故事的教育魅力,也让班主任在他人的教育故事中获得了温暖和前行的力量。 预期的效果: 1、用云课堂给老师带来云资源,所有老师共享资源池,老师找资源、用资源不再是教学的瓶颈,课堂上可以方便获取资源。 2、用云课堂激发孩子的课堂兴趣,方便老师在课堂中引导孩子讲出自己的想法,提升孩子的创新性思维。 3、用云课堂记录孩子的课堂、课后学习数据,发现每个孩子的擅长与薄弱,实现个性化发展。
| ||||
创新点 | 1、通过学生学习数据的沉淀,形成学生学习的分析数据,利用数据进行分层教学,也让孩子能够学习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内容。 2、通过云平台,还实现数据的透明化,以前老师凭教学经验总结的,现在通过数据就能发现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点 3、通过云平台,还实现了资源共享,提升了学习效率 | ||||
项目推进 实施方式、 技术路线、 进度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
1、 制定出云课堂初步建设方案,确定应用平台,签订平台开发协议; 2、 组建资源开发小组,快速建立教学资源、开发新的教学方案; | 1、 平台初步开发完成,个别年级或者班级进行试点; 2、 根据试点情况(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等方面),进行平台功能优化、资源建设、教学方案优化,实现资源、方案、平台完美匹配。 3、 形成成熟云课堂教学方案。 | 1、 校内全面推广; 2、 项目成果输出,全区、甚至全市进行经验分享;
| |||
经费预算 | 1. 网络部署(交换机、路由器、宽带,按一个教室覆盖,5000) 2. 硬件设备(50台PAD,3000元一台就是15万) 3. 软件:云平台开发费用 4. 资源开发费用、教师培训费用等、参与教师的劳动报酬等 |
《基于“理解性云课堂”信息化资源库建设的实践与研究》项目申报表
录入者:超级管理员
点击:
来源:原创
时间:2021年05月06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