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研究成果

录入者:栾洁    点击:   来源:原创   时间:2020年11月25日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现状研究

(詹艳,曹一美,栾洁,常州北郊初级中学)

 

一、学习自控力概念界定

关于自我控制的定义不少的心理学家曾经对此进行了界定,(朱智贤,1989;张春兴,1990;李维,1995;黄希庭,1998),其中,kopp(1982)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定义,他认为自我控制是个体自主调节行为使其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匹配的能力。

学习自控力(张灵聪,2001)是指学生按照社会要求和自身的观念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调整的能力,表现为两个方面: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课内学习主要表现在集中注意和适宜行为,即有助于课堂学习的行为,如听课、记笔记、提问题、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做课堂练习等;在课外学习上表现为配合课内学习的相关活动,如及时完成作业、自觉预习和复习、拓展自己的特长兴趣等,为此,学生必须自觉控制无关的活动,如看电视、玩游戏等。

本研究侧重于不同自我控制力的学生在学习行为上的不同表现,参考张灵聪(2001)提出的学习自我控制的操作性定义:调节自己的行为,使注意维持在学习活动上,以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在学习自控过程中,个体通过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来排除内外干扰(情绪、环境干扰等),以达到调节自己行为,实现预定的学习目的。如果个体能在学习中经常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和行为,那么他就表现了较强的学习自控力,反之就学着提高。

 

二、 学习自控力现状之访谈

通过开放式问题“你觉得自己的学习自控能力怎样?有哪些具体表现?”进行访谈,部分结果如下:

初一学生(学习自控能力低):“我就是属于老师眼里那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做事容易三心二意,更别说学习了,上课时不时会走神,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也做,但经常拖拖拉拉要费很长时间,有时写着作业就想着玩。”

初一学生(学习自控能力高):“我觉得我在这方面还是很不错的,上课会自我约束自己认真听讲,写作业也会有时间限制,尽量要求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初二学生(学习自控能力低):“都说初二是分水岭,有时候听着听着我就听不懂了,然后就开始发呆看看外面,我也很无语。”

初二学生(学习自控能力高):“我在学习上对自己要求蛮严格的,不管是上课还是课间休息、回到家写作业,我都很能够认真对待,对自己负责,不太容易受外界影响。”

初三学生(学习自控能力高):“我在学习时一直能够比较好地控制自己,上课听讲比较专心很少有小动作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各科作业也能按时完成,对于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我都会提前预习把看不懂的标出来。考试前能很认真地复习,所以我的学习成绩还可以

初三学生(学习自控能力低):“我自制力比较差,上课经常偷偷看小说,被老师没收过好几回。有时候也决定认真听讲可是听一会儿就听不进去了。我喜欢玩电脑,可是玩的时间长了妈妈就会骂我。为了逃避爸妈的批评好几次我都是等他们睡着后悄悄起来玩儿的。晚上睡不好,白天就没精神经常上课时睡着。做作业时遇到不会的就空着,有时候也会抄别人的作业。每次成绩都不

从与访谈对象的谈话可以看出,初中生的学习自控力并不稳定有的学生可以一直保持较高的学习自控力,而有的学生学习自控力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下降然也有的学生学习自控力会逐年提高。而三个年级学生自控力水平的变化从访谈中难以得出。

 

三、 学习自控力现状之问卷调查

采用谢薇(2006)修订的《初中生学习自控力量表》,共38题,三维度:自控感、自控倾向、自控策略。量表总分越高表示学习自控力水平越高,该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Cronbach's Alpha为0.913。

本研究随机选取一公办初中初一至初三162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140份,有效率为86.4%。调查结果如下:

①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总体情况

由于本量表采用5级计分,最低分为30分,最高分为187分,得分越高表示学习自控力水平越高。研究发现,自控力总分为142.7,标准差为27.389。可见,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处于中等水平。此研究结果与孔鹭娟(2010)、谢薇(2006)得出的结果类似。

②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性别差异

在学习自控力总分及自控感、自控倾向与自控策略方面,男女生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虽然女生总分(146.32±23.228)相对于男生总分(141.17±25.863)稍好,但两者差异不显著。

③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年级差异

三个年级学生在学习自控力总量表以及分量表上均存在极其显著差异。从均分上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总量表上还是三个分量表上,都是初一得分高于初二,初二得分高于初三,见表1。

1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年级差异(M±SD)


自控力总分

自控感

自控倾向

自控策略

初一

156.21±19.911

57.93±8.035

57.02±8.817

41.26±6.648

初二

142.75±26.247

53.95±9.368

50.75±11.483

38.05±7.212

初三

132.00±20.771

48.40±7.351

47.68±9.611

35.93±6.673

F

11.486***

13.187***

9.062***

6.271**

*** P<0.001   **P<0.01  *P<0.05 下同

通过年级差异的事后检验发现,在学习自控力总量表上,初一与初二、初三之间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初二与初三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控感上,初一与初二存在显著差异,初一与初三、初二与初三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自控倾向上,初一与初二、初三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初二与初三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自控策略上,初一与初二存在显著性差异,初一与初三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初二与初三不存在显著差异。

④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在课代表与非课代表上的差异

课代表与非课代表在初中生学习自控力总分、自控感、自控倾向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在自控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表2

2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在课代表与非课代表上的差异(M±SD)


自控力总分

自控感

自控倾向

自控策略

   课代表

151.57±23.048

56.42±8.282

52.60±9.861

39.02.±6.856

非课代表

137.54±24.335

51.22±9.167

49.62±12.760

36.85±7.731

T

3.435**

3.443**

3.367**

2.315*

 

四、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现状研究

从已有调查数据来看,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处于中等水平

初中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成人感和独立感使得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求独立自主,然而又因为自身能力的限制,又不得不需要成人的帮助,存在自控与他控的矛盾。此外,成人感使得初中生在能力水平上容易过高估计自己,而经受挫折之后又容易意志消沉,丧失信心,情感缺乏稳定性,常因一点小事而激动或者生气,情感的不稳定也容易使他们的学习受到影响。初中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意志也随之发展,但是,在意志发展过程中,往往缺少持久性和自制性,表现出忽冷忽热、有始无终,体现在学习自控力上也是如此,忽高忽低。

2、初中生学习自控力性别差异不明显

以往研究显示女生相对于男生而言自控力水平较高,然后在本研究中,虽然女生在均分上稍高于男生,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及男女生在学习自控力上无差异。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无论男女生,在情绪波动性、情感易感性、思维深度广度等方面,个体都在不断发展,随着生理发育,神经兴奋和一直功能趋于平衡,个体在自我控制方面的能力日趋稳定。虽然传统的社会刻板印象认为女生相对男生更乖巧、懂事,然而时代发展,男女平等,现代家庭教育对于女生的教育不再受传统文化约束,而使得女生与男生的教育环境相同。

3、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存在年级差异

本研究显示,在学习自控力总分及三个维度上,初一、初二、初三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均分上初一高于初二,初二高于初三,课件,初中生的学习自控力呈现出随着年级升高而下降的趋势。这一研究结果与以往结果类似。原因可能在于,其一,初一新生刚进入中学,还带有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老师和家长保持的较高权威,在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下,比较能控制自己,而新鲜的环境也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然而初中随着课业压力加重、学业难度加深,学习就容易成为学生受挫的源头,进而影响到其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学习自控力会下降,这种现象在初三表现得更为明显。

4、课代表与非课代表在初中生学习自控力上差异显著

课代表在学习自控力上与非课代表存在显著性差异,正因为自己的课代表身份而更加约束自己在学业上的行为,无论是作业的完成情况还是上课的听课状态,他们无时不刻不在众人面前和老师面前展示自己的榜样带头作用,故而他们对自我的学习行为的控制相对较强。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