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类别 |
编号 |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中期评估表
课 题 名 称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提升的团体心理辅导研究
研究方向 6
课题主持人 詹艳 曹一美
主持人所在单位 常州北郊初级中学
填 表 日 期 2017.12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一六年一月制
填 表 说 明
1.本表用计算机认真准确地填写,用A4纸打印一份,左侧装订成册。
2.项目类别分为:招标、重点、立项类。其中招标课题、专项课题的项目类别栏由课题组分别填写招标课题、立项课题;其他课题的项目类别课题组不填写,由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根据评估结果填写重点课题或立项课题。
3.招标课题、专项课题的课题编号由课题组根据课题立项时所编号码填写。其它课题的课题编号栏课题组不填写,课题通过中期评估后由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填写。
4.“研究方向”栏按“课题指南”中“选题与领域”的分类填写,如选题隶属于“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2”,如选题隶属于“课程与教学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5”,其它类别课题以此类推。申报自选课题者,研究方向栏填写“自选课题”。
5.“课题主持人”、课题核心组成员、课题承担单位原则上应与课题申报书上的相应内容保持一致,主持人不得超过两人、核心组成员不得超过10人。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
邮政编码:213001
联系电话:86696829,86699812
电子邮件:jyswj@czedu.gov.cn
网 址:http://jky.czedu.cn/class/HBCBNEAF
一、课题主持人及核心组成员(不超过10人)研究概述 | |
姓 名 | 主 要 成 果 |
詹艳 | 今为止,参与课题有“苏州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和谐社会视域中的弱者权益保护’”,国家教育部“新教育实验与素质教育行动策略的研究”课题等,均已结题。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促进城市移民子女融入城市之学校文化模式构建》(教育科学研究,2011)、《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路与模式》(教育科学研究,2009),参与编写《文化支持:农民工子女融入市文化的研究》(苏大出版社,2012)、《广告与消费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篇,《在你的世界里,我想给你一个“拥抱”》(中小学德育,2016)、《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激励理论与可变薪酬设计》(经营者管理,2011)、《苏州地区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8)。完成硕士论文《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对职业决策过程的影响》(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1)。 |
曹一美 | 主要荣誉:常州市“优秀团员”、校“优秀班主任”、第五批常州市中小学教坛新秀、校“优秀班主任”;2014.6,在常州市区初中思想品德优秀课展评活动中,荣获二等奖;2015.5,在常州市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荣获三等奖;2015.12,在常州市中小学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项目评比中,荣获三等奖;2016.9,被评为校先进工作者;2017.9月,被评为校“十佳师德标兵”。 教科研与开设公开课情况:1、2008.12,开设市级公开课《青春从这里起航》;2.2010.9,参与国家教育部《新教育实验与素质教育行动策略的研究》课题,并于2016年结题;3.2011.10,论文《面对个性男孩,何解》获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4.2011.12月,论文《例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发表于《课程与教学》2011.6;5.2012.10月,在全国第四届“同课异构”文化课堂构建研讨会上,展示课例《我与老师交朋友》;6.2013.11月,开设校际公开课《理解我们的老师》;7.2014.11,开设校际公开课《依法享有财产所有权和财产继承权》;8.2015.10,开设校际公开课《合作竞争求发展》;9.2016.4,为市区九年级政治教师开设《沐浴理解文化,追求高效复习》讲座。 |
栾洁 | 2010-2017年,7年教学工作,其中2011-2014年担任班主任工作,2次获得校文明班级荣誉,毕业班政治教学工作4年,教学成绩优良,九年级年级组长1年;2012年市级公开课一节,2014年河南郑州教学发展联盟公开课一节,校际和校级公开课多节,所撰写的《感恩父母——赋予生命新的意义》获得常州市优秀主题班会三等奖;2013年起担任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获得常州市学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3次、常州市优秀共青团员、第四届常州市直属学校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学校评定1次嘉奖,2次优秀,荣获学校教学能手荣誉、综合实践优秀个人、优秀指导教师多次,并兼任学校航模指导教师和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多次被评为优秀科技辅导员。 |
朱珏 | 担任省常中高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工作,多次开设全省、全国观摩课、示范课,自08年起承担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深受学生欢迎,同时兼任常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经验丰富,接待面询、网络、电话咨询时长超过8000小时,承担各级各类讲座培训进百场,擅长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和家庭辅导,是常州市心理中心学习力研究工作室主持人。多次获评常州市优秀心理咨询、优秀心理助人者称号,因心理公益行为获评常州市十佳志愿者。针对心理学与基础教育有较多研究,参与省级十二五、十三五课题多项,担任江苏省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高中生学习风格与学科学习的匹配性研究”全国电教课题“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数字化资讯平台建设与应用”主持人。 |
王一凡 | 1、 编书。参与编写江苏省文明办组织的、傅红主编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丛书》初中年级·教师卷《用心助成长 指引青春路》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 2、课题。参与课题《常州市中小学心理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并获常州市第十二届社科课题结项。 3、《“时间,你慢些走”团体辅导活动设计》获江苏省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高层论坛评委优秀论文三等奖。
|
杨蓉
| 发表文章两篇,《心理健康的渗透教学实践体会》(《新校园》2017.4中),《新学期等你来充值》(常州日报现代教育版,2016.8.25),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积极撰写论文参加各类评比,共有9篇获奖:《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品德主题化教学实践》2016,常州市教育学三等奖;《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汇总心理健康素养的价值体现》2016江苏省五四杯三等奖;《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统整教学的实践与思考》2014,常州市教育学二等奖;《人是悦纳自己 感恩拥抱父母》团体心理辅导2014,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三等奖;《师爱与生爱,温暖你和我》2013,江苏省师陶杯三等奖 ;《不一样的生命——规划人生》2013,常州市生命教育 三等奖;《教育生活化的实例分析实践体会》2013,江苏省优秀论 二等奖;《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的实践体会》2012常州市教育学会 三等;《一例青春期成长困惑咨询案例报告》2012江苏省师陶杯 二等奖。积极开设校级、校际、市级公开课,共开设过1节市级公开课(爱上自己爱上烦恼 2014.3.12),1节校际公开课(三思而后行,2015,12,10),4节校级公开课(相逢在花季2012,11,28 好不再心口难开2013,4,24 保持乐观心态2013,9,18 我与错误的美丽约会2015,3,18)。并在各类活动中积极开设讲座,前后三次为学校、政府单位开设讲座(2015解放路小学《成长不烦恼》,2016九里小学《让心灵充满温暖的阳光》,2016常州市妇联《照亮与孩子肩并肩行走的路》)。并且参与常州市课题《初中生思想品德学业质量评价研究》,参与其中心理健康研究方向任务。 |
谈黎吉 | 迄今为止,参加市级课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已结题),省级重点资助课题《城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心理融入的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教师语言对初中学业求助的影响与建议》(学园,2015),《用积极语言营造和谐人际》获“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2016),开设省级公开课《解决问题-创新思维》(2016),校际公开课《人际沟通技巧之我向信息》(2017)。 |
李静娟 | 开设校级公开课《享受学习》、《深深浅浅话友谊》 |
潘芳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教育硕士,在教育局从事学校健康教育管理工作12年,多次获得常州市健康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爱国卫生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获全市红十字会系统先进个人,2013年度考核优秀。2016年8月起任常州聋哑学校副校长,分管德育和体卫艺工作,从事培智高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
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1.中期阶段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限2000字以内) | |||||||||||||||||||||||||||||||||||||||||||||||||||||||||||||||
1. 研究目标 1.1 通过质化与量化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现状、探究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特点、影响因素等,为制定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1.2 根据调查与访谈研究结果,结合相关理论,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即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对初中生的学习自控力进行干预,从而探索具有推广价值的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干预方案。 2. 研究内容 2.1现状研究 2.1.1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访谈与问卷调查。调查不同学段的学生的学习自控力,并进行统计和分类,确定现有的初中生的学习自控力水平。 2.1.2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特点研究。调查学生学习自控力在年级、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等因素有何特点。 2.1.3 分析并了解影响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因素。 2.2 比较研究 比较不同年级、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科代表学生学习自控力的差异 2.3 应用研究 整合现有干预方案,编制初中生学习自控力提升的团体心理辅导手册,以其专业化、规范化、有针对性。利用编制的团体心理辅导手册,对初中生学习自控力进行团体辅导干预,对干预效果反思,提高团体辅导的生态效应和可推广性。 2.4案例研究 选取学习自控力水平高、中、低的三类学生进行个案访谈,了解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控制的因素。 3. 研究过程及相关成果 3.1 查找并阅读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相关文献,对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进展有所了解。并完成学习自控力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主要内容涉及国内外关于学习自控力的心理结构研究、学习自控力的特点研究、学习自控力的相关研究及干预研究。 3.2利用《初中生学习自控力问卷》、开放式访谈问卷对初中三个年级学生进行普查,并分析现状,过程及结果如下: 3.2.1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现状之访谈结果 随机挑选初一至初三47位学生进行访谈,从与访谈对象的谈话可以看出,初中生的学习自控力并不稳定,有的学生可以一直保持较高的学习自控力,而有的学生学习自控力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下降,当然也有的学生学习自控力会逐年提高。而三个年级学生自控力水平的变化从访谈中难以得出。 3.2.2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现状之问卷调查 本研究采用谢薇(2006)修订的《初中生学习自控力量表》,此量表共38题,采用5级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包含三个维度:自控感、自控倾向、自控策略。量表总分越高表示学习自控力水平越高,该表有较好的信效度。本研究随机选取一公办初中初一至初三162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140份,有效率为86.4%。本次问卷调查结果如下:①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总体情况,由于本量表采用5级计分,最低分为30分,最高分为187分,得分越高表示学习自控力水平越高。本研究中140位学生的在学习自控力总量表上的均值为142.7,标准差为27.389。可见,初中生的学习自控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②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不存在性别差异,在学习自控力总分及自控感、自控倾向与自控策略方面,女生相对于男生而言得分相对较高,但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③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存在年级差异,三个年级学生在学习自控力总量表以及三个分量表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从均分上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总量表上还是三个分量表上,都是初一得分高于初二,初二得分高于初三。④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著。⑤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是学科代表与非学科代表上的差异,学科代表与非学科代表初中生学习自控力总分、自控感、自控倾向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在自控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 3.3利用《初中生学习自控力问卷》的相关数据进一步探究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特点。 从已有的调查数据与访谈个案来看,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处于中等水平、男女自控力水平没有差异、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呈现随年级升高而下降的趋势,此外,非独生子女并没有显示出更强的自控力,而学科代表在学习自控力水平上明显高于非学科代表。 3.4通过访谈和利用《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影响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因素,具体有:影响学习自控力的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如:诱惑和干扰(如电视、电脑、噪音)、他人的影响(如教师讲课的好坏、家长的监督)、任务特点(如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等;内部因素如:自信心、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情绪体验等。 3.5根据影响因素编写提升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团体心理辅导手册,初步方案如下:
| |||||||||||||||||||||||||||||||||||||||||||||||||||||||||||||||
2.课题中期取得的成果(包括已出版、发表的成果,请注明出版或发表的时间、刊物或出版社;已产生的实践效应;相关领域专家的评价等。) | |||||||||||||||||||||||||||||||||||||||||||||||||||||||||||||||
1、论文《初中生学习自控力提升的团体心理辅导研究文献综述》 2016.12 2、论文《初中生学习自控力提升的现状研究》2017.9 3、中期评估报告《初中生学习自控力提升的团体心理辅导研究之中期评估报告》 2017.12 4、论文《基于学生发展实际的心理课实践探索——以<认识并塑造自我>教学为例》,发表于《江苏教育》,2017.4 5、论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个体心理咨询有何差异》,发表于《江苏教育》,2016.11 6、开设学习自控力相关系列课程《为什么学习让我们如此有负担?》、《学习风格与策略》、《我的注意我做主》、《提升记忆力》、《我自信我能行》2016.5-1017.6 7、开设讲座《谁动了我的情绪》、《人生需要梦想》2017.5,2017.9 8、论文《用积极语言营造和谐人际》获2016师陶杯一等奖
| |||||||||||||||||||||||||||||||||||||||||||||||||||||||||||||||
3.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 |||||||||||||||||||||||||||||||||||||||||||||||||||||||||||||||
1、 就目前而言,课题内容涉及较多的是质化研究内容,量化数据还不够,需要下阶段进一步补充拓展样本量。 2、 因为时间和精力的关系,课题研究中的个案研究还不够全面细致深入。 3、 课题中涉及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暂时只是个初步方案,还需要专家教师团队的讨论与评估,经过修订之后才能进行实施。
| |||||||||||||||||||||||||||||||||||||||||||||||||||||||||||||||
4.下阶段研究计划 | |||||||||||||||||||||||||||||||||||||||||||||||||||||||||||||||
1、 修订初中生学习自控力提升的团体辅导方案 2、利用修订完的团体辅导方案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实验干预研究。 (1)在初中生中招募团体心理辅导成员,在自愿参加的学生中,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选取参与动机强,迫切希望提升学习自控力的学生(10-25人)作为研究对象。 (2)在实验组中实施团体心理辅导方案(8-10次)。如图
(3)评估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评估主要采取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对成员学习自控力的前后测得分进行分析,并对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成员填写的团体满意度和团体成员自我评定进行定性分析。 3、撰写研究报告。 | |||||||||||||||||||||||||||||||||||||||||||||||||||||||||||||||
三、评估小组意见 | |||||||||||||||||||||||||||||||||||||||||||||||||||||||||||||||
四、评估小组成员 | |||||||||||||||||||||||||||||||||||||||||||||||||||||||||||||||
评估组职务 | 姓 名 | 所 在 单 位 | 签 名 | ||||||||||||||||||||||||||||||||||||||||||||||||||||||||||||
五、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 |||||||||||||||||||||||||||||||||||||||||||||||||||||||||||||||
同意该课题参加中期评估。
公 章 年 月 日 | |||||||||||||||||||||||||||||||||||||||||||||||||||||||||||||||
六、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估意见 | |||||||||||||||||||||||||||||||||||||||||||||||||||||||||||||||
公 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