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初中生学习自控力提升的团体心理辅导研究
研究方向: 6
课题主持人: 詹 艳 曹一美
所在单位: 常州北郊初级中学
申报日期: 2016年4月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一六年一月制
填报说明
1.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除招标课题、专项课题以外的课题申报者填写本《申报评审书》。
2.填写前,请先认真阅读《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和《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南》。
3.“研究方向”栏按“课题指南”中“选题与领域”的分类填写,如选题隶属于“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2”,如选题隶属于“课程与教学研究”,则研究方向栏填写“5”,其它类别课题以此类推。申报自选课题者,研究方向栏填写“自选课题”。“课题主持人”不得超过两人。
4.《申报评审书》栏目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总字数不宜超过5000字,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申报评审书》“三、四、五”三个栏目需保持在同一页面内。
5.《申报评审书》一律用A4纸打印或复印,一式三份,左侧装订成册。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常州市劳动西路19号
邮编:213001
电话:0519-86696829,86699812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课题主持人基本情况(不超过2人) | ||||||||||||||||||||||
姓 名(1) | 詹艳 | 性 别 | 女 | 民 族 | 汉 | 出生 年月 | 1985年 10 月 | |||||||||||||||
行政职务 | 专业技 术职称 | 中学一级(心理) | 研究专长 | 心理教育 | ||||||||||||||||||
最后学历 | 研究生 | 最后学位 | 硕士 | |||||||||||||||||||
工作单位 |
常州北郊初级中学 | 手机(必填) |
13813677167 | |||||||||||||||||||
E-mail(必填) |
zhanyanly@{域名已经过期} | |||||||||||||||||||||
姓 名 (2) | 曹一美 | 性 别 | 女 | 民 族 | 汉 | 出生 年月 | 1984年 7 月 | |||||||||||||||
行政职务 | 专业技 术职称 | 中学一级(政治) | 研究专长 | 教育学 | ||||||||||||||||||
最后学历 | 研究生 | 最后学位 | 本科 | |||||||||||||||||||
工作单位 | 常州北郊初级中学 | 手机(必填) |
13915035721 | |||||||||||||||||||
E-mail(必填) |
seann@{域名已经过期} | |||||||||||||||||||||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不含主持人) | ||||||||||||||||||||||
姓 名 | 工 作 单 位 | 专业技术职称 | 研究专长 |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 ||||||||||||||||||
谈黎吉 | 常州市花园中学 | 中学一级 | 心理教育 |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影响因素等的文献研究 | ||||||||||||||||||
李静娟 | 常州北郊初级中学 | 中学高级 | 德育 |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 ||||||||||||||||||
朱珏 | 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 | 中学二级 | 心理教育 | 数据分析、问卷编制 | ||||||||||||||||||
王一凡 | 常州市教育服务中心 | 心理教育 |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特点研究 | |||||||||||||||||||
栾洁 | 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 中学二级 | 政治教育 |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
潘芳 |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 主管护师 (中级) | 心理教育 |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设计 | ||||||||||||||||||
杨蓉 | 常州市外国语学校 | 中学一级 | 心理教育 |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 ||||||||||||||||||
课题主持人“十二五”期间教育科研情况 | ||||||||||||||||||||||
课 题 | 课题名称 | 立项部门 | 立项时间 | 任务分工 | 完成情况 | |||||||||||||||||
心理游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价值研究与实践 | 常州北郊初中 | 2008 | 主持人 | 完成 | ||||||||||||||||||
独 立 或 以 第 一 作 者 发 表 或 出 版 的 主 要 论 文 或 著 作(限填10篇) | 论文或著作名称 |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 发表或出版时间 | |||||||||||||||||||
在你的世界里,我想给你一个“拥抱” | 中小学德育 | 2016.1 | ||||||||||||||||||||
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对职业决策过程的影响 | 苏州大学硕士论文 | 2011.5 | ||||||||||||||||||||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激励理论与可变薪酬设计 | 经营管理者 | 2011.3 | ||||||||||||||||||||
学校文化建设如何帮助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文化的研究 | 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摘要集 | 2009 | ||||||||||||||||||||
苏州地区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 2008.2 | ||||||||||||||||||||
例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 | 课程与教学 | 2011.6 | ||||||||||||||||||||
初中思想品德课游戏教学的价值与利用 | 南师大教育硕士论文 | 2014.5 | ||||||||||||||||||||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
一、学习自我控制的概念界定 关于自我控制的定义不少的心理学家曾经对此进行了界定,(朱智贤,1989;张春兴,1990;李维,1995;黄希庭,1998),其中,kopp(1982)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定义,他认为自我控制是个体自主调节行为使其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匹配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抑制冲动行为、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制定和完成行为计划、采取适应于社会情景的行为方式(张灵聪,2001)。 学习自控力(张灵聪,2001)是指学生按照社会要求和自身的观念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调整的能力,表现为两个方面: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课内学习主要表现在集中注意和适宜行为,即有助于课堂学习的行为,如听课、记笔记、提问题、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做课堂练习等;在课外学习上表现为配合课内学习的相关活动,如及时完成作业、自觉预习和复习、拓展自己的特长兴趣等,为此,学生必须自觉控制无关的活动,如看电视、玩游戏等。 本文侧重于不同自我控制力的学生在学习行为上的不同表现,参考张灵聪(2001)提出的学习自我控制的操作性定义:调节自己的行为,使注意维持在学习活动上,以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在学习自控过程中,个体通过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来排除内外干扰(情绪、环境干扰等),以达到调节自己行为,实现预定的学习目的。如果个体能在学习中经常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和行为,那么他就表现了较强的学习自控力,反之就学要提高。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界定 樊富珉(2005,认知作业辅导手册)认为团体辅导(group counseling),又称团体咨询、集 体咨询、群体咨询或小组辅导,它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从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孙时进(2006)认为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来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从而达到消除症状,改善适应、发展健康人格的目的。 就目前而言,学术界对团体心理辅导概念尚未统一,但综合前人的研究可以发现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有:第一,团体心理辅导是由两个以上的人员组成,并且有共同的目标的团体;第二,团体心理辅导将根据目标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第三,在实施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团体成员之间通过团队和人际的力量去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
| |||||||||||||||||||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 |||||||||||||||||||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以往关于自我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模型建构、发生发展特点和内部机制等问题上,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都对此做过解释。自我控制在学习领域的研究有: 1、学习自我控制的理论研究,主要有Corno、Mandinach(1993)的学习行为控制理论、Winne和Butler(1995)的学习自控理论模型、Zummerman(2000)的学习自控模型。 2、关于学习自控的特点,研究者普遍认为初一学生自我意识正在迅速发展,相比实际的自控能力,他们对自己的自控能力有过于乐观的评价。因此,初一学生比初二、初三的学习自控自评分高,但自控策略分数低(张灵聪,2001;谢薇,2006)。 3、学习自控的相关研究:学习自控与学业成就有高相关,卓越成就的人在其成长过程中有许多学习自我控制的特征,如Schunk(1994),Wigfield(1994)等发现高期望者能使用较多的行动控制策略,学习表现较好。Fielding(2008)发现学习自控与学习者和任务特征相关,并经常与学术成就联系在一起。Alex、Oliver(2009)发现高校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和他们的认知需求的动机正相关。张叶云(2007)研究发现学生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习自控关系密切,证实张灵聪(2001)的结论:有无学习自信心是影响学生是否努力学习的重要因素。邹丹杰(2006)发现大学生学习自控个因素与深层学习动机有较高正相关。戴媛(2013)认为初中生学习自控力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干预能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自控力可能通过学习效能感(Sitzmann & Ely, 2011)、情绪稳定性、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因素对学业成绩产生影响。 4、学习自控力的培养研究:目前国内学者多结合具体学科来谈对学习自控力的培养策略,如齐好丽(2008)高中英语学习者归因倾向与其英语自控学习策略、田苗苗(2014)运用体育活动培养小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实验研究等。也有学者从德育角度来谈培养,如李瑞真(2015)中职德育教育中的自控力培养研究等。国外的干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般的自控力训练,干预对象大多为儿童;国内关于学习自控力的干预研究数量也比较少,关于初中生的更是寥寥无几,现有的几个关于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干预研究,由于采用的方法比较单一,干预效果也十分有限,另外,因为实验对象不同,所以无法客观比较几种方法的优劣,从以往的文献可以看出学习自控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影响因素也很多,故需要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而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进行干预、能够结合质化与量化方法的研究较少,这也为本研究的提供了线索。
二、研究价值 本课题所研究的“自我控制”处于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有机结合起来的核心地位,对自控力的研究有助于科学地揭示自我意识对学习活动的控制调节作用,使我们从新的动态的角度去认识学生学习能力的实质、结构和发展规律,进一步丰富学习理论、团体心理辅导理论,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自控力进而有效影响学业成绩。
| |||||||||||||||||||
(三)研究目标 | |||||||||||||||||||
1、通过调查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现状、探究初中生那个学习自控力的特点、影响因素等,为制定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2、根据调查研究结果,结合相关理论,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即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对初中生的学习自控力进行干预,从而探索具有推广价值的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干预方案。 3、通过研究丰富学习理论和团体心理辅导理论等的内容。
| |||||||||||||||||||
(四)研究内容(或子课题设计) | |||||||||||||||||||
本课题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初中生学习自我控制能力的现状调查 2、初中生学习自我控制能力的特点研究 3、初中生学习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4、初中生学习自控力提升的团体心理辅导研究
| |||||||||||||||||||
(五)研究方法 | |||||||||||||||||||
本研究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课题的要求,设计或利用信效度较高的问卷或量表进行调查以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2、访谈法:是一种以面对面的方式向被调查者提出问题进行调查的方法。 3、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操纵自变量的变化,以揭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4、文献研究法: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 5、团体心理辅导法
| |||||||||||||||||||
(六)实施步骤 | |||||||||||||||||||
1、查找并阅读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相关文献,对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进展有所了解。 2、利用《初中生学习自控力问卷》对初中三个年级学生进行普查,并分析现状。 3、利用《初中生学习自控力问卷》的相关数据进一步探究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特点。 4、通过访谈和利用《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影响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因素。 5、分析初中生学业自控力不足的原因及相关对策。 6、根据影响因素编写提升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团体心理辅导手册。 7、利用手册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实验干预研究。 7.1 在初中生中招募团体心理辅导成员,在自愿参加的学生中,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选取参与动机强,迫切希望提升学习自控力的学生(10-25人)作为研究对象 7.2在实验组中实施团体心理辅导方案(8-10次)。如图
7.3评估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对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评估主要采取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对成员学习自控力的前后测得分进行分析,并对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成员填写的团体满意度和团体成员自我评定进行定性分析。 8、撰写研究报告。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
一、主要观点: 假设1:初中生学习自控力不足现象普遍存在。 假设1.1: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 假设1.2:各年级在学习自控力上呈显著性差异。 假设1.3:初中生学习自控力上是否独生子女桑存在显著性差异。 假设2:影响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因素呈多维度。 假设3: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提升初中生学习自控力。 假设4:初中生学习自控力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1、本研究将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以此评估干预的有效性与推广的普遍适用性。 2、本研究将利用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技术,扩大团体咨询在学生学业领域的应用。 3、本研究所采用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设计,将通过改善影响学生学习自控力的诸因素来改善。 4、本研究将编写完整的提升学生学业自控力的团体心理辅导手册。
| |||||||||||||||||||
(八)预期研究成果 |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责任人 | ||||||||||||||||
阶段成果(限5项) |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现状调查 | 报告 | 2016.9 | 朱珏 李静娟 | |||||||||||||||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特点研究 | 论文 | 2016.11 | 王一凡 | ||||||||||||||||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影响因素分析 | 论文 | 2017.3 | 栾洁 | ||||||||||||||||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 方案 | 2017.4 | 潘芳 杨蓉 | ||||||||||||||||
最终成果(限3项) | 课题结题报告 | 报告 | 2016.12 | 曹一美 | |||||||||||||||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提升的团体心理辅导研究 | 论文 | 2018.3 | 詹艳 | ||||||||||||||||
(九)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先期调研和已有相关成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 |||||||||||||||||||
1、本课题研究团队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相关学科学术基础,迄今为止,参与课题有“苏州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和谐社会视域中的弱者权益保护’”,国家教育部“新教育实验与素质教育行动策略的研究”课题等,均已结题。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促进城市移民子女融入城市之学校文化模式构建》(教育科学研究,2011)、《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路与模式》(教育科学研究,2009),参与编写《文化支持:农民工子女融入市文化的研究》(苏大出版社,2012)、《广告与消费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篇,《在你的世界里,我想给你一个“拥抱”》(中小学德育,2016)、《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激励理论与可变薪酬设计》(经营者管理,2011)、《苏州地区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8),《例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课程与教学,2011)。完成硕士论文《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对职业决策过程的影响》(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1)、《初中思想品德课游戏教学的价值与利用》(南师大教育硕士论文,2014),撰写教育随笔60余篇。 2、在本课题正式确定之前,已开展的先期调研有:通过考试归因问卷调查、个案、访谈、课堂互动等方法了解学生在学业方面的诸多困惑,其中将近35%的学生认为学业失败或遇到困难的原因可能在于自己对学习没有恒心和毅力,易受无端情绪干扰,故有研究的必要性。进一步搜索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以关键词“初中生”“学习自我控制”“团体心理辅导”等查找相关文献近百篇,以关键词“情绪智力”、“意志力”、“意志品质”、“家庭教养方式”、“学习力”等查找文献近百篇,初步通过文献分析对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有一定了解,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对课题研究需要的高信效度问卷有所整理。已有相关成果有:(1)团体心理辅导方面的成果如《基于学生学习力提升的团体心理辅导研究》获江苏省心理学会三等奖;《发现最美的自己,理解身边的他人(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获江苏省祝您健康杯二等奖;(2)与学习心理相关的课程设计,如开设校级公开课《我们究竟为何而学?》、《我的学习风格》、《我的注意我做主》、《提升记忆力》、《让想象飞》、《学会合理正确归因》、《我的情绪我做主》等。 3、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1)已获得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的账号,学校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的相关资料均可借阅;(2)团队成员有专职心理教师、班主任等,对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学生情况都有一定了解,实施课题研究学校能够给予时间、场地、经费等的保障;(3)研究时间方面,除了工作日上课之外,还有寒暑假,时间比较有保障,具体安排如下:2016年4-6月,收集和查阅相关文献,完成文献综述,初步制定研究构想,撰写开题报告;2016年7-8月,准备问卷、对先期成果进行整理;2016年9月-12月,完成数据处理和分析,完成现状调查和特点研究的论文;2017年1月-3月,完成影响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因素分析;2017年4月,编制团体心理辅导手册;2017年5-6月,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并收集过程性资料;2017年9月,对团体心理辅导成员进行追踪测试;2017年10-2018年3月,完成课题论文。 |
三、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十三五”规划课题管理的精神,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申报。 在该课题研究周期内,本单位愿意为该项研究提供研究便利,如课题获准立项,本单位愿意根据课题研究所涉研究任务,提供适量的研究经费。
公 章 年 月 日 |
四、辖市、区管理部门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
五、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