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开题论证书
课 题 类 别 基础教育
学 科 分 类 数学
课 题 名 称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吕娟
负责人所在单位 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
填 表 日 期 2013年12月6日
拟 结 题 时 间 2016年4月5日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13年4月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2013年12月27日,我校筹备已久的课题开题论证会在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红厅如期举行。陈小平校长、冯斌副校长、王燕副校长、徐晶磊副校长、课程发展中心周艳主任、戴界蕾主任和所有申报市级、校级课题的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齐聚红厅,召开2013年度市级课题、校级课题开题论证会。 本次课题开题论证会由周艳主任主持,她首先逐一介绍课题论证专家组成员及论证的各立项课题名称、负责人,并详细解读了《课题研究开展指要》,要求每一位参与课题老师明确研究目标、落实研究内容、控制研究节奏、记录研究过程、纪实研究成果。
| ||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题目: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目标: (1)研究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现状与影响因素,探究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建立日常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基本模式。。 (2)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探索出适合于现代教育的合作学习模式,熟练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通过实践来完善合作学习的理论。 (3)通过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应用合作学习这一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改变学生旧的学习观念,使学生形成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数学学业成绩,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改善学生的同伴关系等。 内容: (1)合作学习的现状研究 设计调查表了解合作学习在学校实施的现状 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 (2)合作学习的内容及时机选择 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型研究 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题型研究 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时机选择 (3) 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的科学建组及组内成员的合理定位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教学流程 如何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的教学功能 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包括教师自身的合理定位、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等 合作学习的案例研究:包括如何合理设计流程,有效组织课堂、如何实施问题跟踪,确保合作学习效果
方法: (1)问卷调查法:编制了初中生合作学习调查问卷了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初中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与看法。 (2)课堂观察法: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现状。 (3)案例研究法: 在理论研究得出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教学策略的基础上,尝试把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检验理论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并进行修正,以期在实践中提高实施者的实践能力,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组织: 利用学校每周五的“数学课堂转型研修”开展课题的研究,利用每周三组织的“跨学科研修”向学校专门聘请的上海华师大博士学习理论和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老师交流实战经验。 分工: 鲍顺智 资料收集整理 庄晓华 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跟踪 屠 颖 合作学习内容选择 王 英 合作学习现状调查 陆 慧 合作学习中的评价 祁舒月“学习单”设计 黄海燕 独立与合作的关系研究 孔梦吉 合作学习中作业批改及评价 叶 薇 研究性学习中的合作学习 进度 准备阶段2013.4-2013.11 调查分析阶段2013.11-2013.12 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阶段2013.12-2014.10 中期评估2014.10 预期成果 1、形成较为成熟的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案 2、整理出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 3、呈现一些经典的教学案例 | ||
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审阅了课题研究的有关前期准备资料,经过认真评议,形成如下论证意见: 1、课题选题具有研究价值。课题立足教学实际,通过数学小组合作的研究,旨在推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课题符合国家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充合作学习的要求,课题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及推广意义。 2、课题研究目标明确。旨在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探索的合作学习贴近学生,有较强的可行性。课题定位了理论目标及实践目标,既兼顾了学术价值又突出了实践意义。 3、课题研究内容具体。课题明确了以合作学习的实施现状、内容选择、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等作为研究内容,较为准确地把握了课题研究的方向,面向实际,有较强的实用性。建议对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做更清晰的界定,加强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的关联度,并适当细化和具体化。 4、课题研究方法得当。如本课题中运用课堂观察法,案例研究法等,能保证课题研究真正服务于教学改革。建议由于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其余的研究方法,请酌情补充并注意研究方法实施时的科学性、规范性。 5、课题研究计划全面。按时间序列进行了详细的过程设计,并对实施阶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划分,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研究任务分工明确。建议为保证课题研究的落实,课题组应重点关注“研讨充分”的保障条件,可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形成例会制度,并把课题研究和学校的教研工作联系起来,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或行事历。 6、课题研究预期成果要多样化。结合研究目标,建议教师多渠道收集、开发教育信息资源,成果形式不限制在研究论文、网站及学生作品上,可酌情增加值得推广的策略或模式、评价标准、优秀课例等等并注意成果的学术性和理论水平。 专家组最后建议,课题组应进一步修改完善开题报告,组织开展课题相关理论研究培训,按照分工,展开课题研究,定期交流研究心得和成果,对研究过程性资料及佐证材料的进行归档和整理等。 专家组一致同意本课题按开题报告进行研究。 评议专家签名 、 、 、 、
。 年 月 日 | ||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报评审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课题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 ||
五、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